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复习的几个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高一论文,思想政治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一《思想政治》,是今年高考内容之一,主要讲经济常识,有1个前言和8课组成。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有限的时间,要全部掌握,应该抓住重点。所谓重点,一是教材的知识重点;一是现实中问题的重点。要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联系实际,可采取设计重点题的方式,进行训练。
一、经济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高一《思想政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的教育,全书内容围绕“经济”而展开。充分理解经济含义,应该把握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通过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活动,着重认识在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即认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这对于学好全书具有基础作用和指导意义。只有讲清什么是经济,进而说明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才能突出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有力地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特别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必要性。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例:(一)怎样理解经济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1)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历史发展告诉我们,人们首先要吃饭、穿衣、住房,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军事等活动。解决生存问题,就要进行生产,进行经济活动。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3)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经济关系。当今世界,人们之所以发生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制约的。
(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宣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结合经济常识说明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和坚持这一路线的关键和意义。
(1)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除非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坚持党的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决定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点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党的兴衰。
二、正确掌握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是经济常识全书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课文中一系列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上的。所以它是理解经济常识中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中必须正确掌握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树立自由、平等、竞争新观念。
例:(一)1992年,我国搞了一个“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1993年初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假特别行动”,得到全社会的称赞和支持。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一批假冒伪劣商品被曝光,全国各地许多商场禁止伪劣商品进门。目前,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形势是必须拿出货真价实的产品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住脚跟。请运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的原理,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重视产品的质量。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独立存在。人们总是把商品当作一个二重性的东西,从使用价值(物美)和价值(价廉)两个方面来考察。
(2)企业生产的商品只有销售出去,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而要把商品销售出去,就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合格的使用价值,即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伪劣商品只能蒙骗消费者一时,决不能持久。因此,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商品质量,拿出货真价实的产品来。
(二)有人说,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多挣钱就好,要“向钱看”。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必然存在着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对“向钱看”的思想,要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对企业来讲必须有盈利意识,要向钱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要处于有利地位,争取获得更多金钱,企业经济效益好,企业就有前途。
(3)对个人来讲,我们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赚钱,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向钱看”的金钱观蔑视对权力、地位的崇拜,这就形成对“权力至上”的挑战。商品交换是天生的平等派,人人在商品、货币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有利于人们形成自由、平等新观念。
(5)如果把“向钱看”推向极端化,走向一切“向钱看”,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企业——造伪劣商品;社会——权钱交易,污染社会空气,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过去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这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机连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必须充分认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以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既讲物质利益原则,但也要反对拜金主义。
例:(一)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理论分析下面几种观点:
“建立市场经济就要多多开设市场”;
“市场经济就是人人下海经商”;
“搞市场经济意味着权力可以进入市场”。
(1)市场经济需要开设各类市场,但其内涵不仅这些,因为:①需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②市场经济包括市场主体的形式要求运行市场化,市场秩序的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的完善等,离开这些条件,建设再多的市场也不能真正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提出后出现的“全民皆商”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因为呈现的是一种虚假繁荣。①在“经商热”中有些人确实赚了钱,但是社会财富没有增加,因为商业活动仅仅是生产领域所创造的财富再分配。②在中国这个工农业都不发达的国家,重流通轻产业不等于生产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国家应该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通过对上述的“倾斜”进行宏观调控,使民众真正地树立实业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①权力一旦进入交换领域,牵涉到利益的取舍,市场竞争就会失去公平,价值规律就会失去作用,宏观调控就会失去效用,任何法规就变成一纸空文。②权利交换,权钱交易,就会导致腐败,社会经济就会陷入混乱,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从根本上遭到破坏,所以权力不可以进入市场。
(二)有人认为我国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集中制过时了,应该淡化。你对此是怎样认为的?
