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与“唯物”*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考察重点
秦蜀南
(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
[摘 要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领导权,为如何基于唯物主义立场在历史领域进行研究提供了指导,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中,如何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实践角度的唯物主义批判,从而定义历史概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观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发展中超越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他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考察中用四重关系对“历史”进行了唯物主义的定义,并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回答,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驱赶出去,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因此,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民史观、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观点对我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 、唯物史观建立的前奏 :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科学实践观的形成
(一)旧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对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忽视
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由于缺乏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导,尽管旧唯物主义者(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为代表)在自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并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宗教神学等领域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但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误区。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这一缺陷成为了唯心主义攻击唯物主义的武器,也使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着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随着马克思对社会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已经无法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导,如何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唯物主义立场的科学的解读,已成为其唯物主义思想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促使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角度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展开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133同时,马克思的认识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领域:“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都能在人的实践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2]136马克思在《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指明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基于实践角度上的,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考察,这一观点也为此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历史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批判。他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承认“人”是“感性对象”,这虽然较“纯粹的”唯物主义有着很大的优点,但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理论领域,……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地‘人’。”[2]157正因如此,费尔巴哈的探讨忽视了现实的、在社会生活中活动的人,这使马克思得出结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163所以马克思认识到,要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必须对历史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重视,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给出科学的唯物主义的解读。
(二)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实践的作用,这是因为马克思在长期的学习和考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的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成为了马克思重要的思想武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劳动和实践的认识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高度重视劳动和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53。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劳动和实践活动与人的类本质相关联,强调了只有通过对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分析,才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这体现出马克思对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但在《手稿》中,由于受到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仍然没有脱离旧唯物主义的范畴,无法全面、准确地从社会生活层面理解实践。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本身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其自身有着历史继承性,即任何新的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此前的社会意识的影响。社会意识一方面是对当下社会存在的反映和写照,另一方面又吸收借鉴前人思想成果和以往的思维方式和手段。这也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意识存在明显的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目标没有改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的具体发展路线和方针都有所调整,这些调整都是建立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符合国家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
要激发孩子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家长主导下的亲子阅读必须是一个趣味十足且富有意义的活动。除了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家长还要引导孩子进行想象和创造,深入挖掘阅读材料的价值,使亲子阅读变得有趣、有价值、有意义。
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普遍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不平衡性是指,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社会意识不一定发达,而落后地区和社会中,社会意识反而有可能较为先进。这两种情况并非一定同时存在或不存在,其表现形式在不同地区也各有不同。如18至19世纪,英国和法国得益于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享有较高的话语权,但此时,德国在哲学领域却独占鳌头,为这一观点做了很好的证明。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头颅CT确诊为脑卒中;首次发病,经康复科系统康复治疗至少1个月;无认知障碍;愿意配合康复及随访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42~75(58.12±10.49)岁;病因:脑梗死25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年龄43~76(59.46±12.13)岁;病因:脑梗死23例,脑出血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常态化的家访,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留守儿童之所以问题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父母在温州打工,他由奶奶进行监护。我一到他家就感觉到他的学习完全是由着自己来,他的奶奶完全无法干预。我一般保持一个月至少有一次到他的家里进行家访,找他谈心。这种方式既是对他的鼓励,也是一种督促,以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
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实践观的阐释,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唯心主义。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于青年黑格尔学派用词句来反对词句的行为;以及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和历史彼此完全脱离的做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中重要的理论武器就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的科学实践观。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他夸大了宗教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将宗教看做人类历史变迁的动力。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全面批判,尤其是对其在历史领域的批判,必然涉及到对“历史”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和阐述,而马克思对历史的定义是从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展开的。
二 、马克思如何从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来规定历史
马克思将历史科学看做“一门唯一的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2]146为了在人类历史方面展开唯物历史主义的论述,马克思从四重关系(四个方面)对“历史”进行了定义。这四重关系分别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人本身的生产、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在只有在人类能够维持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实现自身的繁衍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中产生社会关系,人类才得以构建起历史。
2.1.1 管理人员素质。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时间不是很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属于进行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经济、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相比之下,我国企业中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不能达到企业标准[10]。
