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字化时代是什么模样?
阿正:它势不可挡的足音已经传来!
在世纪末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在我们的生活已被信息重重围困的今天,谁都不会否认,数字化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已依稀听见它那势不可挡的足音!然而,数字化时代究竟是什么模样?
南帆:它无所不能。我们为之欢呼,但必须保持警觉。
我以及像我这样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人,对数字化时代可能都不会有一个十分准确的理论认识。我想我们对它的最初了解,大概都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有关,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有关。我们只知道它是二进制,0与1代替了一切。但我们知道计算机的力量十分之大,人类的生存会越来越依赖这个机器系统。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电子传媒系统,正在改变人类的文化及生存状态,改变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以书写文化为中心的状况,甚至导致视觉时代的重新到来。人们都看到了它的好处,知道许多好的变化正在因计算机而发生。但对其中的某些变化,人文学者始终保持着警觉,并在内心深处怀有某种恐惧感。人类非常依赖它,而它操纵在谁手里呢?如果这个系统出了问题,人类将怎样生存?
毛祥东:人类觉得自己长寿了!
数字化时代的主要技术标志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而原来的技术是建立在模拟技术的基础上。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数字技术的产品,CD、VCD、数码相机、数字电视、DVD、SVCD、数字摄像机等。明年可能还会出现一种新产品,即个人数据助理——PDA, 它几乎可以处理我们今天要依赖一整套办公设施去完成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将离不开数字化设备。就我自己而言,每天都要查两次E—mail, 否则就像生活中少了什么。
2000年后,世界手提电话数量将达到10多亿部,它将不仅是通话工具,当它与计算机相结合时,可以进行文字、图像等超文本内容的传输,个人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它都会有。网络当然更加发达,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它。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写我们借助汽车、飞机等工具去异地办事的历史,在网络终端你可以做许多的事,包括自由地实现交流与交换,快捷成了它的最大特点。人类因此会觉得自己越来越长寿,因为效率高了,一天也许能做以往需要一周来做的事。
数字化时代对文学的影响
阿正:人类一切生活都避不开数字化的冲击。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你是否情愿,是否做好准备,它都将改写你的生活。那么,数字化时代的文学与今天会有什么不同,数字化时代对文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南帆:文化的无政府主义和软件设计师的强权都可能出现。
首先,是文学书籍的大量消失。在数字技术产生以后,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知识的贮存、分类,甚至图书馆的形式等,都将被改变。一张小小的光盘就可以容纳几十本书的内容,而且还有声像的配合。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其次,围绕书写文字形成的几千年来的社会学体系将会消失。我们作为作家的一般历程,是识字、写作、投稿,然后编辑审稿、出版,再然后是评论家的评论。而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成为最基本的载体,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作品,哪怕是名家的作品,人人都可以当即在网络上发表批评意见,藐视权威。文化的无政府主义可能会产生。
第三,是文学的多媒体文本大量出现,文学工作者在那种超文本中的作用,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做文字说明。在超文本中,任何文学故事的情节发展都是多重选择的,读者可以参与进去,作家以往在以书为载体的文学作品中设定的规则可能不复存在。在形式上,它与实验性作家的探索很相像,但本质上却不同,因为尽管数字技术在超文本方面创造了自由,但同时它也设计了作品的框架,自由终究是有限度的,是掌握在软件设计师手中的。他给了你巨大的新的空间,但又给了你新的界限。
