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研究

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研究

赵石刚[1]2007年在《西方近代城市设计思潮与中国城市居住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正逐步提高,城镇人口也将继续增长。城市的居住问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先进的、合理的、适应国情的规划理论、城市设计理论、住区设计理念来指导我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和先进规划理论、城市设计理论对我们来说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然,这绝对不是说我们因此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全盘照抄,毕竟具体国情——经济和社会环境都不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我们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吸收西方先进理论的精华,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展这些先进理论,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套系统的理论。但到底哪些是具有可借鉴意义和发展潜力的理论,并且是切实可行的?我们必须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借鉴成功经验和教训。而了解西方城市设计思潮的发展历程,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避免失误的捷径之一。我们应该对西方的城市设计思潮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当时社会的背景有一个相对全面地了解。把握其发展的脉络,探究其发展规律,同时预测其发展趋势,这样对于我们借鉴其先进的理念才具有更客观、更理性、更科学的判断。本文首先通过对西方近代以来城市设计思潮发展历程的回顾,从总体上理清各种思潮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相互关系并进行分类;接着,对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居住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总结;并将两者的内在发展规律进行对比,对中国现阶段的居住区设计做一个定位;最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兴举[2]2006年在《新城市主义在郊区居住社区建设中的发展及应用初探》文中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了创造和复兴城镇社区的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思想是针对美国近五十年大规模郊区蔓延现象的反思,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新型社区。这一思潮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甚至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新城市主义可以说是城市设计领域的一种实践修正,它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推进到实践领域,进而推进居住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当前郊区居住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经验。首先,本文从美国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成果,及其关于社区的组织与建构思想。分析了我国住宅郊区化的成因及其自身的特殊性。继而,本文对我国当前郊区住宅区进行归类,分为“工业园区附属型”住区、“主城区附属型”住区、“动迁安置小区型”住区、“别墅区型”住区、新城市主义郊区居住社区探讨型住区等几个不同类型,分析了各类型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化与反城市化、扩散与集聚、磁力与反磁力、边界无限膨胀与郊区的精明增长等几对矛盾来分析新城市主义社区建设对我国郊区居住区变革的可取性。然后,本文重点提出了我国郊区居住社区组织与建构的一系列建设性思想。首先,我们确立了一个整体建构原则。包含区域层面上的整体协调原则,社区层面上的紧凑、整体的城市形态原则,适当的密度和适合的用地规模,社区中“人”的主体地位的人性化原则,对我国传统的城镇与传统建筑类型采取的态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随后,对郊区居住社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社区中心与边界的组织与营建、社区的街道和街区的塑造、社区建筑类型的选择、社区归属感的营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以上海安亭新镇和天津万科水晶城两个郊区居住社区建设为例加以分析,介绍我国当前在郊区居住社区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指出借鉴新城市主义理论不能脱离我国国情,要不断研究适合我国郊区社区建设的理论。关于居住区的建设与理论研究应当是永远不会枯竭的,新城市主义社区作为一种新的住区建设模式,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关怀,有其生命力,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借鉴为我国郊区居住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晓慧[3]2003年在《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研究》文中认为历史上的郊区生活曾经被描绘成是人们潮水般涌向的乌托邦,然而美国郊区蔓延的发展却带来了另一番景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90年代达到高潮的“新城市主义”的城市及社区设计方法就是基于对郊区蔓延的反思孕育而生的。它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的、紧凑的社区,以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新城市主义发展的时代及理论根据的研究,比照中国发展的现状,寻找出结合中国当代国情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郊区住区发展的有益模式。以中国后发的优势,避免西方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希望实现居住区规划中对于良好的住区品质与有效房地产开发的两大目标。 主要内容分为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2章)研究了新城市主义理论产生的基础。在这一章中,探讨了新城市主义的演变过程,包括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也正是基于此产生了新城市主义——一种针对郊区蔓延而提出的城市及社区设计方法。 第二部分(第3章)是关于新城市主义基于住区的研究。在这一章中分析了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实践类型:以指导建立传统邻里社区的设计和以公共交通站点为设计基础的设计,比较了新城市主义居住区与郊区蔓延发展方式下的居住区的差异,最后对其进行总结评述。 第叁部分(第4章)是对中国郊区住区如何借鉴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的一些考虑。首先分析借鉴的背景,从我国郊区化谈起,到住区的郊区化,分析其发展的因素、规划的现状。然后,总结出目前中国郊区住区开发中存在着的种种急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比新城市主义发展的背景,结合中国目前发展的实际状况,得出对中国郊区住区在建设管理、发展方式、规划结构叁个方面的启示。

