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晓明对“九五”经济研究展望_经济学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晓明对“九五”经济研究展望_经济学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韩小明教授谈:经济学研究的“九五”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民大学论文,教授论文,经济学研究论文,韩小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八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给经济学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更为艰巨的课题,对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要求也更高。那么,“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经济学研究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韩小明先生。

记者:韩教授,“九五”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学研究有何特点?

韩小明:“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会更趋向两极:一是更加基础化,以完成经济学方法论的革命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理论革命;二是更加对策化,以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使理论能正确指导实践。

记者:您认为“九五”期间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韩小明:目前,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指导经济发展的改革理论与政策研究;二是在新的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上,塑造经济学科的理论框架。

关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即应用性重点课题至少应包括:(1)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2)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研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经济行为的比较研究;(4)如何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平等竞争中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衔接方式研究;(6)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组织的跟踪研究;(7)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机构及其职能(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8)产业政策与行业管理;(9)收入分配政策研究;(1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跟踪研究;(11)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途径与对策;(12)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水平的相关关系分析;(13)适当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方式。

关于基础性重点课题应包括:(1)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2)现代经济制度(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研究;(3)产权理论研究;(4)国家经济体制的演变与选择;(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分析;(6)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7)从经济理论向经济政策的过渡;(8)现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政策。

记者:您能否具体谈谈上述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韩小明:可以。

1.关于应用性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

(1)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在“九五”期间将在完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但目前由于人们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不同,在改革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歧。这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九五”期间,应认真总结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经验,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研究。

(2)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研究。“八五”期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其运行效率还有待于实践检验。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3)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经济行为的比较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经济行为应该有所不同。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那么,如何确保不同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便成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如果相反,则确保企业之间平等竞争的操作便简单得多。

(4)如何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平等竞争中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否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平等竞争中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关系到消除剥削、解放社会生产力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否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近年来,人们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落后于非公有制经济而感到担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局面的形成,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问题的研究,显得更加必要。

(5)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衔接方式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究竟采取什么具体方式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至今只有理论原则,而无具体操作模式。“九五”期间,应弥补这一不足。

(6)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组织的跟踪研究。市场组织包括市场体系、市场规则、中介组织和管理系统。“八五”期间,我国的市场组织已初步建立,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组织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跟踪研究。

(7)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机构及其职能(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应具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目前,中央已决定在1997年政府换届之前,进行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整个“九五”期间,需要对有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更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8)产业政策与行业管理。我国的改革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行业管理。而对于一个产业结构持续变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我们必须结合自己具体国情进行研究和设计,而不能简单照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

(9)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有着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市场机制的作用包含着扩大地区之间、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可能性。国民收入分配的过度倾斜、地区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而在这一方面,我们是缺乏经验,需要加强研究的。

(1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跟踪研究。“八五”期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已基本确定,一些重要举措业已出台。“九五”期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尚很繁重,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尚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需要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进行跟踪研究。

(11)转变国民经济方式的条件、途径与对策。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迟缓,重要原因在于对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条件、具体途径与政策的研究滞后。“九五”期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12)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水平的相关分析。过去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3)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方式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日趋扩大。如果发展下去,不仅会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影响国家的统一。对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人们已经有所认识,并且已着手研究解决的办法。“九五”期间,能否找到适当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有效方式与对策,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2.关于基础性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预示着现代经济学的革命。研究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完成这一变革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回答或解决当前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一系列难题的基础。

(2)现代经济制度(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研究。现有的经济制度是以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马克思时代所预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本对象的。虽然近年来在经济制度的分析中加入了一些新内容,但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相比,则显得十分肤浅和缺乏系统性。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制度研究,需要以现代经济制度为对象,建立经济制度分析的系统理论。

(3)产权理论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涉及所有制或产权的难题,与早期的所有制理论的局限和对现代产权理论的误解有关。建立现代所有制理论,澄清对现代产权理论的误解,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国家经济体制的演变与选择。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从早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现代国家的经济体制演变机制,分析现代国家在经济体制选择方面的行为与约束条件,是经济体制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经济体制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分析。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熟与完善,使得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几乎完全套用了它的体系、方法和结论,即使一些试图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微观经济分析,也因实践中受制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有可能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

(6)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在已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占主流地位的是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与政策。然而,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表明,通货膨胀、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波动,始终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而对这样的现实,运用非均衡分析的方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趋势悄然兴起,而且这种趋势的现实解释力和说服力日趋增强。因此,尽快建立非均衡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7)从经济理论向经济政策的过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研究的痼疾之一是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脱节,形成经济理论难于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政策的制定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经常出现左右摇摆、缺乏连续性的现象。经济理论不能等同于经济政策,但经济政策的制定又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这就需要在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之间,建立起一种科学的联系。

(8)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政策。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引入对我国经济学界具有启蒙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以及国家规模、世界地位,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很难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内,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近年来,国内的发展经济学家,已在建立现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政策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需要相比,尤其是与我国国民经济跨世纪的发展需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在“九五”期间,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标签:;  ;  ;  ;  ;  ;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晓明对“九五”经济研究展望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