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文化的生成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环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3)03-0056-04
云南不仅有物化天成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厚凝重的历史文化景观。各民族在漫长的 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和“边疆特色”的多种文化类型。从 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云南文化的空间组合特点、发展演变及其环境影响进行研究,既是 云南地理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了解和认识云南文化内涵的一个独特的视野。
一、文化生成的地理背景
区域文化必然有着该区域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和气质,而这种特征和气质又是来自于这 个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之中。
云南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区,从自然地理上看,它是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自然结合点 ,从地势上隔断了东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的关联;从人文地理上看,又从文化上分开了 中国轴心与东南亚轴心;作为一种过渡地带,又自然地同时兼具了两地的许多特征,并 彼此进行传递。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与云南文化区相对应的空间环境,即云南文化区的自然地理背景 ,我们不妨称之为“云南文化生态圈”。其特点是:立体多样、纵横分割。其中,与云 南文化的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三大因素是地形、气候和物产。三者的共同之处都是 “多样”,多样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多样的物产,加上多样的地表分割,便是云南文 化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垂直变化、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为云南带来了类型多样、立体分布的气候及物产格局 。随着海拔由低至高,气温由高至低,降水也随之变化。与之相应,植被也同样呈现出 立体格局,先是常绿阔叶林与人工植被,接着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针 阔叶混交林,最后是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和亚冰雪植被等。立体的 地形、立体的气候与立体的物产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的生态圈,为云南带来“植物王国 ”、“动物世界”以及“矿产宝库”的美称。
但是,由于地形起伏巨大以及地表切割严重,云南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又是在相对孤 立的状态下呈现的。也就是说,其所谓的“多样”是缺乏交流的多样、封闭的多样。在 一个共性相似的空间内,呈现出若干彼此分割的小块区域,其或为山地、或为河谷、或 为坝子、或为丛林、或为草甸、或为石林、或为溪流瀑布、或为高原湖泊……。在这样 的区域内滋生并成长的云南文化,自然而然地就表现为“隔山喊得应,望山走死马”、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与自然生态环境一样,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与中国其他省区相比,云南这种自然生态上的多样性极为突出。这正是中国范围内几 乎所有的物种都能在云南存活、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能在云南找到,同时也正是全国半数 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以及包括农耕、畜牧、采集、渔猎等在内几乎所有主要的人类 古今生存方式都还在云南保存、延续,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云南汇集、兼容并蓄的原 因。
二、早期文化的环境印记
早在距今约4、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云南高原上就已生活着众多的古代人群。人 们在各自所处的环境里努力谋取食物并形成了不同的生计方式:居住在山区的古老群体 ,有的延续着旧石器时代以来的采集与狩猎的生活方式,或逐渐发展起畜牧业生产,也 有的开始尝试着从事山地作物种植;依山傍湖而居的群体,在采集植物果实根茎、采捞 水产动物、猎捕野生动物的同时,也开始积极从事早期原始农业生产的活动。
各地区的人们艰难地寻求着发展。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各民族先民们不 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创造并形成了适应各自生活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文化,并 在很多地方留下了他们生活的印迹。从当时人们留下的与生产、生活直接关联的各种实 物遗存看,这些古老人群的文化面貌是十分复杂的。他们有的居住在河畔湖滨周围地势 稍高地带而形成所谓“台地”遗址,有的以洞穴为家而留下了“洞穴”遗址,居住在滇 池周围地区的人们因为长期采食螺蛳等而留下了“贝丘”遗址。
由于分别居住在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的地方,在长期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文化。一般说来可以划分为八个类型:滇池地区——石寨山类型,滇东北地 区——闸心场类型,滇东南地区——小河洞类型,滇南、西双版纳地区——曼蚌团类型 ,金沙江中游地区——元谋大墩子类型,洱海地区——马龙类型,澜沧江中游地区—— 忙怀类型,滇西北地区——戈登类型。这些不同类型遗址的文化面貌既有各自特点,彼 此之间又存在相似或相同的文化元素,说明很早以来,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就活动着文 化系统各不相同的古代人群,虽然因为出行不便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彼此之间的 密切的交往,只能比较独立地发展各自的文化传统,但是人们还是克服交通不便等重重 困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相互往来,因此在不同地区发现的这一时期人们的文化遗存中 都能见到其他地区文化的因素。
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社会发展程度呈 现出不平衡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对应的是 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截止到20世纪50年代,云南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 段同样呈现出显著的立体性特征: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的基诺族、独 龙族、苦聪人(属于拉祜族)等;处于家长奴隶制阶段的景颇族、傈僳族等以及奴隶制社 会发展阶段的小凉山彝族;处于封建农奴制时代的傣族、藏族等;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已 经萌芽或达到了一定发展程度但主要仍然属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的白族、纳西族和回族 等都有存在。这种社会形态的不平衡和多样性的状况正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真实 写照。因此,云南又被形象地誉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三、文化发展的生态路标
