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变迁中的欧盟劳动就业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论文,欧盟论文,就业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盟(EUROPEAN UNION)自1993年正式成立以来,其主要目标是建立欧洲统一货币制度和实 行严格的金融政策,以建设欧洲真正的经济共同体。由于这一变革的力度如此之大,许多人 持怀疑态度。因为,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解决社会福利系统的改革问题和劳动力市场问题 ,尤其是欧盟高达10%的失业率对建立欧洲统一的经济新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是人们最 担心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制定具有“欧盟特色”的劳动就业政策,使之既能降低失业率,同 时 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又不损害福利制度,保持社会稳定,成为当前欧盟领导人需要解决的最 棘手问题。
所谓社会劳动就业政策,是指一国或者一地区政府为有效调节劳动存量,合理配置劳动力 资源,使之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具有相关性的系列政策,主要包括 就业政策,医疗保险政策,个人所得税政策,劳动报酬政策,教育培训政策以及其他政策。 劳动就业政策的制定建立在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因此,欧盟劳动就业政策改革同欧洲 福利制度盛衰和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分不开。
一、传统的欧洲劳动就业政策
(一)欧洲福利制度与劳动就业政策
欧洲在建立战后福利国家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引起了关于社会劳动就业 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争论。
第一个时期从1945年到1973年石油危机,经历了战后长期经济增长与繁荣,是欧洲人引以 为荣的30年“辉煌时期”,其特点是较成功地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融合在一起。
1.欧洲福利思想。
被誉为战后福利国家理论之父的威廉·比威尔第在1942年出版的名为《社会保险和盟国的 服务》一书中指出,欧洲社会政策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5大社会罪恶,即贫穷、疾病、 懒惰、愚昧和肮脏必须消灭。他认为在经历了10年的经济萧条、政治的纷乱和可怕的战争以 后,社会需要唤起的是集体行动、民族团结、社会公平以及公民的职责与权利。威廉·比威 尔第的理论对战后欧洲福利制度的实践有巨大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会的参与。
福利国家的理想受到了战后工会组织的温和派和企业雇主代表的欢迎,这一形势鼓舞了各 国政府,他们积极邀请工会代表和雇主协会代表讨论如何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革,共同参与战 后福利国家的建设。
(2)稳定的劳动关系。
稳定的劳动关系表现为社会各阶层对话和集体谈判制的建立,即社会伙伴(有组织的资本与 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欧洲福利制度的社会基础。
(3)建立福利社会的模式。
社会福利和劳动就业理论最终刻制为法律,成为欧洲社会模式的核心内容。欧洲社会模式 虽然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框架与特征,但却保持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与追求:通过 国家的干预和社会伙伴的参与,加快社会各个阶层的整合过程,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战后福利 国家的政治基础。
在这个时期,欧洲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不断扩大市场,经济高增长率,通货膨胀的控制,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活跃的投资等等;在社会方面是充分的就业,稳步的工资增长,人人享有 的生活保障,巩固的劳资关系,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消灭社会不公。经济竞争和社会稳定这 二者的关系在战后30年不但不是对立的,反而紧密联系,十分和谐,是奠定欧洲“辉煌30年 ”的基础。
2.经验与教训。
“辉煌的30年”随着石油危机到来成为过去,它为当代欧洲留下了思索:
首先,战后福利国家的核心政策是完全充分的就业,而这种充分就业建立在传统家庭模式 上:养家糊口的挣钱者是男性劳动力,他能够得到一份全日制的工作:每周工作48小时,每 年工作48周,一生大约工作48年。
