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津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天津 300000)
摘要:反窃电稽查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劳动,它和电网企业一般性的技术工作有较大差异。“多专业”协同机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流程推动,打破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做到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在打击窃电的现场稽查工作中,我们发现应用“多专业”协同机制的核心理念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难点和问题;案例分析;主要做法
1 分析当前稽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1.1 窃电成本低,窃电户屡抓屡犯情况严重。
1.2 窃电方式日新月异,窃电手段科技化、信息化不断提高。
1.3 法律条文僵化,固定窃电证据非常困难。
1.4 反窃电工作“重打不重防”。单纯的稽查和追罚简单模式,即“重打不重防”,很难从根本上遏制窃电行为,降低线损。
1.5 反窃电人员只是企业工作人员,即没有行政权力也没有执法权。
2 典型案例分析
这里提供一个案例,从线索分析到最终处理全过程应用了多专业协同思维和配合机制。
线索(由线损专业提供):通过高损线路分析发现西14线路线损率达到50%。该线路上共9户,无低压黑号,通过电量对比,发现该线路上的户名为杨庄子大队的用户具有巨大嫌疑,该户为高供高计,容量为2000KVA。
侦查(与检查专业协同):用电检查员与反窃电人员一起,对该户进行了联合检查。该户为室内变电站,门户紧闭,从内锁门。敲门后,进入检查,未发现异常,怀疑其通过电缆分流窃电,但如果没有证据就开挖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随后用电检查人员对现场检查的时段电能采集系统进行比对,发现该户在检查时采集系统的电流大幅升高,在检查后又出现了电流异常降低的情况。由此判断该户不是通过现场判断的电缆分流窃电方式,而是极有可能通过插鼻子的方式短接电流互感器的方式窃电。由于该户是室内变电站,当客户发现检查人员后,立即取下窃电用的叉子迎接检查。于是采取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并开展了与天津市公安局刑侦能源大队共同进行侦测。与此同时,为了准确判定窃电方式、窃电时间和损失电量,与新源绿网公司合作,租用了其一套窃电侦查设备。经过一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该户通过端子盒分流窃电方式窃电。市刑侦局能源大队的侦查员通过蹲守发现了该户窃电人员的作息规律,该户值班员分两班,早8点至晚8点一班。晚班值班人员不够敬业,在10点左右外出寻欢至次日6点半回到变电室。同时,发现在该值班员外出期间,该户电流没有变化,即窃电设备依旧在运。
查实(与公安部门协同):根据侦查掌握的情况,刑侦人员与用电反窃电人员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某日凌晨6点30分许由刑侦人员化装成路人,在该值班员回到变电室正在开门的时候突然将其制服,经过突击检查发现该户用铜插等窃电设备将电流互感器短接。窃电人面对证据,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处理(与公安部门协同):该犯罪嫌疑人由司法部门刑拘,待后续处理。该户经过协商,向公司赔偿电费1000万元。
保护(与计量、检查专业协同):在案件处理完毕,违约金收取后,指导用户对其变电室表计进行了改造,保证其以后无法窃电。
该案件从线索收集、分析到侦查,查实,处理、保护一系列手段均按照多专业协同管理思路进行了统筹安排,在各个环节都体现了技术进步对反窃电稽查工作的重要作用,其中借助外脑使用新型窃电监测设备,准确测定了该户的窃电方式是关键一环。正式因为由于通过科技手段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才得到了公安部门的最有力的支持,最终形成了良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应用多专业协同机制统筹开展反窃电稽查工作最主要的变化是改变既往孤军奋战、单兵教练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各专业的配合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探索拓宽管理内涵的主要做法
3.1 与办公室法律事务专业协同,共同优化法律环境。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顺势而为。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这是国家大势。顺应当前依法治国大的背景就可以有效放大在反窃电领域的法律工作。
二是依法开展反窃电稽查工作是维护企业利益和从业人员自身利益的根本保障。特别是从事反窃电工作的企业从业人员其依法工作的要求非常重要。
三是依靠案件推动社会对窃电问题的认识。法律通过执法者体现,通过案件的判决宣示。首先,要了解执法者对于窃电的认识。其次,由于电能作为商品的特殊性,确定窃电案件的价值极其困难。最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谁是第一责任人。
3.2 与办公室新闻专业协同,提升社会认知。主要是通过媒体提升社会关注,影响社会舆论对于窃电的违法问题的风向,使人们群众从心理上认同窃电的违法地位,形成不愿窃电的普遍认识。
窃电因其社会危害性小,案值小,违法成本低等造成人民群众拿它不当一个事情。可以简单的将窃电群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普通居民。二是商户。三是工业企业。需要通过媒体告知政府工业企业窃电行为不仅仅是盗窃行为,更是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其通过盗窃电能这一手段降低成本,打击守法的竞争者,其盗窃的行为体现其不诚信经营的本质,同时,其恶意浪费电能造成了碳排放,是污染环境的罪魁,这不是好企业,不应该说情保护。
3.3 与计量、检查、电费抄表等营销内部专业相协同,加快技术进步。
(1)线索收集
线索收集工作的技术进步具体表现为应用数据模型科学分析窃电嫌疑户。古老的窃电打击方式是大面积普查,效率较低下。窃电线索的收集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打击。
线索的收集是分层进行的。
第一层,确定高损线路和台区。确定高损线路需要线路对应准确,也就是关口表与线路上的用户逻辑关系正确。这又是系统外因素决定系统内问题。
第二层,分析高损线路成因,剔除非窃电因素。高损线路首先要确定逻辑正确,其次,要看表计通讯是否畅通,第三是看是否有计量失准,即失压缺项。最后才是看电量异常,看电压异常,看三相不平衡,看负荷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等,这些是确定嫌疑窃电户的明显线索。
第三层,分析窃电嫌疑户的窃电方式、窃电时间,确定侦查方案。
窃电户的窃电行为根据其窃电方式的不同体现不同的特点。从电能采集系统中可以分析出大概状况,比如非接触型的窃电方式,即高频干扰和强磁干扰,都是分时段的发生。
(2)侦查
侦查的重点是根据线索分析证实线索分析的结果,即用户是否确实窃电。通过现场的蛛丝马迹,特别是其用电负荷与实际采集电量进行对比,就可以较为清楚的判定该户是否窃电。
(3)查实
查实的根本是固定证据,证据被拿到了就是查实。查实是整改防窃电稽查工作的核心,查实了就可以以执法者的姿态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查不实就只能以服务人员的姿态进行服务。
(4)防治
防治的重点一是查实后防止用户继续窃电,二是没查实的,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其继续窃电。
3.4 与人力资源部门相协同,强化队伍素质
人员是可控变量中最难控制的变量。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问题在这里重点谈三点:
一是反窃电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非常复杂,难度很大。反窃电人员的工作性质有别于服务人员和生产人员,反窃电人员既不是产业工人也不是客户经理,在工作中按照电力企业一般员工的管理思路对其进行管理是比较困难的。
二是反窃电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的授予要适当。从制度而言,是没有自由裁量权的,可是在实践中却是必须的。
三是优秀的反窃电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反窃电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团队的指挥员需要思路清晰,头脑冷静,胆大心细,口齿伶俐,技术过关,经验丰富。
论文作者:颜晓爽1,王莉1,代志称2,毕娜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窃电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线索论文; 方式论文; 专业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