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特区”模式看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经济特区论文,于人论文,思想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1)01-0007-02
人的主体性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多次讲过,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即人是关键。邓小平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首创精神。建立和建设“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通过“经济特区”这个新模式来对邓小平的人的主体性思想进行探讨。
一、创建“经济特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全面理解
人的本质观决定人们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和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摒弃了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物或感情对象、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精神的观点,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从实践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科学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只有在“自觉自由”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表现。但是,在人的历史长河里,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劳动异化了,致使人的本质异化了。劳动异化,亦即人的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因此,消除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是消除劳动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社会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我国人民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为消除劳动异化,复归人的本质创造了社会条件。但是,由于“劳动”表现的是人的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单个人的本质,二者是矛盾统一体。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具有不变性,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单个人的本质则具有多变性。随着个体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和变动,单个人的本质也随之不同并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尽管使被私有制异化了的人的类本质得到复归,但是,由于这种生产关系超越了现实生产力的水平,由它所决定的人的社会关系没有建立在人的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人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所以,它也就不能充分体现现实的、单个人的本质力量。
邓小平通过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几十年曲折历程的审视,认为几十年我国没有彻底摆脱落后贫穷面貌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所有制形式脱离了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就是挫伤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没有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就是没有实现单个人的本质力量。邓小平在探索解决这个症结时,把建立“经济特区”作为确立人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举措。“经济特区”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生产关系,打破了过去那种单一、死板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特区”大胆提倡和鼓励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并且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特区”始终坚持邓小平反复强调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这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务实又放开、既坚持主体又保护多样的共同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大大解放了人的思想、激发了人的热情,为现实的单个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表现现实个体的各种潜能和能力提供了宽松和宽广的舞台。“经济特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高扬,使个体的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表现。从“经济特区”建立伊始大发展的今天,“特区人”始终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以“闯”和“创”的精神投入实践、以勃勃的生机和灵活的形式搞建设,特区人的主体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特区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统一中得到了历史的实现。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经济特区”不仅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私有制条件下产生的劳动异化、人的本质异化的不良状况,而且为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从而实现了人的“类主体”与“个体主体”的统一。
二、“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维的具体表现
恩格斯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18页。)人的思维方式变化是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的。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时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产生,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邓小平早就看到了过去的那种超越既定生产力水平的社会生产方式、那种脱离人的现实需要的社会规范不利于发挥人的主体性。要摆脱这种状况,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就必须从原有思维框框中走出来,寻找新的思路。邓小平多次讲到新问题用老办法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解决思想,要有新思路。建立“经济特区”就是邓小平新的思维方式的具体运用。
“经济特区”不仅体现了邓小平个人的主体性思维特征,而且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他指出,“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是技术和管理的窗口,是“开放的基地”。“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经济特区”的“窗口”特性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连一体;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会联系不断扩大。在这个新思想、新观念,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互交撞、相互借鉴的“窗口”里,人的主体参与性、思维的多样性在丰富而充满风险的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人们单一、传统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不断转向开放、创新、辩证和多样。
一是创新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早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经济特区”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是书本上没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3页、第130页、第373页。)这要求人思维方式不能因循守旧,从本本出发,要解放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新方法、新思维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克服一个“怕”字,勇于开拓新路。“经济特区”是邓小平这种创新思维的结晶,也集中地体现了邓小平的创新思维特征。
二是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原则、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只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般方法论和方向性指导,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途径。因为具体问题、具体的实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委的领导在向中央汇报工作时提出,广东毗邻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作一些新的尝试。邓小平在听完汇报后当即指出,可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当时对“经济特区”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意见,邓小平以其创新的思维发明了“不争论”的坚决试的方法,认为对待“经济特区”这样的新生事物,必须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他指出:“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3页、第130页、第373页。)由于邓小平的坚决支持,“特区”人解开了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大胆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提出分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特区”就是在这种“不拘一格”的灵活中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三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邓小平把矛盾分析方法,运用到“经济特区”的具体实践中,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上,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同一性的作用,突破过去那种只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而忽视矛盾双方的同一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经济特区”的实践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对立统一;坚持先富后富,最终共同富裕对立统一;坚持大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一切文明成果与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对立统一;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手抓”的对立统一。在邓小平的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指导下,“特区”人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一同提高,“特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健康和快速发展。
三、“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发明的有利于实现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实践形式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而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邓小平提出建立的“经济特区”是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形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第一,“经济特区”为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提供了社会条件。邓小平讲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解放人。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是为了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经济特区”是我国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市场经济建立在不同利益主体的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各利益主体的平等地位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前提。它能够把因社会分工所创造的复杂多样的社会主体相互区分开来,从而在法理和制度上确立个体的人的独立主体地位。同时,市场经济给每个个体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让个体的各种潜能和能力都可以找到发展的活动场所,都能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各方面的竞争。
第二,“经济特区”为实践主体力量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在实践中实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邓小平指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改革开放是新事物,是最大的实验。为此,他反复强调,我们干的是全新的事业,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走一步,看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在具体事情上要小心,要及时总结经验。
“经济特区”的实践主体以相当快的速度,在征服、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了劳动工具,扩大了劳动规模,扩展了劳动对象,提高了劳动水平和劳动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确立了人主体自身对主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地位,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得到充分的表现。
第三“经济特区”有利于激发实践主体的开拓进取精神。“特区”所特有的社会机制,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反映了人的多方面的需求,把社会各主体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各社会主体、市场主体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并在发展生产与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从事满足新的主体需求的创造活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对于每一个实践主体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大大强化了主体的竞争意识,激发每一个主体不断拼搏进取,开拓创新。
收稿日期:2000-10-29
标签:主体性论文; 经济特区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