战后30年欧洲的经济成就,福利制度,史无前例的充分就业与这种模式密切相关。一方面 ,福利制度有助于传统的核心家庭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传统家庭又有助于社会福利和劳 动政策的实行,依靠充分就业的安全保障和核心家庭的稳定(家庭主妇的帮助),社会福利只 需在一个人的生命的开始和行将结束时才发生作用(教育福利和老年保险福利等),从而保证 了福利制度在履行责任义务时不会陷入经济困境。
其次,社会生产方式突出表现为巨大的生产规模,标准的工作方式以及泰勒和福特生产管 理原则的广泛推行,这成为战后福利国家经济扩张的驱动力,并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大规模 需求与容纳。
3.福利国家的衰落。
从1973年石油危机至1990年初,欧洲经历了一个社会经济摇摆不定和战前失业噩梦又重视 的历史时期。
由于石油危机,欧洲经济遭到了沉重打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失业率和高水平的失业救 济,造成了社会保障费用的空前增长,欧洲的经济竞争力和社会政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福利国家的经济表现,人们充满了深刻的怀疑与困惑,欧洲人痛切感到,战后福利制度 和劳动政策似乎不再能保护工业领域里的充分就业和社会领域里的核心家庭了。
欧洲福利国家的衰落并非偶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战后福利制度所奉行的是强 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经济政策,工业革命时期诞生的福特式大规模工业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男性作为养家糊口的人的权威地位,充分的就业,稳定的家庭结构,以及以公民被动接受 方式所体现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而这些已经随着欧洲整个政治经济形势的改变而显得不适应 了。1973年石油危机后,逐渐揭示出这一制度的种种弊端:许多人变得懒散,依赖社会福利 而不愿工作;日趋庞大的社会福利费用成为经济负担;在失业浪潮中,福利制度又变成一种 具有干预分配的手段,降低了人们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目标遭到忽视;劳 动就业政策脱离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虽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欧洲的主流思想认为改革并非针对战后福利社会的政治经济 理想,而是要对战后福利国家的制度结构进行挑战,发展经济的动力不应该靠减少员工的工 资,降低生活水平来获得,而应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来获得。
(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对劳动就业政策的挑战
1.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经济方面,传统产业的衰落,高新技术的发展,金融国际化,服务业的兴起,满足多种 需求的高质量的生产方式,企业工作组织的转变,国家(政府)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退出,使 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社会发展方面,新的生活风格,两性关系的变化,单身家庭超过了传统的核心家庭,妇 女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老龄人口的增加,出生率的下降,使传统的社会结构遭到破坏。所 有这一切都对欧洲的劳动就业政策提出了挑战。
1998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经济增长,竞争和就业的白皮书,把现代欧盟在经济社会 方面变迁摆在和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同等重要的地位。白皮书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着全球性的经济竞争,欧洲见证了高新技术,创新改革和社会组织及经济组织之间前所未有 的整合,然而这一整合却受到高失业率的挑战。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欧 洲一直经历着高失业率,到了1995年,欧盟15国劳动力的10.7%没有工作,人数达到1800万 ,因此,劳动就业政策的改革势在必行。
欧盟的改革首先反映在对社会福利系统的改革,而在这个问题上欧洲与美国有较大分歧:
从20世纪70年代起的石油危机使欧美都经历了经济不景气,然而欧洲僵硬的劳动力市场政 策使之保持着高失业率,相比较,美国从里根时代起所实行的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了 美国失业率的持续下降。这些政策包括:实施真正的最低工资制度,对失业保险金进行完全 税收,对享受福利待遇而有工作能力的人提出就业要求,劳动力市场更富于弹性。但是大西 洋彼岸的欧洲认为这种低失业率是以不断增长的社会不公和部分人贫穷为代价的。以欧洲人 看来,美国模式是一种自杀,它摧毁了福利制度,不是解决失业的正确方法。
