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依从性良好33例,依从性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疾病知识缺乏、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年龄是导致治疗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疾病知识、病程、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中应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不仅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压力[1]。临床实践发现,由于支气管哮喘具有周期长、治疗复杂等特点,多数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临床疗效不佳[2]。本次研究分析了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7.03±3.1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13.72±5.15)个月。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对研究情况之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依从性判断标准
第一,用药方式是否正确,患儿是否能坚持按次、按量、按时、按方法服药;第二,是否避免活动因素,例如家庭环境、饮食、运动管理等;第三,是否正确使用吸入器、储物罐等;第四,是否按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全部符合则为治疗依从性良好,有1项或1项以上不符合,则为依从性差。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依从性良好33例,依从性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n(%)]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病症类型,发病因素较多,例如遗传、精神因素、饮食、运动、环境、心理状态等[3]。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较高,若经系统性治疗后能在儿童期得到控制,则成年后复发率较低。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哮喘的控制率仅为9%,这主要是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的[4]。因此,临床中应当对影响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依从性良好33例,依从性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疾病知识缺乏、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年龄是导致治疗依从的危险因素。原因如下:第一,疾病知识缺乏是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患儿及家属对激素的了解不够,担心激素可能对患儿的成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出现擅自减药、停药等情况[5];第二,不良心理。支气管哮喘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心理,从而抗拒治疗。另一方面,由于病情反复,患儿家属会对治疗方案产生怀疑,认为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放弃治疗;第三,药物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吸入后可能会导致部分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声音嘶哑、呼吸道不适、肥胖、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患儿理解能力有限、不良反应耐受性低、药物味道不适等均会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第四,低年龄儿童治疗依从性较差主要是由于患儿对支气管哮喘的危害性了解不足,自主控制能力较差。
临床中应根据患儿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包括以下几方面[6]:第一,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例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加强患儿及家属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第二,心理干预。为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流程,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耐心解答患儿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关注患儿的需求,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指导家属帮助患儿消除不良心理;第三,用药干预。临床医师应定期查看患儿情况,分析患儿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疗程。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例如用药后漱口缓解局部反应,加速胃肠道吸收。避免因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使患儿及家属意识到支气管哮喘反复性的特点,加强其对治疗方案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第四,对低年龄儿童,医务人员应知道家属掌握相关的疾病特征,并对患儿进行监督。
综上所述,年龄、疾病知识、病程、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中应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黄群仙,向阳.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114-116,119.
[2]杨成刚.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181-182.
[3]刘素敏,苗春霞.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4,28(5):390-391.
[4]张冉,田庆秀,余丽君,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42-47.
[5]邓璀,姚桂锐,李淑娟,等.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34-35.
[6]高晓盼,黄建安,张秀琴,等.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其控制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23):1761-1763.
论文作者:付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患儿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因素论文; 家属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病程论文; 年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