(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活动的需要,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158马克思从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开始展开对历史的界定,其提到人类的历史的开端是从为了维持人类的基本生活,即满足其吃喝住穿以及一些其他需要开始的。离开了这一前提,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无从谈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没有对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过程展开足够详细的描述,但其指出,“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2]159这里已经开始显示出马克思新历史观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历史观的不同,即马克思并没有像他们一样把历史的原点归于哲学家的思辨,如意识、感性等。也就是说,马克思对人自身的关注使他的历史观从一开始就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把人类历史的起点放置于在自然基础上开展的人类活动,并从现实的物质生活展开论述,从而避免了历史观陷入唯心主义的误区之中。
(二)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
当第一个需要被满足,新的需求随之产生,“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159这说明,人们为了满足第一种需要而进行的活动以及为了进行这些活动而创造和使用的工具,产生了新的需要。这些新的需要已经不单纯是动物式的纯粹的生理需要,而是在社会生产发展之后所引起的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出现不但是在满足了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即实现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这里的再生产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第一种需要的生产活动(为满足人类吃喝住穿的需要而生产的生活资料)的重复,更是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工具引起新的需要,从而推动生产发展并使生产产生质的飞跃的过程。而工具的发展,生产活动的进步与变化,其中恰恰包含着历史的时间性。“马克思此时已经从政治经济学中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在手工业和工业的工具系统的改变之上的生产进步,才是历史时间性的根本”。[4]5马克思将历史的时间性建立在生产进步的过程中,在一论点直接而有力地批判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热衷的“史前历史”,也正是因为唯心主义者不能发现并认识到这种新的需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才只能粗暴地将神学、政治和文学的谬论无法立足的地方,统称为“史前时期”,从而无法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历史的真相。而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无论是历史的起点,还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都由人的需要引起,人们对维持生活、改善生活的需要在任一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持续改变着世界,这一过程对于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与以往唯心主义者的区别在于,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交流中展开的,如何使人们改善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其历史观的重要部分。
(三)人本身的生产
其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意识的发展。在早期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中,受限于生产力水平,意识只能作用于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环境。此时人们对于自然界这一完全异己的对立力量的关系与动物对自然界的关系相一致。但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们必须生活在社会中和其他的个体来往,在这一阶段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即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分工也得到发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这时,“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162可见,人类的意识从带有动物性质的畜群意识发展到开始构建理论、神学、哲学、道德……其根本的发展动力和原因都来自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是以社会存在的发展为基础的。
(四)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1.对联并非高不可攀,更非古人专利,小孩子也能创作对联,关键是师生是否愿意去做,肯否花时间去琢磨。写对联花费时间不多,在校期间老师也可以抽出点时间,引导学生去尝试练笔。
马克思所说的四重原初关系中内在的包含着历史的时间性和发展线索,首先,从第一批人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的人类的繁衍活动,即人本身的生产,为人类的历史提供了最基本要素:人口。其次,前两种关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指出了历史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生活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建立在不断发展着的、为满足不同需要而进行的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而维持和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人们活动范围的增加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在这些情况都成立的情况下,人类的历史才能得到发展。
三 、意识的历史性与科学性发展 ——意识存在于唯物史中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意识只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进行机械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意识的认识,同样应当采取辩证的、全面的观点,认识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并能对社会存在发生反作用。
(一)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正确认识意识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只有在对原初的历史的四个关系进行了考察和概述之后,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意识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得以确认。“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161,从这一观点看来,意识从一开始就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的,要发现和正确的认识意识,只能从社会和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寻找答案。这与唯物主义过分夸大意识的能动性和独立性,从而将意识凌驾于物质存在和社会生活的观点截然不同。唯物史观所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存在是本原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派生物,即社会存在的反映。[5]63这样一来,社会存在就不依赖与社会意识的发展,相反,社会意识必须依赖于社会存在,而不能单独存在。认识到并坚持这一观点,才能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驱赶出去。
第三种关系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2]159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及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增加,又进一步的推动和要求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这也导致了构成起初人类社会唯一社会关系的家庭关系,成为了从属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着重强调了一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人本身的生产,这三个方面的存在并非是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不同的层次。也就是说,这三种关系的出现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是共同作为历史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起着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2]159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为了繁衍而进行的生命生产活动,都是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后,社会意识正确与否只能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得到检验。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派生物,其是否能够有效、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在纯粹观念的争辩中是无法得出答案的,社会意识的正确与否只能只能通过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看其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的目的,从而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
手持移动设备、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技术的普遍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移动对象数据,同时遥感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又使得人们获得了大量的气候数据.这些时空数据内嵌于连续空间,其样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很强的自相关性.因此,使用有效的时空数据分析技术对大数据中有关于空气调节的信息进行自动抽取与分析对于空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的三种关系确定后,马克思发现,生命的生产,无论是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生产他人的生命,都表现为双重关系:即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在这里的定义为“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在这里,马克思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第一,“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第二,“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第三,“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2]160马克思在此处提到了“生产力”这一概念,他指出生产力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同时也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根本力量。正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社会发展状况,所以对整个历史发展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深入考察。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对历史四重关系的定义不仅说明了人类历史产生的条件和发展动力,并为自己的历史观确立了唯物主义基础。在确立了“历史”这一基础性概念之后,马克思随即对“意识”与“历史”的关系进行论述,并提出了观点:既然历史的起点是人类为了维持最基本生活进行的物质性生产活动,与思辨、意识无关,那么意识和思维必然是物质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进而得出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说明了,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意识”存在于“历史”之后,这与其唯物主义立场保持了一致。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虽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发展变化也受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影响,但二者并非完全同步,社会意识也并非亦步亦趋的随着社会存在而改变,机械的认为社会存在的发展会自然带动社会意识发展的想法是错误的,也必然会导致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误判。这种不同步性表现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对现存的先进技术和事物产生抗拒和排斥,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如清朝末年,清政府极端保守,对任何外来的先进科技、制度、思想都加以拒绝,最终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时社会意识的发展领先于社会存在,为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正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没有被落后的社会环境所束缚,不断从西方学习,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获得民族独立。但这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不同步现象并非固定不变的,即落后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要被先进的社会存在影响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先进的社会意识带动落后的社会存在,从而使社会存在得到发展,赶上社会意识的步伐,从长期看来,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仍然是相对同步的。