1997年欧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了一个以《劳动就业,福利制度与经济竞争——欧盟国 家的社会政策与经济表现》为题的论坛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对欧盟的劳动就业,福利制度 与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反省与探讨。虽然欧盟仍坚持不动摇福利社会的根基,但认为某些福利 政策,特别是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政策需要改革。
2.欧盟结构性失业问题。
90年代以后,虽然欧洲经济已经复苏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这使得经济学家认为欧洲的失 业是由于结构性因素造成的。
(1)欧盟最近10年在高科技领域里创造的就业机会虽然增加不少,但与新经济发达的美国相 比较,仍有相当差距。
(2)社会服务业新增就业人口方面增加不够快,这些新增工作位置主要是健康卫生、餐饮服 务、教育、以及零售业和食品加工业等,说明欧盟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与美国比较也有差距 。
(3)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移向人工更便宜的海外国家,欧盟在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丢 失了大量的工作机会,造成这些行业的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就业率下降。
(4)在就业增长的质量方面,最近几年欧盟的就业增长主要表现在有高学历的高技术人才方 面,对经理人员,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增长,而低技术的体力劳动者的数量在减少 ,特别是传统领域里的男性工人的需求在降低。由于这些特征反映在各个行业和产业部门, 因此最近几年欧盟虽然在高技术领域就业率增长幅度较大,但总体就业率并未显著提高。只 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在保持新产业就业率增长的同时避免了大量传统型体力工作的流失。
面对着结构性失业问题,通常那种刺激经济增长方式——只要增加总体需求就可以带动劳 动 就业的政策似乎不灵了,欧盟各国政府感到应该制定、改进和实施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结构变 化的劳动政策。
二、欧盟劳动就业政策的改革
(一)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欧洲对劳动就业政策的改革首先体现在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福利制度是欧盟各国的社 会制度,也是社会的生存方式。然而,国家为支持福利制度而采用的税收制度和津贴制度降 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它养懒了一批人,造就了一批能工作而不愿工作的失业者,特别是 低技术工人,由于他们的潜在工资接近于失业救济金水平,因而失去了工作的动力,成为改 革集中点。改革前,欧盟国家用在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大约占总体工资收入的45%到50%,而 美国大约只占30%。近年来,欧盟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如减少税收,刺激经济,降低失业救 济金占税后收入的比例等,使各国失业救济金水平逐渐低于工资增长水平。
1990年欧洲的社会保障开支金额占GDP的25.4%,到1993年这一比例上升为29.0%,1997年欧 盟 15国的这一比例略微下降到28.7%。这除了GDP的水平提高以外,主要是社会保障金额的 持续下降所带来的。
(二)税后收入和失业救济金制的改革
建立鼓励工人积极工作的经济激励机制就需要对就业者的税后收入和失业救济金之间的差 异进行比较研究,这个差异叫做净替代率。替代率越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越低。特别是低 收入者,当失业救济金接近甚至高于最低工资水平时,失业者就会丧失再就业的热情。
表1 1990年至1997年欧盟15国社会保障费用(占GDP的%)
19901993 1997
比利时 26.7 29.4 28.8
丹麦 29.7 33.0 32.5
德国 25.4 29.1 30.6
希腊 23.2 22.3 23.1
西班牙 19.9 24.0 21.9
法国 27.7 31.0 31.0
爱尔兰 19.1 20.7 18.5
意大利 24.1 26.0 25.3
卢森堡 22.6 24.5 25.2
荷兰 32.5 33.6 30.8
奥地利 26.7 29.0 29.6
葡萄牙 15.6 21.0 21.6
芬兰 25.5 35.3 32.3
瑞典 33.1 38.6 34.6
英国 23.2 28.9 27.7