毛祥东:数字技术将推动文学的发展。
数字技术首先是为文学的创作和出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大家都知道在写作、编辑、排版、印制过程中数字技术的贡献,还有文学载体的丰富和表现形式的丰富。当然在这些“好处”背后,也有负面影响,比如作者与读者乃至中间商都必须按一定的形式去做,讲程序,讲标准化,有一些规范方面的限制。所有的新事物都是这样的,它给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你觉得不易适应。
更大的影响可能是作品的发表形式和过程。除光碟之外,作品可以直接置于网络服务器,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去阅读,而不必买传统的文本。当然前提是作家愿意让作品与人共享。
作品的网上交易肯定会出现,因此作者与读者之间繁杂的环节将全部消失,周期短到几乎同步,任何批评、修改都可以即刻进行。从总体上说,这是一场革命,它将推动文学的发展。
南帆:文化英雄的倒下未必是好事。
数字技术为文学提供的工具及载体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这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在以书写文化为中心的时代,文化的英雄是作家,所有的编辑、媒介都围绕作家来建构文化体系。而在数字化时代,人人都可以写作,文化英雄的魅力可能被湮灭,权威可能失去。这个变化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我认为民族的文化水平可能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因为文字垃圾可能充斥网络。
毛祥东:1P制造了更残酷的竞争,因而它的推动就更大。
不能这么悲观。在数字化时代,出版商仍将存在,不过它将以新的面孔即1P(信息提供商)的身份出现,它的工作包括选择作品、包装作品、建立主页、网上宣传及推介、销售。因为网络作品太多,它必然对文学创作者提出新的挑战。谁能被1P选中?由于网络技术很容易将所有同类作品放在一起,给读者也带来比较、选择、鉴别的便利。这些必然会给作者带来严峻的考验,并最终促进文学创作。
南帆:对1P权威的产生,我喜忧参半。
1P的权威因此变得可怕了。它是否会垄断一切,包括阅读趣味的选择?谁能充当1P?它是否会封杀一些它不喜欢的作家?与此同时,古典文学的原则将遭到冲击,商业文化将越来越盛大,其不动的原则就是速度。文学家花20年写一本书,你花一年写20本书,而速度恰恰是与文学发展的原则相悖的。文学对人类奥秘、生命及人性的思考必须是深刻的,它不能比速度。可它一旦进入商业网络,就身不由己,你写得慢,作品就可能没人购买,你的经济状况就会很糟糕。1P肯定能比印刷文化时代的书商提供更多的作品,给读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但问题也许会越来越严重,文学的传统功能、意义和诸多原则可能会失去。对此我是既喜又忧。
阿正:道路总是曲折的,前景总是光明的。
每当新时代来临之际,人文学者总有几分忧患,不论他们对传统曾经有过多么激烈的批判,当传统就要随着世纪末的钟声消失的时候,他们又会对传统报以深情而留恋的一瞥,并对新时代报以保留、迟疑、彷徨乃至恐惧。这也许是人文学者的普遍心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每一个新事物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它的前景总是光明的。
电脑文学及其忧患
阿正:电脑小说是可能的吗?
电脑进入作家们的书房之后,有些人出于对电脑庞大功能的崇拜,希望借助电脑进行文学作品的批量生产。比如有人设想,将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功夫、服饰、文化背景、行为特征等输入电脑,按重新设定的情节,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重新组合,生产一批新的“金庸小说”。这是可能的吗?
毛祥东:完全可能。
作家与软件专家相结合,会使作品产生全新的变化,文学故事的情节变化将有多种选择。只要作家提供一个思路,电脑就可以处理诸如人物形象、素材等技术性问题,创作的周期也将大大缩短。从技术上讲,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阿正:作家还是著作权人吗?
在这种组合中,谁是主要的?作家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它是否还是著作权人?
毛祥东:电脑专家只是作家的辅助者。
我认为著作权人还是作家,电脑专家只是帮他做具体的素材组合,而且这个组合,还要作家认可。作家是创意者、决定者,电脑专家是辅助者。
阿正:这种合作的前景怎样?
南帆先生是否能想像出几年以后的情形,那时您的作品上是这样署名的:南帆著,××电脑专家辅助。
南帆:关键的问题是要不要这么做。
如果想做的话肯定能做到,但我肯定抵制那样的合作。我要问的仍然是人文学者的老问题:要不要做?
