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基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基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张卫卫 陈 静 陈 影 柳 蕾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从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出发,指出该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考虑的四个方面。为了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出该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符合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航空物流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消费的兴起促使航空物流的快速发展,加之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增加了对航空物流人才的需求力度。然而,目前全国对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却显得滞后。一方面开设航空物流专业的院校数量并不多;另一方面各院校在确定航空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时,多是在原有专业优势基础上制定的,水平参差不齐。我校是从2016年开始启动对航空物流专业首批专科生的招生工作,因此当前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结合镇江本地航空物流现状和我校特色进行人才培养,构建适宜的航空物流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也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突出实践训练比重。

1.3 调查方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使用规范统一的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整个测试过程均由本专业的人员担任主试。

(一)促使航空物流专业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航空物流专业学科的实践性较强,要想走上科学的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地注重区域和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然而,在我校目前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开设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训设施和教师的实践经验等方面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和培养上均比较薄弱。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本专业与实际工作的衔接,对本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保障高级航空物流人才的供给

近年来,我国航空物流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平衡性不充分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航空物流高级人才。基于此,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升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是航空物流专业达成该目标的有效措施。

(三)支撑航空特色专业的形成

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毕业论文撰写,是对学生三年所学的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查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其中,毕业论文题目可源于学生在航空物流企业的实习,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结合三年来理论知识的学习,由开题、内容组织、查重、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质量把控。

二、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航空物流专业是我校一个新发展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实验方面

根据“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航空物流课程实验主要倾向于演示型,其主要紧密结合航空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以项目和案例入手,从制单、审核、报关、航空货物配载、仓储、运输、配送和接货等环节完善实践操作流程。除此之外,还有验证型和综合型实验,让学生对航空物流专业知识有一个宏观的理解和把握。如航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有16个学时左右的随课程实验,还开设货代实操课程,通过专业软件的操作让学生清楚把握航空货代流程,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2.2 极端温度低、持续时间长 苹果主要种植县除扶风外,均出现了0℃以下低温,最低气温出现在千阳,达-4.8℃。苹果产区在4月7日凌晨 1∶00普遍降到 0℃以下,4月 7日早晨 7∶00温度最低,千阳-4.5℃,陇县、岐山-2.6℃,凤县-2.9℃,持续6~7小时。绝对低温是宝鸡市自196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的。

实习方面主要包括大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航空物流企业认知实习、大二年级第二学期末的专业实习、大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毕业实习三个环节。相关专业课程尚未开始前的企业认知实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情况,对后面的专业课程有一个宏观、感性的认识;核心专业课程基本完成后统一进行的专业实习,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最后的毕业实习安排要与航空物流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相关联,让学生既深入到了专业一线,又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了素材。

(二)实习方面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们视推动业内用户的持续发展为实现尚水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为水利水运事业做出贡献是尚水人永不磨灭的使命。公司坚持创新、共赢的经营思路,应用前沿技术为专业客户提供最贴近终极需求的高端测控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实现科学测量和管理手段的整体提高。

(三)毕业论文方面

目前,我校作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家具有航空特色的高职类公办专业院校,需大力发展航空特色专业,进一步凝练本校的航空特色,实现省内一流学校的宏大目标。因此,科学制定及实施航空物流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能更加利于凸显学校的航空特色和服务面向。

(四)创新实践方面

朋辈导师团应配备2~3名教师进行指导。层层选聘出来的朋辈导师团队成员数量预计维持在30人左右,设团长和副团长各1名,每15人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每个工作队分设队长、副队长各1名,其中每个队的每三个成员组成一个工作组,下设组长1名,一个工作组负责统筹一个实践教学班级相关事务。朋辈导师团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高职院校更加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航空物流专业创新实践可通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物流设计大赛等,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动手进行方案设计,以赛促教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三、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航空物流专业作为我校的一个支撑专业,需结合我校航空物流专业特色和当前航空物流现状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校企合作共建航空物流实习基地

在实习基地确定时,学院必须经过筛选,选择专业程度较高、管理水平较规范的物流企业。如在大一认知实习阶段,可选择区域知名快递公司,如“四通一达”“顺丰”等,通过对这些企业的参观,可让学生切身感受真实企业的运作流程,了解物流企业的完整操作,提升学习积极性,培养对物流的工作兴趣。专业实习基地可选择合作机场货站、地面服务部等。在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既为本校学生提供优先被录用的条件,又能满足航空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航空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相应调整本校教学内容,实现与实习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通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在物流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航空物流知识的传授者若不接触一线工作环境,会造成实践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滞后。通过校企合作,我校航空物流专业教师可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一线了解最新的物流实施方案,获取最新的本专业发展动态,并将其带入课堂,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鉴于此,我校新进专业教师可先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可有效缓解理论教学和实际相脱节的局面。

(三)校企合作优化学生毕业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题目可选,有文章可做,航空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既有教师给定的题目,又有学生结合实际和所学专业自拟的题目。通过教师的审核把关,在一定程度上能让部分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但仍然会大量出现大而空的理论罗列,造成与物流企业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对此,为了提升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在毕业设计方面引入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物流企业可将自身项目或者所遇难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专业教师经过整合和细化,控制在学生可理解接受的范围内,让学生真正做到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完成毕业论文。

(四)多渠道进行创新实践

实践的创新源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观察和理论的熟练掌握。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进行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利用自身已有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此外,可以借助地方性或全国性的物流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多参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得到迅速提升。

注:本文系2017年度院级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ATC17020216)

(作者单位: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标签:;  ;  ;  ;  

基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