欧盟15国25.4 29.0 28.7
注:资料来源:欧盟信息中心
表2 欧盟7国与美日两国替代率水平比较(100%)
国家/失业者类型有家庭的失业者
单身失业者
丹麦 95 80
法国 88 75
德国 77 79
意大利46 47
荷兰 84 82
瑞典 85 85
英国 80 67
美国 60 60
日本 67 59
注:净替代率(NRR)的多少要视失业时间的长短和家庭条件而定,表中的替代率是失业一个 月以后失业救济金占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
高替代率降低了失业者需求工作的积极性,当然其他非经济的因素也影响了再就业,如社 会信息网络,严格的就业保护条例等。
(三)对劳动力市场老年就业者体制改革
目前,欧盟各国的劳动政策已经从鼓励老年员工提前退休转变到保持老年员工继续就业的 政策,对于提前退休者鼓励再就业。尽管老年员工再就业比年轻人要困难得多,但正像很多 国家已经取得的经验所显示的,只要给予帮助是能够降低难度的。老年员工可以通过诸如 自我就业,做家族企业的助手,在农业部门工作等方法进行,事实上大量的老年员工仍然在 传统产业部门工作。
欧盟各国的社会保障费用80%用在老年保险和医疗费用上,人口统计学显示,在未来20年里 ,欧盟人口中领取养老金的还将大量增加,这将进一步加重社会保险的负担。因此,欧盟认 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劳动人口就业创造社会财富,是解决未来老龄人口问题的 唯一办法。
(四)对刺激就业机制的改革
促进就业增长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增长,只有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才能增加就业的机会。 以荷兰为例,1981至1983年,荷兰的经济状况恶劣,企业缺乏竞争力,公共财政开支失去控 制,劳动成本高,3年间全国失去了10万个工作机会。1990年以后,荷兰对经济结构进行了 调整,减少公共开支,降低政府财政预算,降低通货膨胀率;改善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 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使得企业公司能够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1998年荷兰通过了贸易竞争法案,企业公司能够与欧洲接轨,自由地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 的手,加强企业竞争力。政府减轻企业负担,放松金融管制,使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同 时鼓励高新技术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由此推动了就业的增长,例如电子市场开放以后,产 品价格下降10—15%,行业就业率增长了120%。2000年,荷兰失业率为3.3%,成为欧盟失业 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在丹麦,政府实行持续发展策略以创造经济稳定发展的框架,特别是通过保持低通胀,平 衡工资收入,降低公共赤字等手段,使丹麦的经济有一定发展,失业率从1993年的10%下降 到1998年的5.1%和1999年的4.3%,长期失业率是欧盟中最低的,只有1.5%。
(五)对劳动关系的改革
为了使经济回到健康的轨道,欧盟各国十分重视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长期以来企业雇员 劳动报酬受到严格的保障,然而这种在战后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僵硬的工资制度对20世纪70年 代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在经济不景气时能减少企业的压力并保持就业率,许 多国家政府都采取果断的措施,通过劳资谈判冻结工资,或者延缓工资增长速度,使得国家 经济不因劳动成本过高而丧失竞争力。在政府的干预下劳资双方通过谈判而不是对抗来解决 经济纠纷,以保持社会稳定。1982年,荷兰企业家(雇主)协会和工会达成著名的“瓦什拿协 议”,决定双方合作:工会方面同意理解资方在刺激就业方面所需要的财政基础,减缓工会 提出的增加工资的要求,通过降低员工工资增长率来减少失业率;而雇主协会则在减少每周 工作小时上作出让步。
1990年以来,欧盟各国在政府干预下,企业家和员工以合作代替对抗的做法进一步加强。 在 荷兰,每年约有上千次谈判,讨论工资增长和其他企业福利等问题,希望通过双方协商解决 问题,从而达到双赢。
(六)大力推行劳动力市场改革
长期以来,欧洲各国实施的对劳动力市场过分保护政策,阻碍了企业公司的发展,降低了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像荷兰、丹麦这些低失业率的国家同时也是就业保护水平较低的国家 ,而德国和意大利这些高失业率的国家则有着严格的劳动保护法规,从而也有着较高失业率 。