计算机网络技术最早是五角大楼搞起来的,它的本意是为军事服务,后来才进入教育等民用领域,与生物学一起成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两大学科。尽管我对软件设计一窍不通,但我完全想像得出,在打败国际象棋大师的“深蓝”及同类产品的所有软件设计中就是为了一个主题:打败对手。这个指令太明确了。而人类的许多事情,比如情感世界,绝不是这么简单。人类种种复杂微妙的情感波动只能进入文学。数字技术可以在文学的某些局部施展手脚,比如武侠小说、侦探推理小说,因为它们大体有些模式。在更多的情况下,数字技术是无法起作用的,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简单的文学词语,计算机如何去处置?这种情感是瞬间的、极其个人化的独特感受,别人无法重复体验的。所以,还是回到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原始问题:要不要做?技术是否无所不能?软件的开发是否能由计算机自己独立完成——毛博士最后是否可能被计算机替代?如果真实现了,那是否是计算机主宰天下而人类成了奴仆?另一方面,假如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时,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计算机为人类去写情书、谈恋爱、高兴、悲伤……
核技术的开发已使人类陷入一个尴尬境地。人类为核技术的开发花费了难以想象的成本,现在为了限制核技术又耗费了无数的财富。回到今天的话题上来,就是要不要计算机来帮助乃至代替我们进行文学创作?
阿正:人文学家与科学家思考角度大相径庭。
选择常常是最重要的。面对每一次技术发展上的选择,人文学家总是要考虑它的后果,考虑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可能影响,考虑它的社会学意义。比如克隆技术,人文学家更多的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坚决反对克隆技术在人类身上的试验。但有些自然科学家却不是这样,他们终生的目标,总是置所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恐惧与可能的灾难于不顾,一心一意地追求科学技术的突破。毛博士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毛祥东: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选择。
技术的发展以超过我们想像的速度在进行着。技术发展到终极是否无所不能,这不是技术的原因,而首先在于人类的选择。人类可以让机器人去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但如果有一天人类感觉到了机器人的威胁,人类肯定会限制该项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会止步的,但公民和政府会选择、会干预。当然,最主要的力量在科研部门,科研机构的主管人员。就像中国两千多年前修建长城,用今天的思维方式看来,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却造成了那种需要。未来计算机要不要进行文学创作,要看到时候的社会需求。但我相信即使到了那时候,传统文学的创作及载体也仍然会有它的生存空间。
南帆:社会需要有时是令人怀疑的!
我十分赞赏科学家们的科学追求精神。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实现,的确是人类智力一种可贵的冲动。但社会是否需要某种技术,则要社会自身来回答。问题是,对社会需求的表达往往不是出于全民公决,而是由一些握有权力的人去表达。所以我们对“社会需要”倒是要打个问号。
阿正:并不是历史的每一个篇章都由民众来写。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不是由公众而是由极少数人做出的。当然,民主时代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变。刚才毛博士提到技术主管部门会作出决定,我想这是值得怀疑的。一是那时主管部门是不是存在,那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是自由的个体时代,国家、民族、肤色、语言的界限可能日益趋于淡化,“地球村”变成一种现实,在那种自由意志的时代,是否还会有人去听从技术主管部门的话。二是那时技术主管部门的少数主事者,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能代表公众意志?
南帆:我们的警觉和怀疑并非杞人之忧。
这的确是个问题。核技术的开发爱因斯坦是参与者,但运用核技术制造成原子弹之后,据说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是十分痛苦的,实际上这个决策只是由几个军事家决定的。所以,不能排除以后的决策者可能做出比制造原子弹更恐怖更伤害人类的决定来。因此,我们不禁要问:规则本身是否合理?决策者是否代表公民意志?近代以来的所有科技发展,就科技本身而言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有些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我们对数字化时代的警觉和忧虑绝非杞人之忧。
文学对数字化的反映
阿正:时代会迫使文学作出必要的反映。
文学一直肩负着一个使命,那就是反映时代。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首先会迫使文学作出自身的反应与调适,然后才是对新时代的反映。两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毛祥东:尽早作出反应是上策。
数字化时代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文学首先要认可这个新时代来临的事实,并及早作出反应,这便能争取到更多的读者。我想社会的发展是要求你紧紧跟随的,只有紧紧跟随,才不会落伍。传统是有价值的、珍贵的,但面对新时代,传统也要变革,尽管这个变革必须要付出牺牲。
不同的作家对数字化时代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不论你怎样表达,都逃不出数字化的大背景,因为它将无所不及。
阿正:软件专家会成为新时代的英雄吗?
