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每个班级、每个学校都有优等生一样,在每个班级、每个学校中,也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后进生。教师心目中的“后进生”,大都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而且纪律散漫、不服管教,容易惹是生非。从事教育教学多年,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工作成功与否,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在与对班级中几个后进生的教育上。有人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可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是对我们教师的重要考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在班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就必须学会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体会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把后进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善于发现,以理动人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轻视,因此绝大多数都存在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对后进生的学习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对学习不够努力,因为觉得努力也没用,同时,他们对老师的批评和帮助无动于衷,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怎么也好不了。对待这种类型的学生我觉得可以通过让他们体验成功来找到自信,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的欲望,缺少这种力量,教学上任何巧妙的情绪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班里有一个叫刘广健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生病,加上智力条件不够好,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家长也是非常头疼,一二年级的时候还耐心的给孩子进行家庭辅导,到了三四年级失去了耐心,只要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是打就是骂。越发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上课下课只是趴在桌子上,也不和其他学生交流,变得越来越沉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找到了他的几个闪光点,而就是这几个闪光点改变了他。首先是从他的数学小报中我发现虽然有家长帮忙的地方,但对他来讲已是很不错了,因此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记得当时有几个同学提出疑问,我跟学生说这是学习态度的一个大进步,他们都点头肯定了。当时,我发现刘广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后来一连几天都笑眯眯的,数学课上也认真多了。还有一次是在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的学习中,遇到一个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我在黑板上刚把题目板书完,他就把手举了起来,当时班上只有三个人举手,我想就让他试试吧,却没想到他说的答案思路清楚、完整流畅,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当时把我震惊了,全班学生也都呆住了,好一会才在我的带头下鼓起了掌,他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找到了自信,我感动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没想到这一次表扬对他的影响竞有那么大。从那以后每次考试都十分认真,总是最后一个交卷,而且成绩都在八十分以上。有几次竟超过班上的几个好同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家长也曾多次告诉我,儿子有这样的进步,真是太意想不到了。因此,我们教师要舍得用真诚的表扬来激励和鼓舞同学,使他们体验到受到爱护和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自信、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二、宽厚仁爱,以情感人
后进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抚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差或某些行为习性差,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因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或由于家长长期的溺爱而形成骄横傲慢,唯我独尊、谁也惹不得的过度自尊心理,引起教师和同学的反感。长此以往,他们便渐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要么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惴惴不安回避现实;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形成明显的怀疑心理、戒备心理、逆反心理。对自己周围的人们的态度和言行极为敏感、抱有敌意,用不正确的方法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甚至以恶作剧戏弄师长、欺侮同学、破坏学校教学秩序、损坏集体荣誉。我班的王柏林同学他就是这样一个同学,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爷爷对其比较宠爱,总是有求必应,一味地迁就、满足,要啥给啥。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有时还耍心眼,将没完成的页数撕掉或谎称作业本丢回家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诸如此类的事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我对他进行过批评教育,效果不大。可是一次感冒改变了这一切,那次感冒的很重,跟他奶奶打电话打不通,我就带他到医院去,陪着他打吊瓶,回来又给他打了热水吃药,又买了面包给他。开始他只是很沉默的跟着我,到最后哭着告诉我,他想妈妈了,至此他打开了心扉,说出他因为看别人都有父母,他很嫉妒,所以他就用欺负人的方式来发泄,他不是不想好好学习,可是没人督促,更想以此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听了他的话,我被深深的触动了,这是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他是一个多需要爱的孩子!从那以后,我和他之间达成了默契,他喜欢和我拉家常了,我也能以好朋友的身份来与他交往,并经常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比如:要洗头了、衣服该换了。信任他,有意把一些工作交给他去完成,每次他都能十分出色的完成。我想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后进生是帮助后进生转化大感情基础。他也再没有像以前那样闯祸,为班级扣分,经过和家长的联系,父母也意识到光挣钱是不够的,他们会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在我的努力下,该生逐渐恢复了理智和自尊,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同时也带动了全班同学更加努力、上进。
总之,转化后进生不仅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感情,还要求教师讲究法和艺术。我们要坚信,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论文作者:顾爱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后进生论文; 同学论文; 家长论文; 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