从1993年起,许多欧盟国家(如丹麦)开始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战略”,目的是改进失 业者的能力,增强他们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减少结构性失业。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员工技 能,进行工作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保持员工与劳动市场的联系等。为促进再就业,减少失 业人口,欧盟各国还改革救济金分发方法,如减少救济金申请人数,失业救济津贴费用由政 府补贴变为雇主与雇员共同负担,降低失业救济津贴水平,缩短领取失业金的时间,延长领 取救济金的工作资格年限等,有力地促进再就业,如在荷兰,失业津贴占原工资比例由原来 的80%下降到1998年的70%。
在丹麦劳动力市场更有严格规定:
(1)失业后的3个月必须到有关部门去报到面谈,评估失业者个人的质量,就业可能性,制 定个人再就业行动计划。
(2)制定先进合理的再就业的行动时间表。认识积极再就业是失业者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失 业时间满1年就必须全日制地寻找工作。
(3)失业者在失业1年以后,不得拒绝接受政府或其他职业介绍机构所提供的工作。
(4)缩短失业救济金发放的时间。失业救济金的最长发放时间进行了限制:1994年规定是7 年,1996年是5年,到1998年只有4年。
改革效果是明显的,丹麦的长期失业率在欧盟中是最低的,为1.5%。
(七)实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制
劳动弹性制是指灵活运用各种劳动要素,如劳动质量,劳动时间等,使劳动力不断改进流 动变化,以满足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
表3 劳动弹性制度的分类
弹性类型
数量弹性质量弹性
超时工作制 工作轮流制
弹性工作制 功能弹性制
内部弹性制
工作流动制 任务弹性制
退休弹性制工作地点弹性制
职介临时工① 部门独立核算③
短期劳动合同 聘请咨询公司
外部弹性制 弹性劳动合同
劳动力交换
就业中心②
①通过职业介绍所招聘的临时工。②就业中心待聘的员工。③企业将某些部门进行独立核 算,使其功能社会化,人员社会化。
在荷兰约有1/3的就业人口实施部分工作制,1998年荷兰的就业增长率达8%,同期欧盟增长 0.3%。目前欧盟有更多的国家加大了实施劳动弹性制的力度。
(八)发展和改进教育与培训工作
欧盟各国都注意采取特别措施提高失业者的素质水平,以防止出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 干的再就业瓶颈效应。
过去失业者仅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育培训课程,现在教育培训课程必须根据劳动 力市场的需求安排,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各国政府特别关注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年人的再就业。例如丹麦 规定,25岁以下青年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时间只能有6个月,这使得青年失业者不论是在寻找 工作方面还是在接受教育和培训方面都有了很高的积极性,由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就业成绩 。
政府,社会和企业积极兴办职业培训班,培训与就业一条龙。为鼓励企业培训员工,特别 是青年工人进修,各国政府拿出一定经费补贴企业因员工脱岗培训而损失的工时。
(九)实施收入税记分制
税收和津贴是各国政府采用的最直接的促进就业经济手段,既鼓励有劳动力的人就业,又 刺激企业多雇佣员工。
然而在传统福利制度的保护下,政府将高边际税收的钱运用于津贴福利,其结果是低收入 者存在着严重的懒惰消极态度,不愿努力工作。当收入税税率边际效应是百分之百时,人们 就不存在积极工作的经济动力了。
政府将高税收的钱运用到失业救济,结果失业越多,救济越多,人们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值 越低,失业者宁愿呆在家里拿救济,也不愿意寻找工作,缺乏经济动力。欧盟学者安东·赫 米瑞克认为失业是替代率(救济)过高的结果,因此改革税收政策实属必要。然而欧洲的经济 学家也指出:虽然砍掉失业津贴可刺激就业的热情,但这将动摇福利国家最根本基础——社 会公平,因此欧洲国家不会采取激进的改革措施。
近年来,欧盟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不降低失业救济金领取者生活水平的条件 下实施鼓励工作的各种措施,为低技能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运用就业条件框架作为津贴 的系统,建立工作收入税积分制。
只要一个人有工作他就有了收入税积分,低收入者可以根据这种积分减免税收,使工作收 入高于失业救济津贴,从而强化工作的积极性但又不会降低失业者的生活水平。在实施收入 税 积分方法上还可以设置其他的条件,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数量等。比如当年青人 缺乏工作积极性时,收入所得税积分可以在年龄上加以限制,这有助于对各种群体进行管理 。
收入税减免主要针对低收入者,只要工作,其收入即可减税,保证工作收入高于失业津贴 ;对津贴进行各种限制,使其不能依赖而必须工作,当工资上升达到一定标准,提高收入税 ,恢复正常所得税水平。
