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概念、关键操作等方面作出简要阐述,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业内可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为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让建筑工程安全性得到保证,需要科学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相关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结构模板中浇筑制作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材料,让其固定塑化,进而形成完整建筑结构的技术。现阶段,混凝土浇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建筑工程之中,常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主要为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浇筑方法、建筑整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等。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控制其自由高度在2m以内。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砂、石子、外加剂为主要材料,外加剂主要为FJ-1泵送剂,应控制石子粒径在16~30mm之间,采用砂材料主要为细砂,如果混凝土等级低于C30,应控制其含泥量在5%以内,如果混凝土等级高于C30,应控制含泥量在3%以内。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清理工作、混凝土搅拌工作、混凝土运输工作、振捣工作、浇筑工作以及养护工作为关键操作工艺[1]。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要点
1.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仔细检查混凝土浇筑施工材料。需要依照严格材料验收标准来检验浇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等,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利用抽样检验的方法,确保材料安全性、有效性。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混凝土制作与输送
在混凝土制作中,需要依照实际施工标准及相关要求,对混凝土所需砂石、水泥、水以及外加剂配合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在配置完成后,需要检验混凝土的成分配比、成分组成以及均匀性,保证其配置质量,其检验误差应该控制在5%以内。在输送过程中,首先需要在输送之前对输送设备进行全面了解,制定应对输送设备故障的处理措施,在安装输送泵管等相关设备时,需要对其牢固性进行检查,防止有漏浆情况出现。从设备上保证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主要浇筑技术可以分为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余面分层浇筑技术等多种类型。
如果建筑整体结构相对较小,那么应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往往能取得相对较好的施工效果,在具体浇筑工作中,需要依照分层原则来从下至上逐一浇筑,在下层结构浇筑工作完成后方可对上层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依照从四周到中心或是从中心到四周的浇筑方法进行,或是依照建筑结构最长边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
如果建筑结构具有较小的平面面积,且长度、厚度相对适中,那么应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在浇筑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照严格的施工计划开展分阶段、分层次的浇筑工作。需要进行逐层浇筑,在浇筑下层结构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展上层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工作[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果建筑结构具有面积大、规模大的特点,那么可以采用混凝土余面分层浇筑方法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这种浇筑方法具有范围大的特点,可能会有裂缝等质量隐患出现,因此,如果采用此种浇筑方法,那么需要保证浇筑材料质量,从材料角度来保证建筑结构稳固性。在具体浇筑过程中,需要从结构底层来开展余面分层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需要在浇筑中做好振捣工作,应该控制采用振捣器长度在50cm以内,防止因振捣设备过长而让浇筑均匀性受到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案例
1.工程背景
我参建的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地铁广场三期工程,该厂房宽度与长度分别为50m、203m,平均高度为70m,在整体上看,厂房共包含3个主要部分,即主厂房、副厂房、安装间。在该工程中大面积应用了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浇筑完成后,经检测,该工程混凝土浇筑合格率高达99%,优良率达到92%。
2.具体施工
在准备工作中,我公司工程管理人员严格检查了混凝土浇筑所用建筑材料,检查了砂石、水泥等材料的等级、种类、数量、生产日期以及性能参数等方面,确保材料合格性,选择使用质量、强度合格的水泥产品,选择使用具有稳定物理化学性能、高强度的骨料。之后可完成技术检查及混凝土配制工作,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其始终严格控制配合比偏差。
在浇筑施工布置中,其主要包含了供电、供风与供水设施的布置、施工机械的布置与施工道路的布置。施工机械主要包含了混凝土水平运输机械设备、混凝土垂直运输机械设备与物资垂直起吊设备,其中水平运输机械应用4台9m3搅拌运输车,垂直运输机械设备主要为塔式起重机与混凝土拖泵[3]。
在具体浇筑工作中,该工程将浇筑分为主要三层,控制每层高度在0.5~4.5m范围之内,浇筑程序可以分为两个具体环节:(1)对主厂房外部与上部结构进行施工与保护,对副厂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做好准备,如建设墩下部基础混凝土等;(2)浇筑施工厂房墙体与底板。
该工程紧密结合厂房结构特点,仔细处理了模板架结构缝等问题,保证了模板架与模板的一致性,同时,开展运输混凝土工作,在运输之前,需要确保所运输混凝土的拌制和相关要求相符,在具体浇筑中,该工程依照仓面大小合理配给了人员及材料,之后对场面进行湿润处理,完成铺设工作,在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了铺设厚度与铺设时间。
在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工作中,该工程主要使用了手持式 70振捣棒,对过振与欠振现象予以避免,对于钢筋密集以及模板周边部位,该工程使用 50振捣棒与 70振捣棒两种类型振捣棒进行振捣,在此过程中,尽量保持了振捣棒的铅直性,保证后一坯层的铺盖之前前一坯层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性。在混凝土浇筑收面过程中,其仓内四周标识仓面收仓线,在收面过程中利用木制抹具抹平了仓内棒坑与脚印。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6~18小时之后,该工程开始进行洒水养护工作,确保养护期间仓面的湿润性,在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要求后,可以对其进行拆模处理,在此过程中,注重保护混凝土边角处,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外观质量。
通过严格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材料控制、设备控制及操作控制,该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浇筑合格率超过预期计划,同时,在该工程中保证了照明的充足性,并且做好了设置防护栏、牢固搭设钢管脚手架等安全保证措施,确保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并无安全事故出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技术应用中,需要做好材料检验工作、混凝土的配制及运输工作,需要针对建筑结构类型,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05):103-104.
[2]杜海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7(05):141.
[3]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论文作者:胡贤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