这是不对的。因为:(1)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它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四、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七个问题。其中把“必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平抑市场物价,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把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秩序,国家的稳定。
例:(一)材料一:通县古船牌饺子粉出厂价每袋3.05元,零售价3.8元,燕莎商场卖4元。
材料二:复兴门工艺美术展销馆的一套真皮沙皮售价9000多元,燕莎商场标价12000多元。
材料三:在合肥银屏大楼标价15.50元的一条童裤,银河商厦标价18元,路边小摊标价10元。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结论,放开物价就是随意定价。
上述讲的均是价格表现形式的现象,并非价值规律的本质。我们应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呢?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1)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价格的形成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它既反映价值,又反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商品是不能随意定价的。
(2)价格放开以来,确实出现了同商品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价格不同,存在着高低悬殊的现象,原因是复杂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上出现了少数高收入者,他们有条件追求消费的名牌、高档。在这种需要的刺激下,一些高价商品和豪华服务场所应运而生,而豪华典雅的装饰、高档的服务设施都打入商场的经营成本内,因此这些高级商场出售一种商品价格就比一般商场高。
(3)我们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发育程度低,竞争不充分,漫天要价的现象就会到处出现,要加快完善市场体系,要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并加强宏观调控,漫天要价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二)材料一:1994年8月,国务院对市场物价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过高的问题发出通知,表示1994年下半年各级政府不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随后国务院又专门召开加强物价管理工作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从增加有效供给、规范流通秩序等十个方面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材料二:1994年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座谈会举行。朱镕基副总理在会上指出,集中力量整顿流通环节,稳定物价是1994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材料三:据报道,我国棉花生产连续两年滑坡,棉花掺杂作假违法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为此,国务院决定,当前棉花购销体制仍实行由国家统一定价,统一经营,不放开棉花市场;棉花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理顺价格关系,规范流通秩序,以促进棉花生产恢复和稳定增长。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稳定物价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有人认为:“从长远看,解决棉花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以宏观调控为基础的新型棉花购销体制”。试用相关知识简要评析这个观点。
运用有关经济知识说明,为什么稳定物价要增加有效供给,规范流通秩序?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
(2)稳定物价是顺利推进改革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宏观环境。
(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建立新型棉花购销体制应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计划和市场是经济调控的两种手段。市场较之计划,具有及时、准确、自动化的特点,但市场自身也有缺陷,自发性会带来盲目性,不能反映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因此,二者必须结合,形成互补。由于棉花问题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棉花购销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这并不等于国家要恢复计划经济体制,只是由于目前我国条件尚不具备,棉花购销体制仍实行由国家统一定价,统一经营。
(4)商品价格的波动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要稳定物价,就必须增加有效供给。通货膨胀是由于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必须对流通领域进行综合治理。
五、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1993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如果农业没有更大的发展,农村经济不能上新台价,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发展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全党同志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加强农业的深远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连年获得大丰收,绝大部分地区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不少地区迈步达小康,但突出的问题是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认真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真正地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下大决心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投资在投资中的比重,争取在几年内把农业投资提高到合理水平,真正把农业搞上去。
例:(一)材料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材料二:李鹏总理1994年12月在湖南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他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12亿人口,而且人口还在继续增加,民以食为天,全党全国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农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为什么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1)农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为我国12亿人口提供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资料,是人们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农业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的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的进步,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现代化,所以必须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3)加强农业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出席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的同志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材料一:目前,全国工业的产值的1/3来自农村,农村劳动力中,不到5个人就有1个在乡镇企业上班;全国城乡劳动力中,不到6个人就有一个是乡镇企业职工,全国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的比重约占30%,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昔日只能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接受工业品下乡的农民,不仅将丰富的工业品销往城市市场,而且至少有1000万以上农民,挤开城门进城办企业,为城里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材料二:安徽省怀宁县乡镇企业到1992年底已经发展到25942家,从业人员达14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0%,创利润7997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87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50%以上。
综合上述材料,请分析说明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1)乡镇企业是指农村中镇、乡、村举办的集体企业、各类型的合作企业以及个体经营和私营的企业。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2)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列为今年七项主要任务之一。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搞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搞好国有企业不但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例:(一)材料一:目前,我国有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0000多个,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而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却占全国工业总值的45.6%,上交国家利锐占60%以上。
材料二:我国的原油、铁路机车、货车、客车、飞机几乎全部由大企业生产,电力、成品油、发电设备、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的数量90%以上来看大中型企业,汽车、钢材、生铁、主要有色金属等,大中型企业生产的占80%以上。而且大众生活消费品也大多是大中型企业生产的。
材料三: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四川、湖北两省考察工作时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国有企业能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新的强大优势,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全局,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增强活力的途径。
(1)我国国有企业,以它们自身在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以及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们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技术改造的主导力量。搞好国有企业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能否搞好国有企业,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巩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3)搞好国有企业的途径,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扩大企业的主权。正确理顺企业内部关系,充分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二)材料一:中央领导同志为“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李鹏的题词是:“经济工作,效益为先”。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199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为什么经济工作要以“效益为先”?