文学将不能不在数字化时代作出直接的反应,并加以一定程度的反映。那么,在传统的文化英雄倒下之后,软件开发专家会不会成为社会的偶像并进而成为新的英雄?
南帆:今后文学的主题与主角都难以预测。
我研究过偶像的成因,它很复杂,但从最简单的条件说,它必须不断地用自己的形象说话。文艺明星和体育明星永远是偶像的最大来源,因为他们不断展示自己的形体。软件专家将成为社会重要的人物,但站在幕后,不太可能成为偶像。同时,文学中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未必会直接进入传媒或成为文学形象中的主人公。据说有一次杨振宁与刘德华同机到达某地,接杨振宁的人只有十几位,而接刘德华的队伍却十分庞大。软件专家将来会不会得到刘德华般的“待遇”,这很难说。人的感情是复杂多样的,人们享受着的东西,不一定会进入文学,而进入文学的,往往是生活中缺少的。
阿正:软件专家能否成为生活中的英雄。
看来软件专家不一定会成为文学形象中的英雄。那么他们是否会成为公众心目中的英雄?
南帆:时代不能没有英雄,但公众可以不知道英雄的大名。
我想会的。可以举个例子,当今世界的金融大亨,我们不一定都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能呼风唤雨。所以公众心目中的英雄未必是文学中的英雄。
冷漠和温情及孤独时代
阿正:冷漠与温情之间的反差会缩小吗?
数字技术给人的感觉是冷漠的,而文学一般是温情脉脉,讲究个人独特的体验,追求个性与特色,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漠与温情之间的反差会缩小吗?
毛祥东:我已看到人机交融的前景。
电脑在公众眼中只是显示屏、键盘、主机和打印机,它看起来是不言不语的冷漠的家伙。但现代电脑的发展更注重声像及输入方式的变革,人与电脑的界面越来越接近。以往与电脑相处一天,几乎不用张嘴说话,新技术则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去设计人机交流方式,以语音及手写的方式录入,使人机之间的交流更为自然。如“慧笔”已开始运用,它已接近作家原来的书写创作状态。只要社会需要,技术的发展就会开发出人机适应的界面,缩短二者的差距。如个人数据助理,它只有随身听一般大小,你可以随时随地用语音进行创作,然后传入电脑进行编辑。诺基亚9110就将手机与电脑结合起来了,而体积并不比手机大多少。技术的发展将使文学创作者更易于接受新技术,使技术和精神文化产品都得到大的发展。
南帆:人类的隔膜与孤独才是最可怕的。
人机相伴的生存方式,将对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下一代产生什么影响?网络连接着整个世界,人坐在电脑跟前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人与社会的联系通道是网络,人进入虚拟空间后,可以随心所欲,除了吃,甚至连性爱都可能通过它来完成。日本人已在网上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偶像,许多人沉湎于与这个偶像的交流,而这个偶像永远不会疲倦,永远让你心满意足。那时,人们会觉得没必要与人打交道,于是人们便可能放弃与人的接触,放弃对命运的思考。人与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到了下一代,他们可能就不知道如何与人接触和交流了。那时候,社会将变成怎样的情形?文学又将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
阿正:我们该做些准备了!
谈了3个多小时,而我们的思考似乎刚刚开始。 新时代的快步到来,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问题,几千年人类文明垒就的大厦及形成的许多定势,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必须将街市的喧嚣挡在窗外,静心地思考,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做一些不可缺少的准备。
(本文文字整理 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