收入税减免也有某些问题,一给政府带来财政问题,因为减税的成本价格是昂贵的,二是 这种收入税减免的优惠待遇可能给了那些并不缺乏工作动机的人,三是当低收入者的工资提 高时,就会停止得到收入税积分从而提高收入税,这将加剧收入所得税的边际效应,意味着 降低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的动机。
1999年,欧盟研究人员对美国、英国、瑞典、德国实施收入所得税减免税法所进行的调查 发现,这一改革主要有利于低收入者:当雇员收入水平达不到平均工资水平的60%时,可以 得到10%的所得税减免,收入水平从60%到90%的员工也能够得到一定实惠,而高于90%的工作 者在减税上就得不到好处。所以,收入所得税减免法的本质只是一种帮助低收入者的政策。
显然,收入所得税减免对就业效果最好,劳动力供应次之,但增加了国家支付社会福利经 费的负担。
虽然所有实施低收入所得税减免的国家在1999年都出现了福利经费增加的负面效应,但这 主要对享受福利待遇的全体成员而言,对低收入者来说,他们从税收改革中确实得到了实惠 ,所以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从社会公平角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就业热情。
表4 收入所得税减免10%时,就业,劳动力供应和社会福利的效果
效果/国家
德国 瑞典英国 美国
就业效果0.3% 0.5%0.7% 0.6%
劳动力供应效果
0.0% 0.5%0.4% 0.2%
福利支出效果-0.4% -0.8%
-0.1%-0.2%
资料来源:BASSANINI研究,1999。表中劳动力总量包括就业和小时劳动力供应的效果;社 会福利支出效果的变化指它占GDP的百分比。
三、小 结
改革劳动就业政策是欧盟为保持国际竞争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指导思想是继续保 持对社会福利理想追求,站在新经济时代的前沿,走不同于美国的第三条道路,即不取消社 会福利制度,不降低低收入者生活水平,在替代率较高的条件下鼓励失业者积极再就业,提 高就业率。
欧盟在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时,不是采取单一的改革手段,而是运用相互促进关联的多种 措施,在经济结构的持续改革和GDP水平的长期维持条件下,通过调整政策来加强国家经济 竞争力,通过刺激经济来增加就业机会。
表5 1995年—1999年欧盟15国和美国失业率比较(%)
国家/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欧盟15国 10.7 10.8 10.6 10.0
9.3
比利时
9.99.7 9.49.5
9.1
丹麦7.26.8 5.65.1
4.3
德国8.28.9 9.99.4
9.1
希腊9.29.6 9.8
10.7/
西班牙 22.922.2 20.8 18.7
16.0
法国
11.712.4 12.3 11.7
11.2
爱尔兰 12.311.6 9.8
7.86.7
意大利 11.611.7 11.7 11.9
11.5
卢森堡
2.9 3.0 2.8
2.82.8
荷兰6.9 6.3 5.2
4.03.3
奥地利
3.9 4.3 4.4
4.74.4
葡萄牙
7.3 7.3 6.8
5.14.7
芬兰
15.414.6 12.7 11.4
10.3
瑞典8.8 9.5 9.9
8.37.0
英国8.7 8.2 7.9
6.97.0
美国5.6 5.4 4.9
4.54.3
资
料来源:欧盟信息中心(EUROSTAT)2000年
自欧盟199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有关劳动就业与社会福利的会议以来,欧盟各国的劳 动就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到1998年就业人口增加了1800万,欧盟各国的劳动就业人口达到1.5亿,占劳动人口总数的 61%;
男性劳动人口的就业率第一次上升到原有水平,新净增职业的一半工作位置由他们占据;
妇女就业从1973年的45%上升到1998年56%,与男子的差异下降了20%;
1998年欧盟平均失业率为10%,同年失业人口减少了100万;
青年失业率急速下降,下降速度为成年人的3倍;
长期失业率略微下降,长期失业者占劳动人口的4.9%。
虽然欧盟劳动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取得的成就有差异。 由于欧盟的东扩,其内部结构愈益复杂,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欧盟社会经济发展将更不 平衡,欧盟劳动力市场问题预计将持续下去,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继续改革劳 动政策仍将是欧盟的重大课题,第三条道路是否行得通,人们拭目以待。
标签:失业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弹性福利论文; 欧盟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就业政策论文; 社会福利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