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应当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①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用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②以效益为先,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③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它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一是改善经营管理,革新技术,厉行节约,减少劳动消耗,降低成本;二是改善经营策略,减少产品积压,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增加花色品种以适销对路,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求效益。
七、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一方面存在一致性。积累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的积累。另一方面存在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积累与消费互为增长。积累与消费处理不当,不是妨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是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两方面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安排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过高的积累和过度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情况下,要控制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坚决克服一些单位盲目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集团消费的倾向。同时必须十分注意贫困地区群众、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
例:(一)请用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对表一、表二所提供的数据作出回答,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表一:1987年一些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表二:1991年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1)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重要综合性指标。①从表一可以看出,1987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八位,仅在西方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前苏联之后,也是唯一进入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事实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和发展中国家之首。②从表一还可以看出,我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八位,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③表二说明,我国生产力水平在总体上还相当低,加上人口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作用,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比以前有明显的改善,但在世界上仍然属于“低收入国家”之列。
(2)我们国家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行适度消费。
(二)在当前情况下,为什么要对公民消费进行科学指导?
(1)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使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2)是发展现代化生产力和提高消费能力的需要。
(3)协调生产发展和人民需要的矛盾。
(4)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效益,抵制资产阶级腐败生活方式,形成文明的健康的消费方式的需要。
八、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正确处理对外经济关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内地,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同时向全世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巩固和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改革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费,促进经济发展。
例:世界银行在1993年12月15日宣布,1993年流入中国的外国资金达270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外资金流入国。在这些外资中,150亿美元是国外直接投资,其它来自外国政府或银行贷款。1993年1至9月,我国共批准三资企业6.2万家,不仅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而且外商投资的重点已从轻纺加工业、化工机电行业转向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先进型企业、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能够引进大量外资的原因、引进外资的方向和主要形式,以及必要性。同时谈谈你对“‘三资’企业发展多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一看法的认识。
(1)我国能够吸引大量外资,是因为我国坚持了利用外资的原则。首先,我们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确保双方正当权益,让外商得到利润,因而对外商有吸引力。其次,我国在广泛利用外资时又量力而行,注重了我国的债务偿还能力、技术消化能力、国内资金配套能力以及出口创汇的能力,防止了债务危机的发生,在国际上有可靠的信誉,因此能够吸引外资。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向是,有利于加速我国技术改造,壮大民族经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我国利用外资有争取贷款和吸引直接投资两种形式。兴办“三资”企业,吸收直接投资,是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大量吸引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兴办“三资”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得到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设备,可以直接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和综合国力。
(2)我国引进外资的绝对量和“三资”企业的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比例并不大,它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所以我国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吸引外资,兴办“三资”企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而且,鉴别姓“资”“姓”“社”的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兴办“三资”企业达到了三个有利于的目的,它不但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相反,它还有利于巩固和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们在复习中抓住重点知识出题,就抓住了知识的起点,抓住了纲,纲举目张,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标签:经济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