白梅[4]2006年在《居住区的发展形态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郊区化与居住郊区化是20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世界城市居住区的形态经历了一个思考与发展的过程,中国亦紧跟其后。文章在对世界城市居住区发展形态、布局的演变的分析研究中,试图探讨一些有益的经验,为中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和布局提供某些参考。

冯惠[5]2010年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就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同行交流。

朱雪松[6]2007年在《低密度住宅外部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着改善,单一的住宅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而低密度住宅则以其舒适的居住空间、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居住环境迅速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种住宅形式。但由于我国的低密度住宅发展时间较短,设计经验匮乏,并且缺乏相关的理论和规范指导,很多低密度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低密度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对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设计理论的研究为起点,按照理论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原则,依次分析了初期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雅典宪章强调的功能主义思想以及注重人性、多元化、多样性、自然和谐的当代城市理论,重点介绍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归纳这些设计理论中的低密度居住因素,论述了低密度住宅发展的方向;文章最后部分将注意力转向了我国,通过调研总结、资料整理等手段,分析我国目前城市居住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低密度住宅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展望低密度住宅发展的前景并对低密度住宅的发展原则、设计原则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低密度住宅的设计理念,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内涵,并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戴林琳[7]2009年在《引入“社区”概念后居住区规划教学的若干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辨析和引入新城市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居住区规划存在的若干问题,阐释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引入"社区"概念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结合课程实例,对居住区规划课程的基础理念、教学方法等具体教改要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方法。

刘军[8]2013年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李睿[9]2013年在《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国情,论文从现实问题出发,以城市中老旧住区的更新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和借鉴新城市主义的思想理念和实践经验,拓展城市发展建设中老旧住区更新的理论、原则,以及思路与方法。论文首先对新城市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程,并对其任务目标和核心思想进行了解读。在第一章中,对新城市主义的两种主要开发模式进行了重点阐述,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方法和实例,进而提炼总结了新城市主义理论在住区层面的设计主张及主要特点,以用来具体的指导下文的研究。在第二章中,论文通过对我国当代城市住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老旧住区的存量分析,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在对城市老旧住区进行现状调研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总结出城市老旧住区面临的更新需求,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切入点。根据以上基础研究的成果,论文在第叁部分探讨如何借鉴新城市主义来发展我国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建设。在对新城市主义进行客观的评判后,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总结归纳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几点重要启示,这也是下文构建更新策略的基础。在最后一部分,论文基于之前的研究成果,提出老旧住区结构性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并阐述其设计主张。老旧住区结构性更新是一种系统性的架构,包含了空间结构更新、功能结构更新和以及人文结构更新,论文在具体的更新策略上进行重点的论述和探讨。最后对这种策略进行反思及未来展望。

胡志鹏, 胡惠琴[10]2010年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下居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老龄化愈加突出的问题,笔者在对北京市居住区内老年人生活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社区规划在立足于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应吸收"新城市主义"理论中的有关理念,从居住空间、交通方式、配套设施叁个方面探索具有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以及更具人性化尺度的新型适老性居住区。

参考文献:

[1]. 西方近代城市设计思潮与中国城市居住区发展研究[D]. 赵石刚. 天津大学. 2007

[2]. 新城市主义在郊区居住社区建设中的发展及应用初探[D]. 李兴举. 湖南大学. 2006

[3]. 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研究[D]. 李晓慧.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 居住区的发展形态与布局研究[J]. 白梅.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J]. 冯惠. 四川建材. 2010

[6]. 低密度住宅外部环境设计研究[D]. 朱雪松. 天津大学. 2007

[7]. 引入“社区”概念后居住区规划教学的若干实践与思考[J]. 戴林琳. 中外建筑. 2009

[8].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3

[9].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启示[D]. 李睿. 天津大学. 2013

[10].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下居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思考[J]. 胡志鹏, 胡惠琴. 住宅产业. 2010

标签:;  ;  ;  ;  ;  ;  

新城市主义居住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