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舞蹈教育是现代学前教育之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教育内容,对幼儿的全面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此,必须要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以此加强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进而切实推进我国现代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文章主要研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强化舞蹈教学能力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
舞蹈的美育功能对每一个学前儿童在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在世界观的形成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而舞蹈的美育功能能否得以发挥,关键还取决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职业学院舞蹈专业,其课堂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1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不仅是为就业而就业,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未来能具备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通过提高学生的教育积极性,从而能够对学生实行爱心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还能发挥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并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辅导。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特殊的专业之一,学前教育的教学应该要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为重点目标,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更好地进行幼儿教学。
2我国舞蹈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开展,我国舞蹈课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下文进行详细分析。2.1.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对近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一系列调查。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将舞蹈课程的比重减少。一些院校因为办学条件等原因,将三年制教学改成两年半甚至两年制教学。一些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外界条件等原因,一些院校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的培养,只注重对幼儿教育专业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升,而综合素养却普遍低下。
2.2.学校存在生源较差的情况
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地位不高,主要处于附属的地位,很多学生或教师都认为舞蹈教育并不重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和重视,一些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舞蹈,也没有真正了解舞蹈的定义和精髓,对舞蹈的认识几乎只停留在词语的理解方面。由于基础较差,导致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一些教学知识未能很好地理解,从而加大了教育难度。
2.3.学校缺乏专业的课程计划安排
由于专业课时有限,且学前教育专业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画画、唱歌、写字等专业教学课程,导致舞蹈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一些必要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计划无法完成。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在课程安排和教学方面主要还是沿用传统方式,不利于舞蹈教学。
因此,要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将学生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制定合适的舞蹈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措施
3.1课程目标要明确,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培养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目标;二是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目标,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舞蹈理论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逐步掌握运用艺术教育手段,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开启幼儿智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舞蹈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同时,在幼儿园舞蹈活动中,不仅要能够组织、观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还要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幼儿的舞蹈形体训练、热爱舞蹈艺术、形成自己舞蹈特长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不仅具备弹、唱、跳的表演能力,还要具备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以及舞蹈音乐伴奏、歌曲边弹边范唱的能力,为将来运用自己的音乐舞蹈特长,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奠定基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还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我们既要科学整合传统舞蹈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够脱离课程目标,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更好服从、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程教学任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基础课教育,让学生规范肢体,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质,为将来舞蹈形体训练奠定基础。第二阶段是民族民间舞教育,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表演技能,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第三阶段是幼儿舞蹈律动创编综合课,主要侧重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舞蹈基本技巧,以及创编和组织排练教学等。同时,在整个舞蹈课程教学中,要将儿童舞蹈与创编贯穿始终。
3.2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舞蹈教学显得比较死板,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详细考虑,导致学生容易对学习出现厌倦情绪,学习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学校必须要从改善教学环境中做起,对学生进行舞蹈艺术等方面的熏陶,从多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例如,舞蹈离不开音乐,人们可以从音乐中获得启发,从而编出优美的舞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陶冶学生性情,让学生能在优美、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增长知识、提高素养。
3.3强调舞蹈实践能力,构建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
结合社会市场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明确培养的规格,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加强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提高学生作为幼师的舞蹈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多元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舞蹈各项技能的培养,舞蹈教学法、教学实践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幼儿舞蹈剧目排练能力等等。构建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全方位的考核,而并非仅仅依靠教授的基本功和几个训练组合来考核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成绩。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对舞蹈各项技能以及舞蹈教学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做好无缝衔接。
结语:
舞蹈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平和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满热情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生只有在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基础上,才会自觉的投入到艰苦的学习训练中,愿意和敢于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努力去配合老师的教学,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彰显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岩,郭晓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舞蹈教学能力的探究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5(5):245-246.
[2]孙涛.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12).
[3]张利.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03):52-55.
[4]荣笑虹,李城.舞蹈课学业成绩与实习生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以韶关学院韶师分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学理论,2017,(11):377-378.
论文作者:刘倩怡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舞蹈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幼儿论文; 能力论文; 课程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