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状态检测
引言
电能是当今社会所必须的一种能源,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有利保障。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水力发电为辅,多种新型发电方式相结合的电能生产方式。但是我国的水能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大力开发水力发电,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及我国电能生产的方式是可行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1我国水力发电的发展及现状
(1)我国建国前夕及建国初期的水电情况。解放前中国的水电建设十分缓慢和落后,主要是有两座,一座是吉林第二松花江的丰满,一座是中朝边界鸭绿江上的水丰,都是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修建的,并都受到战争破坏和拆迁。1949年全国水电容量仅为3万kW,水电发电量为12亿kW.h,分别居世界第20位和21位。在50年代至60年代初,主要是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续建龙溪河、古田等小型工程,并着手开发一批中小型水电,如官厅、淮河、黄坛口、流溪河等电站。在50年代后期我国的水电开发技术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于是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建设了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如盐锅峡(35.2万kW)、拓溪(44.75万kW)、新丰江(30.25kW)、新安江(66.25万kW)、丹江口(90万kW)等工程。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又开工的有龚嘴乌江渡(63万kW)、碧口(30万kW)、刘家峡(112.5万kW)等工程。(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水电情况。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政府更加重视水电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水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和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及建造技术的更加成熟。在这之后国家筹建了一批装机总容量更加大的水电站,如白山(150万kW)、二滩(330万kW)、葛洲坝(271.5万kW)等具有代表性的水电工程。同时总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kW的世界上总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三峡工程也在1994年开工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总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达到70万kW的水轮机组,这是我国水电事业的一个历程碑,也是我国建国史上的一个历程碑。(3)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水电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都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而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显著。以温室效应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影响着整个国家,所以国家和政府就进一步加大了对水电的开发,以进一步加大水电在发电中所占的比例,改善我国主要以煤炭为能源的火力发电厂的供电方式,同时加大其他新能源的发电开发,如太阳能、核电、风电、潮汐、地热发电等新型方式。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水电。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水力发电建设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截止到2015年,中国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3.2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水电大国。
2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状态检测的重要性
2.1维护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的生命周期
通过对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的检测,可以及时的发现系统设备的运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要对其数值参数进行修改等,确保系统设备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安排生产,避免系统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造成较大的磨损消耗,最终导致水利发电系统设备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不能较好的维持生产效率与设备成本的平衡。另外,一些新型的水力发电系统设备与以往的设备存在较大的区别,如果还用以往的检修模式,定期频繁的进行周期性检修,不仅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与资金,还会对正常运行的系统设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磨损,不利于系统设备的长期运行。
2.2维护水力发电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转
水力发电系统发生故障产生事故的案例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俄罗斯萨扬水电站所发生的事故,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故所产生的影响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开始重视水力发电的系统设备的状态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俄罗斯水电站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当天的水电站值班人员,在进行设备检测的过程中,对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的不够充分,忽略了对振摆、气隙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测与分析,致使当天的检测值班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去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国在这个过程中也迅速的出台了一些关于加强水电站安全监管工作的规定,对中大型水电机组必须加强状态检测工作,要对整个水力发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与检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3节省设备维修与更换费用
在水力发电系统生产运行的过程之中,系统设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系统设备,水力发电系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行。所以说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相关设备的购置属于一项比较大的开支,除了在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的购置之外,在设备后期的运行过程中还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对水力发电系统设备进行相关的维护与检修工作。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运行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系统设备的检修工作,如果电力企业不能投入足够的重视,就不会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就会使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一旦发生,那么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3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状态检测的实际应用
3.1实现从防范性检修到预知性检修的过渡
在以往供电企业发展进程中,防范性检测通常是其检修系统设施的主要手段。之所以要开展检修工作,目的在于预防设施在运作进程中出现问题,此种检修手段即防范性检修形式。其不但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不能保证系统设施顺利运作。在目前供电企业发展进程中国,此种检修形式已不能符合检修要求,因此当下供电企业在检修系统设施时,一般会选用预知性的检修形式来展开维修操作,此种方法在设施维修作业进程中,利用相应的监测手段来对供电设施的实际状况展开判断,以此确定设施有无问题或者是否需要展开检修工作。把这两种检修方式做比较,其中后者内容比前者涉猎的要广一些,如在线监测和诊断系统设施,带电监测,防范性实验,故障记载,对设施的运作展开维护等大量设施检修内容。
3.2建立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信息系统
在电力系统设备检修工作进行的过程之中,是有着一定的操作程序的,而不是随意的进行相关的检测。在检测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建立一个针对系统设备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信息系统,在使用这个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管理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将相关的定期检测的数据信息录入到系统之中就行了,而是要将设备在各个时段的运行状态进行一个连贯性的记录,从而确保信息记录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之后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来对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同时,在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的维护检修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测过程的实用性和全面性,要对检测的内容和检测的情况做好及时的记录,这样就可以给设备在后期的维护检修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
3.3提升设备检测人员的信息化技能
设备检测人员是操控管理检测信息系统、维护系统稳定运转的重要主体,企业要有效的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必须不断提升故障检修人员的专业性技能以及实际的操作技巧性。以往的计划检修方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检修的工作量又大,检修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不能获得很好的维护效果。而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可以极大的减轻检修人员的工作量,检修人员只需要对检测反馈的数据数值进行分析,通过运行状态及数值的异常来开展检修工作,强化了检修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不过,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进行实时检测时,需要设备检修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技能,严格按照相应的信息化操作制度与检测流程行事,明确信息化检测工作开展的所有操作流程以及主要实施目标,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与判断的准确性。
结语
随着我国水力发电技术不断的进步,水力发电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在不断的提升,水力发电对于我国的生产与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水力发电在现阶段以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对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的状态检测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视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家宁.水力发电系统设备状态检测的重要性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8):172-173+175.
[2]唐卫勇.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与检修[J].四川水泥,2016(02):185.
论文作者:王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水力发电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水电论文; 我国论文; 水力论文; 状态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