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琴芳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琴芳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福州 350008)

【摘要】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包括精神康复的意义及目标、常见康复护理措施,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59-02

精神卫生工作者为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康复,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多方面、多种形式的康复训练,以降低病残等后遗症,尽量发挥其剩余社会功能的最大化,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精神康复的意义及目标

精神康复的目的是使精神残疾者能充分发挥其剩余能力。康复过程是患者适应与再适应的过程,设法限制或减少其残疾程度,同时培养和训练具有代偿性的生活与工作技能。康复治疗目标是使精神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得到重新安置,能独立从事一些工作和操持部分家务劳动,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其社会角色水平和生活质量。

2.康复护理措施

2.1 心理教育

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多持负性态度,认为患者具有危险性、不可预料性和暴力倾向,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1]。这种态度不仅加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障碍,也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使其产生自卑、退缩、病耻感等心理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是必要的。教育在院内和社区中都可进行,通常有固定的间隔时间,如隔周进行1次,每次持续2h,持续数月。进行心理教育时要由浅人深、逐渐深入。在心理教育后的访谈中发现。患者和家属对心理教育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教育是有帮助的。增加了他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改善了同护士的关系。魏贤玉[2]在比较了心理教育对不同病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后发现,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首发患者在心理教育中受益更多,并建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尽早进行心理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社会技能训练

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后社会功能退缩,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这不仅与病情相关也与住院环境造成的废用性影响有关,使患者的康复受到严重阻碍,存在着社会适应及角色的功能障碍。有研究证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改善其缺陷。

倪郁兰等[3]和徐文炜等[4]的研究表明,社会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它是行之有效的康复干预手段。

2.3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从改善患者症状人手。以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协助患者修正不合理的想法、思维和信念,并结合一定的行为训练,来改变患者对客观事件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从而达到减轻症状、辅助康复的目的。认知行为治疗多在疾病恢复期或出院前进行。张丽等[5]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干预后发现,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使患者的焦虑、抑郁、自卑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自尊水平则明显提高,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黄英等[6]在研究中也证实,认知行为治疗对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的效果。以上研究证实了认知治疗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将这一治疗进一步向社区推广。

2.4 家庭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需要家庭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方面。国内12个地区协作资料调查发现,在影响精神病病人预后康复的主要因素中以家庭照顾占首位。目前的家庭干预逐渐发展为一种综合的家庭干预,干预对象得到了扩展,不仅限于患者本人也开始包括其家庭照顾者。干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以专业人员提供为主过渡为在专业人员(如社区精神卫生护士)指导下的患者家庭之间的互帮互助及同伴为主导的互助,与单个家庭干预相比这种集体家庭干预形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5 综合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焦点是如何使患者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进行正常的生活。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缓解及康复,在临床上康复措施要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傅慕君等[7]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工娱治疗、健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及专题小组讨论方法进行康复干预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李双卫[8]采取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开展工娱治疗活动,寻求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并进行行为技能、职业技能的训练后,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提高,并能改善患者的孤僻、懒散等症状。

3.展望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措施众多,目前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与指导较少,这是值得精神卫生工作者研讨的问题,以减少患者的精神残疾,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范玲,王红娟.临床护理查房考核结果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47.

[2]魏贤玉.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63-64.

[3]倪郁兰.金依群.社会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J].上海护理,2008,8(3):25-27.

[4] 徐文炜,袁国桢.张紫娟,等.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技能训练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4l-244.

[5]张丽,孔嫒.认知行为疗法用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情绪障碍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4,18(11):1907-1909.

[6]黄英,谭友果,刘均富.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14-115.

[7]慕君,贾守梅,乔梅仙,等.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2上旬版):333-334.

[8]李双卫.综合模式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A):1438-1440.

论文作者:李琴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琴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