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盟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的研究

乌盟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的研究

吴宪[1]2001年在《乌盟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农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制 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推进乌盟农业结构调整优 化成为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乌盟农业结构现状及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乌盟农业结 构调整的制约因素;最后,根据乌盟的具体情况,着眼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 提出了加速优化乌盟农业结构的五点建议。

郭松玲[2]2001年在《陕西农业资源开发潜力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结合陕西实际,研究分析了陕西农业区域开发的潜力、模式和理论问题。为陕西农业资源开发以及西部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供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一、农业开发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剧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大量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投入。导致资源与能源的贫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物数量不足,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食物供应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需求的双重约束。加入WTO后,农业面临国内市场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迫切要求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此同时,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加快西部农业开发刻不容缓。 陕西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位,南北狭长,具有西南、西北两种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联南进北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代表性。解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二、叁、一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农业稳步发展,食物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历史悠久灿烂,人文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发达,人才集中;矿产、生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可观。但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程度低,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态环境恶化,恢复重建任重道远;民营经济薄弱,国有工业包袱过重,自我开发能力不足。这些决定了陕西农业开发、发展的艰巨性和持久性。 二、陕西农业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开发潜力不大,区域间、品种间差异显着 根据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在时间空间的循环转化规律,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和量子效率概念、生态区域法、水分限制作用;线性规划函数、趋势外推和灰色预测等模型,预测、推算出陕西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开发潜力。 陕西土地光温生产潜力较大,现实开发程度为28.8%,可开发潜力646kg/mu,,在70%以上。其中关中平原和陕南川坝地最高,在1024kg/mu以上;长城沿线风沙区和秦岭山区最低,亦在804kg/mu以上;气候(降水)开发潜力为604kg/mu,已开发程度43.4%,可开发潜力341kg/mu。最高的渭北旱原为478kg/mu,长城沿线风沙区最低仅135kg/mu;饲草载畜量开发程度78.1%,可开发总潜力698.68万羊单位。天然草地除陕南外,关中陕北已严重超载,开发潜力在关中、陕南作物秸杆,为862.42万羊单位,开发重点是农区秸秆畜牧业。 陕西耕地土壤作用对生产潜力的阻滞值远远大于水分,平均为772.12kg/mu,现生产潜力已开发程度达91.13%,可开发度不到10%;人口投入生产要素中,化肥投入量和有效灌溉面积贡献较大,且化肥投入量的贡献为0.3109,大于有效灌溉面积的0.2977;在现阶段生产力和社会条件下,陕西主要女的肉、丑、奶综合生产能力已这“十五”末的目标,温饱同题基本讶决。 从市场容量看,陕西主要仑物冲粮、肉、分奶在近期光内审场供大于束,市场需术洛力不大,但地区间,品种冈余侠不均。陕西大米有缺口,立米剩余,小麦区城问有差异;一类、奶类、俞凄基本上供大于束,地区间差异公大,肉奥缺口在西安、渭南、成阳、延安;奶奥侠口在汉中、安康、商浴;禽耍缺口在榆林、延安、们川;由于人口的大多数是 居民,收人水平妖且实物收入比重大,加之光内农民人均炖收人差距悬殊,购买力有限,审场开发洽力不大。陕西玉朱、禽蚤、竿果号在目内占有一定的审场,年奶量分别为 8亿公斤,240万吨和20万吨。特色在盲产品在东南亚、日本、妓歹汾有一定卞场。1999年出口小杂粮二万吨,秦川肉半4000吨,辣*干皿万吨,其它蜂蜜、药材、食用茵出p4上万吴元的有10多秆。固地创宜合理开发,可达到亨半功倍的效果。 叁、巴立资目忧化配辽开发板式,实现农业可持 展 在方达开发潜力的基础上,依捂生态学的原理和原列,充分发挥陕西区域优势,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实抒在业结构的战咯性训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在业模式。 在业发辰战略摸式:抓住西部开发的历丈机迅,解放思想,实才术是,勇于创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防束为依托,以在业经坏结构战略性们公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衣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目标,优化资源配里,迟耕还 苹,稳粮、扩油、增莱、优果、兴牧。 在业区域开发板式:一是土地责源配王模式。有计划地遣年遣讲乃度以上的坡耕地和低产田,5林还牧,10年迂耕 2000千公顷,使耕地面积稳定在 32o千公顷,森林覆益率达到 45 %左右,4地覆益率达到 21.5%,治理水土流失9.79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 91%。H是园地优化&正模式。稳定优化苹呆、材桔等果类和茶叶,发展加工品种、质量安全品种和小杂果,使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这到3.8%。叁是言牧业优化配!模式。以草食盲牧业为主,重点发展农区秸秆畜牧业;以秦川内牛为特色,发展肉半、奶半、奶山羊生产。 在作的?

