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理想和高等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理想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学的理想
什么叫大学的理想?为什么要研究大学的理想?大学的理想(或叫理念)就是大学的价值观。就是大学是什么,应该把大学办成什么样子。大学的理想引导着各国大学以至整个高等教育的航向,包括教育目标、发展规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等。就像周远清副主任讲的,我们要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这就是大学的理想。
大学的理想受各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受各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正如英国教育家E ·阿什比莎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遗传就是各国的文化传统,就是时代的要求。的确,大学的发展如果从中世纪意大利的波隆亚大学算起,已经历了800余年, 它的职能、规模、课程、培养方式等都与初创时期迥然不同。但是各国的大学都还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各自的传统,使各国的大学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综观各国教育,大学的理想有多种类型:
(一)人文主义、保守主义的理想,以英国的高等教育为代表。英国大学的保守是世界著名的,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统治了英国大学几个世纪。它们办学的目的是为教会和政府培养高级神职人员和官吏,他们强调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有学问的人。大学的职责是实施博雅教育而非专业训练,大学毕业生有绅士般的教养比有高深的学识更重要。
这种大学的理想影响到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模式,他们认为,办学的力量来自大学体系本身的内部逻辑,不受社会需求和青年求学的压力的影响。他们坚持录取学生的严格标准,坚持严格培养,保证质量。但带来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同时也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19世纪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新大学和技术学院,形成了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体系,直到本世纪60年代这种双重体系才有所改变。本世纪5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看法。经济学家发现,教育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相反,教育是一种最廉价的投资,经济发展需要依靠人才来创造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革命,更使各国政治家、企业家感到人才之可贵。这种思想使英国的大学理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开始重视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这种变革充分反映在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中,于是新大学运动在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二)功利主义或者实用主义理想,以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代表。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的高等教育一开始就打上了英国殖民主义的烙印。但是为了要生存和发展,美国拓荒者们必须摆脱英国传统大学的模式,寻求有利发展本国经济的大学理想。两种理想经过了激烈的斗争,终于使功利主义理想占据了上峰。特别是独立战争以后,莫利尔法案的颁布,赠地学院的普遍建立,使高等教育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在本世纪初又出现了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并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美国市场经济联系得很紧密。不仅美国的市场经济促发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美国高等教育也促进了美国市场的发展。
美国大学的功利主义理想影响到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课程和办学模式。美国高等学校总是尽量满足入学者的愿望,入学没有严格的录取标准,因此大学生的水平是很不整齐的,这就影响到美国的教育质量。美国高等学校的质量可以说千差万别,学位标准也是多种多样。为了满足入学者的需要,美国社区学院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美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千多万人,其中2年制的社区学院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4,而毕业生相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2。美国高等学校开出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有学术性课程,也有职业性课程;有很难学的课程,也有很容易学的课程。这就造成了美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悬殊。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这种评价不无道理。
美国高等学校的优点是既能满足求学者的需要,又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其缺点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不能保证,目前在已入学的大学生中,约有半数不能完成学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教育浪费。
(三)科学主义或重视科学研究的理想,可以德国高等教育为代表。1810年威廉·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提出“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为办学原则。德国人崇尚科学。德国大学要求教师和学生致力于学术性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德国人与英国人不同,他们认为,学生参加研究工作,跟随教授们探索新的知识,领悟新颖的思想方法,其本身就是通才教育。德国大学不像美国那样开设五花八门的课程,也不像英国大学那样注重博雅教育,而是强调严格的科学训练,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种专业教育,而非一般讲的通才教育。
柏林大学的理想影响到世界各国,美国依据柏林大学的模式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建立起了美国的研究生制度,并建设了一批研究型大学,使美国研究生教育闻名世界。学术自由,包括学生的学习自由也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生了根。科学研究的精神也影响到英国的高等教育,但学术自由始终在英国未能生根,英国大学强调课程、考试都要由学校严格规定。
德国大学的理想也影响到前苏联的高等教育,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实际上来自德国,即强调专业教育,强调严格的训练,但又不像德国,学生很少有选择课程的自由。由于前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做法就不难理解了。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实行市场经济和经营私有化,这种办学模式也在逐步改变。
以上典型的几种大学理想,当然还有其他理想,如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等。大学的理想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衡量的标准并不一致,而且它们之间也有交叉。例如德国教育崇尚科学研究,可以称之为科学主义,但恰恰是德国很重视人文精神,文化教育学就是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因此不能说德国的大学理想就是绝对的科学主义的。
大学的理想不仅体现在整个国家对大学的认识上,而且体现在每个校长的身上。一个校长有什么样的大学理想,就会影响到大学的发展。例如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吉尔曼,他是德国柏林大学的留学生。他回国以后认为美国大学的水平太低,办起了一所以研究生为主的大学,创美国研究生教育之始。又如哈佛大学的校长艾略特,他从1869年至1909年当了40年的校长。他认为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思考的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他对哈佛大学的改革一是建立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教育;二是改革专业教育,改造古老的专业学院,建立新的学院;三是建立选修制,保证学生能够选学新学科和新知识。选修制推动了学分制的建立,而学分制又使学生成了教学组织中的主体。这一切说明大学校长的大学理想的重要性。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
大学的理想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世纪时的大学是为学术而学术或以培养高级官吏和神职人员为目的;工业革命的原则要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逐渐具有为工农业服务的职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成为创造发明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有了科学研究的职能。现在我们说高等学校三大职能:教学、科研、服务,就是演变发展而来。
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频繁。例如:英国政府于1985年5月向议会提出了“20世纪90 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绿皮书,1987年又提出了“迎合挑战的高等教育”的白皮书,直到1991年发布《高等教育的框架》;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和卡内望基金会通过长达数年的全国规模的调查,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公布了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报告;法国于1983年12月国民议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法》;日本从1984年开始首相府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连续3年提出4次咨询报告,提出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等等。改革如此频繁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一)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挑战。 卢嘉锡院士指出, 50年代以来已经历过5次科技革命。“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 是以核能释放和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时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是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飞向外层空间的进程;1965~1975年,第三个10 年, 是以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 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是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这是我们目前正经历的第五个10年,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
(二)世界局势的变化。随着80年代以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结束,代之而来的是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基础在于科学技术,在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各国教育改革的报告中,开头总是说到科技的优势正在被竞争对手夺走,因此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以便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并不总是带来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如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人际关系淡薄、青少年道德水准下降等,迫切需要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再加上六七十年代的大发展带来的数量和质量的矛盾,也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那么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有哪些共同的趋势呢?
