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讨论文_林杰

关于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讨论文_林杰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林 杰

摘要: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产生决定性作用,主要因为地理课堂教学知识中包含着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素质的内容,如果教师对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生活化的转变,就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已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但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执行生活化教学准备,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优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巧用图像化语言,化解教学难点

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和周围世界,课堂情景的创设能很好地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浓缩到情景中,通过课堂看世界。教师教学时,除用好教材,还要能从生活中选取那些有效的,可以促进学生新经验增长的事物或情景,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更高一级新知的支架,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对于缺少相关学科知识铺垫的初二学生来说,季风的形成原因特别抽象难懂。如何让学生理解冬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一现象呢?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景:夏季游泳时的体验告诉我们,海洋上的水温低于陆地上气温。当陆地气温较高时,空气受热膨胀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解释热力环流这一难点时,从人们喜欢喝茶,家里泡茶时都有一个随手泡(电热壶)引入,让学生观察水壶烧开时“热气”不断上升,引导学生联想到“受热上升”的实例。同时教师边讲授,边迅速画出陆上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风从海洋流过来补充的热力循环的简笔图,将抽象的地理规律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化语言,让人过目不忘,学生掌握了夏季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相反)的原因,即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创设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是生活化地理教学实施的模式,教师把课本中抽象、枯燥的文字材料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转化为学习的背景,让学生不断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体验、联想、活动、探究,达到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方法的发展。

二、建立实际生活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太阳高度的一天的变化时和运动方位的变化”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学校内旗杆的影子在不同时刻的影子的长短以及影子的方位变化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相关的知识,而且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运用,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地理带给他们的学习乐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地理性强的电视节目,如“地理中国”“探索发现”“人与自然”,等等,这些节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产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再看完这些节目后,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来发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也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长了他们的地理见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做”中学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实现“教、学、做”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课程需要实践、易实践的教学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课程的生活实践当中,进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新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定的生活实践任务,收集自己在外出旅游时的导游图或照片,然后在开学后拿到课堂上一起分享,并借此进行延伸,引出如何看地图、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画线路图、怎样选择交通方式、怎样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地理知识,从而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生活化的知识构建,链接新旧知识

新课程对于学习目标虽有具体的界定(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新课程更加强调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教师通常会置身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同时也会“愤怒”于学生对地理的“一无所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在于学生们脑海中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及知识架构尚未与新学习的知识形成交集,或是尚未建立起新的知识链接。所以,与其只是尴尬或愤怒,倒不如重新审视课堂上在生成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否过急、过“硬”,在生活化的地理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知识的硬水加以“软化”,变成可口的“饮品”。这种“饮品”中富含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当下的社会背景,当注重到这种融合的时候,那么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关注生活地理中的人文焦点

在现实生活中,地理知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地理课本上学到地理知识,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地理新知识和地理现象方面的疑问,此时,往往是教师开展地理教育的最佳时机。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尤其是生活地理中的一些人文焦点,是培训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资源,地理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根据人文地理原理对现实中的一些人文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同学生共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学有所用的教学目标。

六、让初中地理回归生活,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

让初中地理回归学生的生活并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或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到“地球的运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一天的变化,每天不同时间点太阳的方位,然后问学生太阳是不是围着我们的学校自东向西地转,学生一般会回答“是”,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所以是我们的学校在围着太阳转。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都在迫切的想看一下地球围着太阳转的具体情境,从而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后,再将学生拉到野外,教导学生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从而实现了地理知识向生活的回归与服务。

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想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就要在生活中积极发现地理要素,并且将其引进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先进教学技术营造生活化课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凤.浅谈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1):124-125.

[2]高应雄.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34):56.

[3]巫春梅.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浅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6):106-106.

论文作者:林杰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讨论文_林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