刘拓[3]2005年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迭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梁汉武[4]2002年在《调整经济结构与更新思想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正在进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是解决现阶段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根本举措,而且是农业结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这一变革必然要求政府职能与人们的思想观念要与之相适应。

张美艳[5]2005年在《资源利用方式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育,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走两者双赢的道路,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就是如何使 A 曲线和 B 曲线的峰值进一步降低,使其向平缓的 C 曲线靠拢。因为 C 曲线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既实现了经济增长又重视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优化。而促成其转变的着手点应该在资源的利用方式上。因为较好的资源利用方式可以使同样的资源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而乌兰察布市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最根本的表现就是“进退还”战略的实施。该战略之所以能使乌兰察布市最终走上生态、经济都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关键就在于它在成功地解决人畜争地、粮草争地的基础上实现了畜牧业发展的双增双提。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和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了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证实了从 1994 到 2003 年乌兰察布市农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接着同样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资源利用方式的改进是促进这一变化的驱动力。因此,在分析了乌兰察布市农业资源利用是如何改进的基础上又以化德县为典型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云德奎[6]1999年在《调整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加快我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 关键是尽快在全局上、整体上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政策和措施。文章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提出指导我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原则是尊重自然规律, 适应市场需求;根据新阶段农业形势发展的特点和确保实现“农民增收, 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 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思路是: 在确保粮食稳定的前提下, 围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 重点建设好优质商品粮油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农区畜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良种繁育基地, 培育和形成粮、畜、油、菜、种五大主导产业; 努力实施好农业基础建设工程、科教兴农示范工程; 逐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并从总体上探讨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主要途径, 即走“特色+规模+ 档次”的路子, 积极推进农业化经营; 进一步提出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相应的保障措施。

张海明[7]2003年在《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内蒙古农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近50年内蒙古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历史动态分析与截面研究相结合,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利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作制度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剖析,并提出该地区农作制度高校持续发展的调整优化方向。研究得出: 1.近50年来,内蒙古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以杂粮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为主的格局。 2.按照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与方法,把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划分为5个类型区,包括东北部半湿润半干旱旱作丘陵大豆、小麦、油菜、奶牛种养加工区,东部半干旱平原井灌玉米、水稻、肉牛、肉羊种养殖与肉类加工区,中东部半干旱草原牧草、肉羊种养殖与羊肉加工区,中部半干旱、干旱黄灌井灌小麦、玉米、葵花、奶牛、绒毛羊种养殖、奶制品与皮毛加工区,西部干旱荒漠草原骆驼养殖与驼绒加工区。各类型区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差异性,其农牧业的结构和技术发展模式有显着不同。 3.农畜产品区域化趋势特征表现明显,中部和东部两大粮食主产区地位突出,东部区玉米,占全区的66.98%;中部区与东北区小麦,分别占46.98%与27.07%,中部区马铃薯,占全区的81.83%;大豆主产区为东北部于与东部区,分别占全区的62.76%与34.22%;两大粮食主产区又是肉类主产区:东部占44.10%,中部占34.61%;奶类主产区:中部占39.31%东北部占28.65%。 4.50年来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度最大,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呈高度的正相关,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长期保持在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比例为30-40%,属于以农牧为主体的典型的单一农业经济。全区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有效灌溉面积等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有所差别。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起最重要作用的是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农机总动力的增加,其次是化肥的使用量和良种及农作技术;全区主要畜禽生产资料及产品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时间区段不同而异,生猪存栏数和牛及大牲畜存栏数对牧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1979年-1991年,羊毛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1992年-1998年,牛奶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 5.分析表明,各区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布局和竞争优势是:(1)玉米优势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地;(2) 小麦优势区:大兴安岭沿麓,巴彦淖尔盟;(3)大豆优势区:呼伦贝尔市;(4)马铃薯优势区:乌兰察布盟; (5)羊肉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6)牛肉优势区:通辽市; (7)牛奶优势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这叁个盟市的牛奶产量占到内蒙古全区牛奶产量的70%以上;(8)羊毛和羊绒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羊绒优势区: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 6、农作制度调整优化及发展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为养而种,为工而养,减粮油增林草,通过粮草畜工贸结合,走区域性种养加一体化,商二牧农一条龙的产业化之路,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并重,发展具有资源和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由西向东形成驼绒、面粉、乳制品、山羊绒、马铃薯、肉羊、毛、皮、肉鸡、大豆等优势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龙头产业群,拉动相关农畜产品的增值转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内蒙古农牧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7、研究提出了不同农作区的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主要农作区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模式: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持续高效发展模式。

