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 316131
摘要:船舶轮机作为船舶设备的系统核心,其结构非常复杂,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船只的一切技术指标都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因此,就需要加强船舶轮机的管理,做好船舶轮机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这样既能够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又能够降低在航行過程中出现的故障频率,所以,完善的船舶轮机管理制度对于船舶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船舶轮机;现状与发展;措施
1船舶轮机管理概述
科学在进步的同时,对每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造就了更加细致的管理方式。现代船舶轮机管理模式中,信息管理化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船舶轮机的各项设备在现代轮机的管理下获得充足的调配,以便于来更好地实行轮机整体的工作目标,从而提高更为可靠和全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船舶企业也是如此对船舶设备的制造商提出同样严格的要求的。
船舶体系的管理的不仅仅只是单纯管理模式上的要求的。早在国际安全管理条例中,就对能够哦进行远洋行驶的船舶进行了标准化规范,要求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对海上的安全监管负有明确的责任,确保大气不被污染。也正因为如此,各船舶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适应国际安全管理(ISM)在当今时代的变化,在充分考虑其背景的情况下,对现有的船舶运行管理模式需要把多方面综合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来实行更加便捷的管理模式,并要求船舶运行的管理体系符合ISM的要求,其设备的运行维护对人文关怀的管理上,得到更加全面的体现。这也是船舶轮机管理的核心观念,在现代船舶轮机的管理上,这一理念更加需要充分的得到阐述,以便于在船舶轮机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船舶运行的价值。
2船舶轮机管理的现状
2.1管理方式和操作流程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船舶制造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且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稳步发展,所以,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应该对船舶轮机的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我国的船舶轮机管理工作所涵盖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广泛,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高科技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了船舶当中,比如,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因此,对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的选择方面,就需要采取优胜劣汰的制度,来选取更适合的管理者,对船舶轮机的管理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管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或者不足的地方可以对其完善,并通过各种新型科技技术来提高船舶轮机的管理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的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操作流程和管理方式滞后的问题。对我国船舶轮机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就应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变管理方式,才能让我国的船舶轮机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1]。
2.2船舶轮机管理的整体水平比较低
在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中,每个船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岗位职责也比较明确。但是,我国目前的船舶管理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船舶设备的科技水平含量逐渐升高,跟以往的传统船舶相比,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系统化,老旧的机械式控制已经逐渐被计算机系统所取代。另外,我国的船舶轮机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水平比较低,并不能适应这种快速的转变,对船舶的设备的使用和掌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度,因此,造成了我国的船舶轮机的管理综合水平比较低,从而导致对船舶轮机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的船舶轮机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偏低,无论在管理经验还是专业技术知识方面都还比较欠缺,从而导致我国的船舶轮机管理水平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管理技术方面,很多的技术和方法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也就说明了我国的船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所以,面对这种态势,就需要我国的船舶管理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努力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积极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另外,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加快,船舶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要想提高船舶管理水平,就需要选择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管理人员,并且加强对重视船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才能实现我国船舶管理水平的提高。
3船舶轮机管理水平的提高措施
3.1构建健全的轮机管理制度
健全工程船舶轮机管理制度,构建合理的管理体系,结合工程船舶行驶及环境特點,制定出恰当的、科学的人机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通常情况下,人员管理涵盖有轮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个人素质、工作习惯、协作能力、处理故障的水平等。设备管理涵盖有辅助装置(压缩与液压系统等)、推进装备(传动与轴系设备、推进与主机设备)、作业机械及相关设备等,均是工程船舶轮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要想确保工程船舶轮机管理活动的高效、科学开展,就需要系统整合轮机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分析各方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做好基础工作,构建出提高船舶安全管理系数的保障体系、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努力做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与条理化。在做好设备全面检查与管理的同时,还应构建出健全的船上设备维修与管理组织体系,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了解自己的责任人,并依据各个设备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操作章程及管理制度,以确保工程船舶轮机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连贯性,优化管理工作自身的系统性,确保轮机能有序、正常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优化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素质
