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1621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61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61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经过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全部都好转出院。结论:针对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热性惊厥;护理措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16-02
热性惊厥:发病年龄为3个月~5个月,体温在38度以上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即可诊断为热性惊厥[1]。一般认为,感染是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热是惊厥的重要条件,遗传因素是高热的固有倾向,年龄依赖性发育期是热性惊厥的内在基础[2]。
我院于2016年8月—2016年10月所接收治疗的61例小儿热性惊厥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临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8月—2016年10月住院治疗的61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占62.23%,女性患者23例,占37.77%。年龄最大在10岁,最小9月。初次发作38,反复发作(两次或两次以上)23例,其中有热性惊厥家庭史2例,有癫痫家庭史0例,出生时有窒息史0例。
1.2 临床表现
多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少数可有其他发作形式。持续数妙到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3]。
1.3 治疗原则
1.3.1控制惊厥发作: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故应尽快控制发作。如地西泮·苯巴比妥肌肉注射等。
1.3.2吸氧:防止脑缺氧。
1.3.3减少对患儿刺激,保持安静。防止窒息及误吸,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3.4病因治疗:积极查找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防止惊厥的反复发作。
1.3.5对症治疗:退热药退热、物理降温、维持内环境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加强病情观察
2.1.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神志﹑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2.1.2观察皮肤温度,颜色及弹性,防止大量出汗后引起虚脱。
2.1.3每隔2~4小时测量体温1次,使用降温措施后,30分钟-1小时复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2.1.4患者抽搐时要立即松解患儿衣服,置患儿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已长牙的患儿要在门齿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做好安全防护﹑防止碰伤﹑摔伤。
2.2 口腔护理
2.2.1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口腔感染,要加强做好口腔护理。
2.3 皮肤护理
2.3.1衣着被褥要适宜,应穿宽松衣褥,在退热出汗时,要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衣服清洁,干燥。
2.4 饮食护理
2.4.1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鼓励患儿多饮水,水可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同时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2.5 生活护理
2.5.1高热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能量的消耗。
2.5.2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和空气流通,适当降低环境温度。
2.6 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
2.6.1向家属解释病因及治疗原则,消除家属的紧张心理并让家属对小儿热性惊厥有一定的认识,对热性惊厥发作时会一定的抢救措施。嘱平时要加强患儿身体锻炼,注意预防感冒,合理饮食,如有发热时要密切观察体温,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并嘱不适随诊。
3.讨论
热性惊厥复发个体差异很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有作用。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1)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首次热性惊厥年龄小于18个月;(3)惊厥时体温为低热;(4)发热早期出现惊厥。无上述4个危险因素者复发率为14%,有1个和2个危险因素者复发率分别为23%和32%,有3个和4个危险者复发率分别为62%和76%[4]。
尽管对热性是否会引起行为异常和影响智力发育文献不一致,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热性惊厥预后良好。因严重惊厥导致后遗症或脑损伤者少见。显然热性惊厥的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1.
[2]封志纯等.主编.实用儿童重症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454.
[3]沈晓明等.主编.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01.
[4]江载芳等主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八版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979.
论文作者:严瑜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体温论文; 病因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措施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