罗宏旺[8]2003年在《调整结构促发展 转变观念拓思路——乌盟察右前旗实现特色农业与市场有效对接》文中认为大调抓龙头,小调抓“订单”——这是察右前旗拉动农村经济有效增长的新视角。察右前旗依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了特色农业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全旗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22元。 近年来,察右前旗确立了“结构调优、品种调新、产业调大、农民调富”的农业发展新思路和“压土豆、稳玉米、增瓜菜”的结构布局,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了覆膜玉米、马铃

王锋[9]2005年在《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西部小城镇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现意义。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之后,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而西部小城镇建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教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等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完成;而且,西部小城镇作为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结合点,其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从理论研究看,加强对西部小城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西部小城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现状看,针对西部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其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的质量和档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立足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根据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借鉴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重点运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到2020 年西部城镇化水平和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西部小城镇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八章。总体框架是:第一、二章是有关概念和理论铺垫部分。第叁、四章主要分析和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主要预测了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讨论了小城镇发展与西部生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八章是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镇,传统价值观念变为现代价值观念的动态过程和综合现象。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建制镇,具体包括县城镇和除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不包括农村集镇。 第二,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在重视小城镇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

吕建桥[10]2007年在《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相当重要、作用相当突出。农民增收是我国经济工作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2004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努力寻找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制约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努力的过程。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对政府而言,需要采取治标和治本措施。阴山北麓地区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内蒙古西部开发的发展进程,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和多民族聚居区的稳定发展。本项研究旨在从阴山北麓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点带面地说明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阴山北麓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区域内农民收入实证及对比分析,找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和对策,同时兼顾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的理论界定与划分标准;阴山北麓地区区域评价;区域农民收入综合分析等方面入手分析,提出了内蒙阴山北麓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和对策实施。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立草为业,把退耕还林与发展畜牧养殖业结合起来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政府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农村保险机构,开展农村保险业务;提高低收入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阴山北麓地区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乌盟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的研究[D]. 吴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

[2]. 陕西农业资源开发潜力与模式研究[D]. 郭松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3].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4]. 调整经济结构与更新思想观念[J]. 梁汉武. 实践. 2002

[5]. 资源利用方式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张美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6]. 调整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几点思考[J]. 云德奎.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

[7]. 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D]. 张海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8]. 调整结构促发展 转变观念拓思路——乌盟察右前旗实现特色农业与市场有效对接[J]. 罗宏旺. 内蒙古宣传. 2003

[9]. 西部小城镇发展潜力与生态经济效应及相关政策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10]. 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问题[D]. 吕建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标签:;  ;  ;  ;  ;  ;  ;  ;  ;  ;  ;  

乌盟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