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论文_谭少军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论文_谭少军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700

摘要:本文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类;公共空间;

引言

地铁车站主要承担乘客上下车、候车、换乘和集散的作用,同时也是布置运营管理和技术设备的场所。因此,车站设计是地铁设计中技术要求最复杂的部分,是一门系统类学科,主要涵盖系统专业约二十多个。主要包括运营组织、线路、限界、轨道、路基、建筑、结构、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供电、通信、信号、防灾与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导向等。

一、地铁的起源

在1856年,伴随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英国伦敦建造出了第一条地铁线路,当时是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地铁,1863年开始正式运营,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运营系统。当时的地铁主要用于交通的运输,而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运输的地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此时地铁车站应运而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枢纽,属于非常庞大的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示出本地及本车站的艺术特色,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思想及视觉的享受。

二、地铁车站概述

2.1地铁车站的特点

经过分析地铁车站的建筑特征主要是:结构安全、施工便捷、投资较少、形体较完整;地面出入口与地下车站连接,出入口设有人防措施;没有自然光线,全部采用人为采光;内部通风与空调系统较多,保证了地下空间环境;为了保证客流快捷通过,设有鲜明指示牌与消防设施,保证了乘坐安全。

2.2地铁车站设计影响因素

进行地铁车站设计时,必须满足人性化需求,充分考虑各项因素。

地铁空间较封闭、结构类同,封闭的空间给人们带来沉重的闭塞与压抑感;车站内噪音较大。由于空间封闭,导致建筑装修材料声音系数吸收较小,反射较大;车站湿度较高;火灾发生后扑救难度较大;采用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施工较困难。经过分析发现,地铁车站有利因素为城市用地量小,具有防护功能。

三、地铁车站设计

地铁车站是由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风亭和其他附属部分组成。其中,车站主体是列车在线路上的停车点,供乘客集散、候车、换乘及上下车,它也是地铁设备设置的中心和办理运营业务的地方;出入口及通道是供乘客进出车站的口部建筑设施;风道风亭是保证地下车站具有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和运营环境。

3.1 车站平剖面设计

车站平剖面设计是对车站规模的控制,对公共区的合理布置及设备管理区主要房间和主要设施的布置。

(1)车站规模控制。车站规模主要是指车站外形尺寸的大小、层数及站房面积多少等。车站规模是影响地铁车站平剖面设计的重要因素,它主要根据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站内设备和管理用房的面积、列车编组长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中客流量是影响车站规模的重要因素,不同客流量的车站规模也应该有所区别。

(2)公共区的合理布置。公共区又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其中付费区主要设置地铁车站竖向或横向的楼梯、电扶梯等;非付费区主要设置乘客安检区、售票区和必要的便民服务设施。根据车站形式的不同,车站公共区的布置形式不一样。但原则都是乘客客流组织流线顺畅,紧急疏散安全可靠。

站厅层公共区是由非付费区和部分付费区组成,是乘客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其设计尤为重要。非付费区空间涉及乘客活动类型很多,例如,售检票、安检、进出车站、过街、便民服务等。早晚高峰小时内人流活动密集。因此对于站厅层非付费区的空间应做到尽可能的加大;而对于站厅层付费区的空间而言,乘客流向主要为进出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对非付费区的客流流向较单一,因此站厅层公共区只需处理好进出站的客流组织避免客流组织交叉。站台层公共区是部分付费区组成,其空间主要是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使用,客流组织单一,设备布置简单。

(3)备管理区主要房间和主要设施的布置。设备管理区包含设备用房、运营管理用房和必要的辅助用房。设备用房主要设置有车站控制室、通信信号设备用房、通风空调机房、冷冻机房、变电所、气瓶间、消防泵房、AFC 机房等;运营管理用房主要有警务室、站长室、司机换乘室、票务室、会议交接班室等,辅助用房主要有更衣室、卫生间、开水盥洗间、清扫工具间、备品库等。设备管理用房之间都存在相互逻辑关系,对于设备管理用房的布置方式依据车站的外部用地条件,站内运营管理,合理有效整合空间的同时,也得对设备管线的敷设方式和路径予以考虑。车站的主要设施包括客流通道口、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票及检票设施等等。这些设施都应结合客流流线和车站内具体情况合理均衡的布置在车站内。

3.2 车站出入口设计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为吸引和疏散客流,它与所服务的半径范围内的居民人口数量有密切关系,因此确定出入口数量前,要在对居民出行方式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有可能使用地铁的人口比例。根据客流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入口数量。

出入口设计还需考虑以下几点:①车站出入口布置应与主要客流的方向一致,建筑形式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城市文化背景;②车站地面出入口上下自动扶梯的设置情况,应考虑提升高度和经济条件。一般提升高度大于6m 时,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12m时,上下行均应设自动扶梯;③车站出入口和通道宜与城市地下人行过街道、地下商业街、公共建筑的地下层想结合或连通,统一规划,同步或分期实施建设;④车站出入口与地面建筑合建时,在出入口与地面建筑物之间应采取防火措施;⑤车站出入口必须设置有特征的地铁统一标志,以引导乘客。

3.3 车站防灾设计

(1)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与要求:①耐火等级:地铁车站属重要的大型公共交通建筑,规范规定地下车站及区间、高架车站及区间、地面站、地面出入口及通道、风道及地面风亭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地铁地面其他附属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②防火间距: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地面出入口与风亭等地铁建筑物与周围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不小于 6m;③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安全出口。车站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划为一个防火分区。其他部位防火分区的最大使用面积不应大于 1500m ;地上车站不应大于 2500m ;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3h 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采用 C 类甲级防火玻璃。与车站相接部位的商业设施等公共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 2 个,且应有一个出口直通地面,与相邻防火分区联通的防火门可作为第一个安全出口;④疏散时间:地铁车站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遇到火灾情况下,6米内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以及站内工作人员疏散直安全区域。

(2)建筑防淹技术措施与要求。为了防止暴雨出现后倒灌车站,出入口及风亭门洞下沿应比室外地坪高处150 ~ 450mm,必要时设置活动挡水板或防淹门。车站与区间之间应设置防水密闭隔断门,当隧道内发生灾情时,可利用防水密闭隔断门将水堵截在车站之外,不至于波及全隧道,从而提高车站的安全系数。

四、结束语

地铁是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对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目前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在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常车站设计时,不仅简单的复制或借鉴,而应该结合公共区域客流量与设备进行设计,合理的选择换乘方式与站型,进而设计出让乘客安全舒适的地铁,创建低碳、绿色、环保的城市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J].汪晓江.中国标准化.2017(22)

[2]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研究[J].王鸣暄,赵鹏.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

[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析——以西安地铁四号线凤城十二路站为例[J].段新甲.四川建筑.2018(01)

[4]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J].刘超亮.城市建筑.2013(22)

论文作者:谭少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论文_谭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