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基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徐国强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徐国强

天宏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6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当前的水利资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需不断建设新的水利水电工程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做到施工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施工新技术,并熟练运用到工程施工实践中,才能实现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双赢。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地基进行概述,并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关键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当下,水电地基工程施工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步骤。由于地基工程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预算和高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才是实现水利工程目标的首要因素。为此,需要对地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基础,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的荷载分布较为复杂,就很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完成基础施工,还要特别注意监督和验收工作。但我们并不能排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出现问题的情况,如果在施工中发现了问题,应第一时间上报给相关部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相比于其他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水利水电工考虑的方面要多一些。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科学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断的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提高土方开挖效率,增强地基处理效果,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都比较庞大,属于国家工程,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不存在以个人的名义来进行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预防水旱等灾害。为了最大化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应做好基础建设,使其质量达到标准,这也是为后续施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的选择施工方案,绝对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技术,强行使用先进技术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适合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才是恰当的。也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方案,并真正将其施工到位,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水利水電地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换填法

换填法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将不利于修建水利工程地基的土层置换为比较坚硬、强度较高的土石材料,但是也要考虑到实际工程建设的成本问题,如果地基周边所处的土层都是质地较为松软,而且深度很大,如果采用换填材料增强地基强度的方式,那就将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和费用,工程的预算就会一再增高,因此,到底要不要采用这话方法,还是根据工程预算资金与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采用换填法,就要注意采用以粗料或者硬料为主的材料,经过合理的配比均匀的填入土层中,并注意地基中各个层面的分层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保障地基的性能良好。

2.2 化学固结法

在一些特殊的软土地基中,传统的处理方法很难起到较好的效果,这时就要采用化学固结法。化学固结法是指用化学材料填充地基,实现对地基的改造,进而提升其强度,使地基能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而言,化学固结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1)灌浆。利用电化学和气压的原理,在软土地基中添加石灰石等,使之发生反应,实现对淤泥粘性土的加固,进而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

(2)高分子合成材料填充。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还可以将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填充在其中,合成材料和软土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软土地基的韧性。同时,合成填充材料还可以减少水分的侵入,保证地基的稳固性。

2.3 加载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中,加载法的目的在于对地基施加过量的荷载,从而加速地基下沉,增加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该基础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增加应力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提高地基的总压。加载法分为大气加压法和预压加载法两种。大气加压法是通过竖井降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在土层表面铺设沙土形成真空环境,由大气压力进行加载;预压加载法是指在软土地基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荷载进行预压。使用加载法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比选多方案后确定是否采用。

2.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水利工程地基改造中的使用的比较广泛,其材料主要是水泥、粉煤灰和碎石,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利用水泥煤粉灰碎石桩,褥垫层以及桩间土共同组成水利工程的复合地基。在地基上部的建筑物产生的压力会造成褥垫层产生变形,同时将这些压力均匀的分散到水泥粉煤灰石桩以及桩间土之上,使地基的受力比较均匀,同时桩周围的土层产生的策应力以进一步的强化了其受力的能力。水泥煤粉灰碎石桩由于材料比较容易获得,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使用十分的广泛。

2.5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基础施工当中,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对解决地基的质量问题比较有效。水利工程基础建设当中,对预应力管桩的科学选择比较重要,这是对基础施工质量提高的保障基础。对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中,要能有效了解预应力管桩的先张法及后张法的技术类型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施工方法在应用的程序上是有着不同的,也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下,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在方法上也比较多样,常见的有锤击法及振动发等。其中锤击法的应用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就比较有利。锤击法的应用过程中,和静力压桩的施工技术相比,在进行打桩的时候就会发生震动,噪声和挤土量比较大,锤击桩在具体的施工速度上是比较迅速的,并且对场地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

2.6 抛石挤淤法

在沼泽地或者盆地较为广泛的使用这种方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地方不方便排水,而且还不能使用抽水设备抽水,长此以往,硬泥土的数量就会减少,所以以上方法无法满足需要,必须加入一定数量的碎石进行加固,在加固的过程中,对石块也是有着特殊要求的,要求碎石半径达到15厘米,这种方法与以上方法也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进行填充以及节约成本降低损耗,要从中间向外部进行扩散,同时不断向中间添石头。在填的过程中,底部越来越大,而顶部越来越小,顶部的最上面是个尖,它的形状像埃及金字塔一样,这样就减少了投入,节约了成本。在填充一段时间之后要用压路机进行夯实,然后再添石头,就这样循环往复使基础牢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万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事倍功半,要沉降一段时间后才能添加石头,直到最后达到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作业作为水利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作业方式,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未来水利施工建设中,水利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在现有的施工技术基础之上,加以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造福于人。

参考文献:

[1] 张一冰.多头小直径水泥搅拌桩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23~24.

[2] 郭家柱.试论在水利工程水闸软基处理中水泥搅拌桩的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6):75~76.

[3] 郝玉龙,等.深厚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及控制[J].岩土工程学报,2015(3):33.

论文作者:徐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防渗施工技术论文_徐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