如上文所提到,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选择正确的实施路径,实现产业与金融之间的业务协同、资本协同、战略协同到一个新高度。我国企业在实践中通常有以下几种实施路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提纲》扬弃了之前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阐释了科学实践观的含义。马克思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133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二者对世界的认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他批判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片面直观的理解,从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唯心主义把人的能动性抽象地放大和发展,所以将世界看做是精神和思维的产物。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表明了其思想与二者划清了界限,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所具有的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为用科学的实践观去发现和解释历史提供了基础。但对“新唯物主义”这一概念,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
★营养学家说,碳酸饮料喝多了,会引起身体不适,我觉得有道理,昨天我把老婆的碳酸饮料喝了,现在我的脸还没消肿呢。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仅仅是意识被动和消极的认识世界的过程,社会意识还可以在这一基础上主动、有目的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正如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先导,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地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马克思如何定义历史概念,以及其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绝非纯粹的理论和哲学创作,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研究之上,这正是马克思与以往沉醉于所谓纯粹的思辨和理性的哲学家最大的不同。真正的历史必然是唯物的,从实际出发的,可以说,对实践的研究,对唯物主义立场的坚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建立的起点。而任何理论的落脚点研究最终将服务于现实的需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资产阶级还是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一向坚定而鲜明:为无产阶级奋斗终生。也正是因此,坚持为无产阶级、尤其是为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声,才能在历史观问题上坚持自己的唯物主义观点,最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现推动历史前进的正是人类不断发展的生产活动;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为无产阶级奋斗的理念和实践活动,促使马克思在历史观上超越了以往的唯物主义者,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且为各国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对我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也正是因此,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是既满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和要求。
四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有效地发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先导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需要我们格外的思考和注意。
(一)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要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这要求我们学好用好人民史观,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倾听群众需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众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满足发展到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明追求。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新的需求的产生”,所以,坚持和发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体群众的主体地位,同时正确地面对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因此,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认识和学习。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必须把握好人民史观,坚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数代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历史对中国共产党这一无产阶级执政党提出的历史要求。结合我国国情来看,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人民群众当下的需求或许有所不同,但其对繁荣昌盛的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期盼是相同的。对此,我们应深入群众,站在人民立场,创造一切条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汇聚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伟力。[6]
(二)重视理论创新,发挥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先导作用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先导作用,要认识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理论的重要性,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起着指导作用。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有效地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新发展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减少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中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所以,解放思想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纵观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经验,数次重大改革和伟大创新,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没有思想的解放,谈不上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当前,我国思想认识的发展和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为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导向。基于此,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优秀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典著作的宣传和引导,其中尤以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使更多的群众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和政府在思想领域的领导,对于优秀的理论创新成果,要大力支持,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让优秀的思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1.利益困境。如前所述,现实主义国际合作观下阻碍国际合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为国家利益趋向,在网络反恐中尤为突出。20世纪50年代至今,网络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发达国家在网络空间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有限,被迫受制于发达国家,很难发挥自己对网络空间的主导权。发达国家甚至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威胁发展中国家利益,这种利益归属不同,导致在网络反恐中很难有实质性的合作。
(三)为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方向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一阶段中,“面临着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的情况”[7]142,生产状况与社会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现阶段,在我国部分领域存着在低端、落后和过剩产业产能,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人力的浪费,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开展恶性竞争,并以不同方式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而且有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这种状况的存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要顺应正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低端、落后和过剩的产业产能的扶持并着力解决相关问题;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变“唯GDP”论的思想,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和依赖程度,着力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符合的部分,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在高新技术领域和世界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我国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长期受制于人,这不但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同时要加大对科研单位、科研人才的培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用有质量的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张一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J].哲学研究,1998(9).
[5]孟庆仁.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J].东岳论丛,2002(6).
[6]孙大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N].北京:人民日报,2017-10-23(14).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2.
* [收稿日期] 2018-12-08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研究”(2017YBMK005)
[作者简介] 秦蜀南(1995-),男,河南三门峡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882(2019)02-0014-06
[责任编辑 :刘卫财 ]
标签:马克思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社会意识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