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地势相对陡险但物产丰富的山区或半山区,其农业耕 作方式可以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现出垂直分布格局:
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民族,如哈尼族、彝族、基诺族、傈僳族、拉祜族、独龙族 、景颇族等长期居住在山区,主要经营山地农业,或刀耕火种,或进行梯田灌溉农耕, 种植各种作物以获取其果实为主要谋生方式,但由于农业种植不能提供足够的食物,因 此狩猎和采集也是山地民族获取生活资料的必要补充手段。
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民族,如白族、纳西族、回族等长期居住在坝区或河谷平地 ,相对而言他们是与中原汉族交往历史最长、程度最深,受汉文化影响最大的云南少数 民族,在外来汉族移民的影响下,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他们中的一部分就开始从事 灌溉水田的稻作农业及固定旱地耕作,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与汉族移民或封建王朝派驻 的军队一起,修建了许多造福于当时及后代子孙的农田水利工程。其文化既与山地农耕 民族有相似之处,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自距今约10000年左右开始了以农业种植谋取生活资料以来,人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 式一般说来经历了“早期原始简单的刀耕火种——锄耕农业——犁耕农业——机械化、 集约化大农业生产”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但并不是说所有农耕民族的农业生产都必须经 历完全一样的发展历程。就云南各民族农业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看,由于各自所 处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可利用的水资源以及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往关系等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存在类型及分布呈立体特点,表现为原始农业、传统 农业、现代农业等不同层次同时并存,而且它们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及海拔的立体分 布相吻合。
具体来说,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不同部分、居 住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地带的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部分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参差不齐,其类型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分布的时空特征非常显著:有的延续着最古老的刀 耕火种生产方式;有的掌握了利用高山水源在山地发展梯田灌溉的农耕;有的在地势平 坦、水源丰富的坝区及河谷地带发展水田灌溉农业或精耕细作的固定旱地农耕生产。从 山地民族所从事的山坡不固定旱地耕作的刀耕火种、固定旱地的锄耕和简单犁耕农业, 到早已建立起复杂耕作制度的山地梯田灌溉犁耕农业、坝区灌溉水田与固定旱地犁耕农 业再到现代机械化、化学化耕作农业,在云南各民族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实践者。这种生 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多层次农耕形态并存的状况,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农业文化“活的历 史画卷”。
四、文化特点的环境影响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长期以来交通不畅等多种因素,对云南的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以及多民族的形成与分布、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的形成及发展都产生了重 要影响,使云南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边缘性、蔽塞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从大空间尺度上,可以将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个部分:滇东和滇中是云贵高 原的西部范围,滇南属于中南半岛的北部边缘,滇西则属于横断山脉的南端。由于地形 、水文、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差异非常显著,云南的经济文化形态也显得十分多样。有 高原湖滨和平坝农耕、山区半农半牧、高山游耕、河谷稻作农业,以及以采集渔猎为主 、刀耕火种为辅的原始经济等多种文化形态。不同的经济文化形态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 、行为模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民族性格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无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原因。
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云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民族众多。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就占 有其中的26个,其种类几乎占了全国的一半,是全国民族成份最多的一个省份。如前所 述,由于民族众多,云南民族语言的系属关系极其复杂。仅语言一项,即可以看出云南 文化之多姿多彩。
从文化圈域来看,云南文化是处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即处在三大文化地 带的交汇点——中原汉文化的西南边缘、青藏文化的东南边缘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的 北部边缘。这一特殊的文化环境使云南文化具有明显的“边缘文化”特征。
