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_素质教育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_素质教育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工作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几方面都很重要,但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居于首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放在主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德育工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面临的环境,增强做好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一)加强德育工作是由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宗旨所决定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素质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品格的塑造,更加注重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更加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造就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毫无疑问,德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调整和改革,尽管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但都普遍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质结构的要素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和本质的东西,它不仅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意识和政治方向,也制约和影响着其它诸种素质的发展,更决定着大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势必影响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个人的整体发展,也是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相背驰的。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品德,重文化课轻政治课等倾向,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明确指出:“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和校外活动,抓得比较松。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明确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认清和摆正德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

(二)加强德育工作是由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之间产生着强烈的互动作用。世界政治格局中政治制度的单极化和多极化的斗争将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将使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的激荡、冲突愈加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宗教、民族等问题,对社会主义中国实施“西化”、“分化”也会日益加剧。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这些深刻变化,必然在国内政治思想领域和一些社会矛盾中得到反映和表现,也必然会对我们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在极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扩展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易于产生轻视精神力量、轻视政治方向的倾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必然发生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形式,主要指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收入分配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等,这些也必然会形成和表现为相应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意识,从而增加德育工作的难度。

同时,还应看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现代社会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化环境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两个基本课题:一是网络的开放性从数量上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环境中的主导地位。数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借网络直接到达学生身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有限的德育信息发挥作用的难度空前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成长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二是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德育的环境。主要表现在: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引发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大量信息垃圾泛滥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侵蚀;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伦理。互联网上的隐蔽性使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为青年学生放弃道德责任提供了可能。

这一切都使德育工作面临一些新的困惑,都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毋庸讳言,由于上述国际国内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了学业观、就业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混乱和颠倒。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做好德育工作。

二、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德、智、体之间的关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历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环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重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一教育方针,对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问题也作过明确的回答。他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强调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德育首位问题,也十分重视和关心。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服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他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分别提出、重申和强调党的教育方针,都对德育的首位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是有其深刻的现实针对性的,他们都是在对当时的我国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及时为我国教育事业指明了航向,为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等之间的关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提出了明确要求。

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等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德、智、体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其中,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在培养人才的诸育中,德育是统帅,是灵魂,是中坚,它要解决的是目的、动力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德育工作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中起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心环节,它解决的是本领、能力和怎样服务的问题。所以,就智育的基本任务来说,是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科学素质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

素质教育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要有所成就,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那种认为强调创新,就可以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是错误和有害的。应该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科学技术业务的培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一致的。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学习将会失去动力,人生将没有理想,如果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实惠,这种思想境界很难在学业上持之以恒和百折不挠,更难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三、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始终坚持既教书又育人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是教师的两项基本职责,同时又是教师为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能否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人格塑造与专业培养等诸方面的关系,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青年时期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时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所说:“青年的特点如素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他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是学生心灵的开拓者和雕塑者,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甚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研究青年成长的规律,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帮助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徐特立同志竭力主张“身教主义”,要求“做教育工作的人”,“自身要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热爱自己的专业,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教育家的风度,要有热爱的心情,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要有伟大的气魄”。所以,他要求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就是教学问,就是说,除了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等他是不管的”。他主张“经师”、“人师”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如此,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坚持教书育人还要强化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学校,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统一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这方面,除了抓好“两课”之外,各学科都应渗透德育,把思想教育与各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既能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开发学生潜能,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所以各科教学都应把德育寓于知识教学之中。这样就要求教师努力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尽全力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用正确的观点分析教材,解决问题,有意识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从学习知识中汲取思想营养。

学校要探索建立教书育人的政策机制。校、系两级在检查、总结、评估教师的教学时,把教书育人情况作为主要方面。对做出成绩,效果明显的,要及时总结,推广和表彰,把育人成绩作为评优评奖和晋职晋级的条件之一,用制度和政策来保证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标签:;  ;  ;  ;  ;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