工程船舶管理工作者是船舶轮机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其应具有端正的心态,科学了解工程船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可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依据工程船舶的具体情况,把管理制度高质量贯彻到船舶行驶的整个过程中。在实际的优化工程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素质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重视对船舶轮机管理与维修人员的培训教育,这是优化船舶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有效策略。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轮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维修工作者的维修方法与方式不恰当所导致的,或者是违背了相关维修制度造成的,这都是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的具体表现。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管理人员主动借鉴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借助培训的方式为工程船舶轮机管理与维修人员普及专业知识及维修技术,使得维修人员能借助这些科学技术较为容易地识别各种机械故障,可把各种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维修工作者应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迅速定位故障位置,然后依据自身掌握的维修专业知识,选择恰当方法及时而有效地将故障排除,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②优化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的配置,也是增强管理质量的关键方式。目前,工程船舶的日常运行正向着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这也是确保船舶轮机管理有效性显著提高的主要措施。工程船舶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各种影响因素,只有恰当调整航速、优化航线及船舶设备的各种系统,才能使得整个船舶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要想真正做到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就不可片面追求航速,应综合分析航线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每一个子系统科学配置恰当的管理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精准找到责任人,从而有效预防因工作人员失职而导致船舶轮机发生故障问题。
3.3应用人因工程学理论在轮机工程的安全管理。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是出了人为因素在海洋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为了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和操作的国际标准规定,要求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确保有符合船舶安全管理标准的船长和轮机长,以满足高标准的船舶安全管理。通过加强人为因素的控制,系统建立了国际安全保护机制。
3.4加强船舶轮机的安全管理,以确保船舶轮机维护工作的质量。
要加强船舶轮机的安全维护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尽量保持船舶机舱区整齐和清洁。在船舶轮机日常维修保养中,安全管理应该从以提高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为重点入手,将妨碍船舶维护人员人体感官功能发挥的各种因素尽量消除。
3.5做好船舶轮机的养护
3.5.1制定养护计划
船舶轮机运行中要制定养护计划,有计划的安排轮机的养护操作。养护计划的直接目的是预防事故,降低突发故障的发生概率,养护计划可以科学的指导船舶轮机的保养、维修、检修等操作[4]。船舶轮机养护计划中要规划好具体的时间,养护的时间要符合轮机的运行需求,不能出现太长或太短的情况,因为船舶轮机故障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的特征,所以制定养护计划时要按照轮机的运行实况,提高对船舶轮机的重视度,才能优化轮机的运行环境。船舶轮机养护时要记录好轮机的状况,以便再次制定出有效的养护计划,如果在轮机养护中发现故障隐患,就要在第一时间中处理此类故障,防止故障问题扩大,延长船舶轮机的使用寿命。
3.5.2实行运营养护
船舶轮机运营养护优化了实际的使用,促使船舶轮机朝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运转,同时也能提高船舶轮机的管理水平。运营养护可以分配好船舶轮机的各项资源,把船舶轮机的参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促使船舶轮机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船舶轮机实行运营养护时要分配好人力资源,综合考虑船舶轮机的运营条件,确保养护人员可以准确分配到位,养护人员需按照计划落实所有的养护操作,充分发挥船舶轮机运营养护的作用,全面保养好船舶轮机的使用,体现运营养护的实践价值,预防船舶轮机发生故障。
3.6日用燃油柜的布置。
日用燃油柜及其进出油管和油面指示器都需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布置。其中,日用油柜的布置要尽量避免配电板上方及后方和高溫排烟管的上方。日用燃油柜进油管除设置在柜顶处之外,就要在靠近柜壁处加装上截止阀;供油出口也要保持在离柜底面的80mm以上高的距离,且在下部要安装上放泄阀或自闭式旋塞。最后,油面指示器的材料最好采用带有玻璃破损防护罩的玻璃管及关闭考克,淘汰塑料管类型。
3.7贮油舱柜的安装。
注意贮油舱柜中注入管、空气管、溢流管、残水阀及观测油位装置的安装位置,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和测量管要尽量避免安装在居室内,如必须通过,也要注意不得有可拆接头在此类舱室内出现。另外,注意要将空气管和溢流管布置在油舱柜的顶端,且要注意设置除阀件外的油柜防水灌入装置及管端的防火装置。
3.8机舱与生活区的防火隔离。
为了方便通行及节约成本,在船舶机舱与生活区通常都有开设一条木质门,但是这样就降低了机舱的防火要求。如果机舱发生油类火灾,因为木质门的关系反而会更快的殃及到生活区,造成严重的后果。按照规范要求可以用防火钢质门来代替木质门,并保证关门封闭状态和开门转向都能达到要求。另外,还可以用钢板重新直接封闭出入口,从而将加强了机舱与生活区的防火隔离。
3.9消防水泵的调整。
在载重小于300吨的船舶中,以主机驱动的消防水泵中经常容易出现水管水压不够,出水射程不够远的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检查皮轮的松紧度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应作适当的调整;2)设置好皮带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输比,以保证消防泵的转速能达到额定要求;3)选择合适的消防泵型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立足于现代船舶轮机管理的发展基础之上时,对现有的轮机管理现状进行深刻的认识,从而针对目前轮机管理的现状来改善,以便于系统地提出现代船舶轮机管理模式的应用场景,从而更好地实现船舶的轮机管理,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参考文献:
[1]葛东枢.浅析现代船舶轮机安全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6(4Z).
[2]李根洪.试论现代船舶轮机安全管理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7(15):269.
[3]郭国军,孙亚丽.船舶轮机“人-机”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7):00075.
[4]张春星.船舶轮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以及有效管理措施[J].工业,2017(01):00068.
论文作者:路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轮机论文; 船舶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故障论文; 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