从东北长白山拉一条斜线到云南,在这条斜线的两侧,古代时曾经分布着完全不同的 文化类型。斜线的东南为东南海洋文化类型,在更大的范围上则属于太平洋文化圈。斜 线西北则有三个文化类型:一是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游牧文化;二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 地区的高原半农半牧文化;三是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该文化即为汉 文化之根)。云南文化正好处于除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之外的三大文化类型之间,纵贯南 北的横断山脉及其水系把滇西与青藏高原连为一体,金沙江及其支流则沟通了古代云南 与四川盆地的联系,南、北盘江—珠江以及元江—红河两大水系又把滇东、滇南与岭南 、安南连接起来,从而使云南自古就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从云南所发现的新石 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可以看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甘青文化,以及东南海洋文化的 影响。青铜时代的“滇”文化,其基调虽然属于东南海洋文化,但同时又具有大量北方 游牧文化的因素。汉代以后,汉文化的浸润与植入、藏密的南下、小乘佛教的南来以及 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的传入,更使得云南的文化类型丰富多彩。
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形成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复杂 性和边缘性;另一方面,云南独特的地势地貌与生态环境,又造就了云南文化的另一个 特点——蔽塞性和封闭性。
中国的北面是横亘欧亚大陆的戈壁、荒漠和草原,东面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西北面和 西面则耸立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古代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只有三条主要通 道,即出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经过云南的蜀身毒道和从东南沿海通往南洋的海上丝路 。古代西域、云南和东南沿海除了都位于交通线上之外,还都位于汉文化的边缘地带, 都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因此,这三处区域都有共同特点,即都属于边缘文化。
但是,上述三处边缘文化又都有着各自的鲜明特色:
东南沿海边缘文化处于海上通道,容易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加上边缘文化本身具有 历史积淀浅和多种文化复合杂交的优势,比较容易萌发出一些生机勃勃的新文化特质和 更新发展的活力。近代以来东南沿海边缘文化的这一特点便显得特别突出。因此,东南 沿海区域文化属于一种开放的海洋型边缘文化。
西域文化位于亚洲大陆内腹,地当中西交通要道,历史上曾有许多民族在这里落脚, 继而又迁往他乡,仿佛是匆匆过客。这种情形使得西域文化的纵向历史积淀十分不易, 而是呈现为连续的文化断层。因此,我们把西域文化称为流动的内陆型边缘文化。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一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近94%的山区,只有约6%平地,而且平 地都是狭小、孤立、星罗棋布地分散在群山之中的“坝子”,不象四川盆地那样集中为 一个范围广大的区域,有利于文化的集中、淀积。据统计,全省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 就有1440多个,总面积约为2.4×10[4]平方千米,平均每个坝子仅有17平方千米。因此 ,云南的封闭和蔽塞可想而知。
云南文化的地域特征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关系极大。与坝子分布的零碎分散相一致。 云南人口的分布大体上是以坝子为核心、以坝子边缘山地为外围,形成一个个相对孤立 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云南民族的分布也不象北方民族那样单一民族呈大范围水平分布 ,而是多民族的交叉立体分布。在任何一个坝子中,都同时分布着数种乃至十多种民族 。由于山峦阻隔,地形复杂,古代时交通十分困难,各个坝子之间的相互交往受到极大 的限制,人们的生产生活大多以坝子为中心,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内向的封闭性,从而使 较大规模和较大范围内的文化聚集与定向积淀十分不易。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虽 然是同一民族,但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非常明显。用“隔 山不同语,隔村不同音”来形容云南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最恰当不过的。
西域文化是由于流动性过大而无法积淀,而云南文化则是由于缺乏流动而难于积淀。 因此,云南文化可以称之为封闭的内陆型边缘文化。
五、滇人性格的环境熏陶
云南大致位于北纬21°~29°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的乌蒙山 、凉山、云岭挡住了冬天南下的寒流,因而冬天不甚寒冷;平均海拔为2000m左右,比 同一纬度的低海拔地区空气要稀薄一些;白天日照强,热量充足,夜间散热快,气温相 对低;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带来大量雨水,使得夏天也不甚炎热。因此,形成了 云南独有的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暖湿气候。
这样的气候和风土使得古代的云南人具有一种淳朴、俭约、温和、散漫闲适的气质。 正如云南的气候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一样,云南人也不喜欢过分强烈的情绪,而是习惯 于一种平稳的、没有冲突的生活;他们安贫知足,乐天知命,与世无争,恬淡寡欲;他 们讲求实际,没有华而不实的东西,日子虽稍嫌清苦,但却可以在闲适散漫的生活中得 到补偿。这种风土人情使得云南文化的内在精神或气质具有明显的务实人世的世俗性和 人情味,并使云南文化呈现为一种敦厚、古朴、自然的乡土气息。
古代云南人的气质与云南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各种作物的 生长,因而物产十分丰富。古时云南人口密度小,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比较大,人们在一 年之中只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从事耕作就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但是,由于山多地少,不 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垦种植,因而无法靠农业致富。习惯于世世代代固守在狭小、封闭 的坝子中的云南人是很难想象到通过商业贸易去发财致富的。这就形成了云南的特点: 生存容易,致富困难。因此,云南人一般都不愿离乡背井去从事艰辛的劳作,而是守在 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以足衣足食为满足。虽说一年之中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多少农活 可做,但人们却不会也不可能在耕作之余再花些气力来使自己富裕一些。明清云南地方 志书形容云南人“既无赤贫,亦无巨富”,是十分贴切的。过去,云南城镇中的店铺和 摊贩,所售物品都是油盐柴米、粗布烟酒一类生活日杂用品,而很少有售丝绸或化妆品 的店铺,当时云南人生活之简单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