(一)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企业的合作。美国斯坦福大学边上硅谷的出现,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开辟了一条道路,于是各国在70年代建立起了许多科学园区。美国就有5大科学园区, 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在美国走过一段弯路:60年代由于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联邦政府加强了科研经费的投入,相反,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却疏远了,企业的资助减少了。到80年代发现,这样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于是白宫科学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报告,提出要重建伙伴关系。报告指出,社会的兴旺与大学的兴旺紧密相关,要重新思考重建大学与工业界的关系,强调必须采取广泛跨学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企业放在建立以大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上。于是相继成立了许多工程科研中心(ERC)、 大学——工业合作中心(VICRC)等。 通常的大学是一个系或几个系为基础与企业合作,头5年内科学基金会提供资助,5年后由企业资助。
其他国家也都有类似的做法,建立科学园区。
(二)调整高等教育的目标。许多专家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较高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变传授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较宽厚的知识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些专家说,50年代工程教育是培养“手册式”的专家,苏联称之为“开处方式”的专家,80年代这种专家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必须培养专业面宽的、能解决工程问题的专家。
(三)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哈佛大学1945年提出了“普通教育”的报告,俗称红皮书;1977年又发表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计划”。红皮书所建议的课程包括全体学生必修的“文学名著”、“西方思想和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各1门。1977 年的课程计划要求学生修习说明文写作、数学推理及其应用、非西方文明与文化、政治与道德哲学、现代社会分析五方面的课程,并学习1年物理科学、 生物科学(或两者结合)和1年西方艺术、文学、思想方面的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必须选修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8门共72个学分。 圣约翰大学则要求全体学生在校4年内要读100部名著。
(四)加强人文学科教育。由于现代化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许多专家呼吁人文主义的回归,强调学校要加强人文学科的教学。1984年美国全国人文科学基金会发表了“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是什么,都应具备的学识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并以历史、哲学、语言和文学学习为基础,重新布局大学生必修课程”。报告说,人文学科可以告诉学生,文明世界的男男女女是如何设法对待生活中的永恒不变的基本问题的,什么是正义,应该保卫什么等等。〔2〕
(五)课程的整合。学科越来越分化,也越来越综合,但综合是总趋势。知识越来越多,课程也越来越多,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要对课程加以整合。许多专家认为,在课程改革上不应简单地增加课程的门数。因为用分散的课程去解决这些本来有着相互联系的内容,只会进一步加剧课程与学时之间的矛盾,并且将进一步肢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在当前知识分化和综合的时代,更有必要帮助学生综合他们所学的知识。所以应当通过课程改革,删除陈旧的内容,把新的内容与原有的课程相整合。
(六)教育技术手段的变革。高等学校过去不重视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不太讲究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提到了改革日程,多媒体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必然会冲击旧的单靠教师讲解的方法,必然会改变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的局面,学生将摆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的局面,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过去我们讲要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现在已经不够了,现在要提倡学生参与式。
总之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教育革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学,改变师生关系,改变教材的使用。
三、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除了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一样遇到上述各方面的挑战以外,我们还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要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有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们还遇到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种文化的冲突。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西方文化不断深入我国,与我国固有文化就有冲突。我们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要排斥西方文明中的一些糟粕,或者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但也无庸讳言,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或不适合现代要求的东西。我们传统文化中对现代教育影响很深的是“唯学历主义”。我国人民重视教育是好的传统,但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很深,“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思想也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当前“应试教育”、大学升格风都是学历主义的反映。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我们有哪些观念需要改变?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培养目标上,是掌握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传统的观念是以掌握知识为主,知识越多越好;现在要以培养能力为主,教育思想就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当然知识和能力是不矛盾的,知识是基础,不掌握知识就无从培养能力,但知识不等于能力,并非知识越多越好。
(二)在专业设置上,是通才教育还是专门教育。解放初期我们曾经批判通才教育,近些年来又在提倡通才教育。结合我国的国情,恐怕纯粹的通才教育也行不通。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只是一个“毛坯”,而是成品,他们走入社会要能顶岗工作。社会也没有其他的专门机构再把他们从“毛坯”培养成成品,需要在学校内把他们培养成才。因此我们只能提倡拓宽专业面,调整专业,同时加强通识教育,打好基础。在专业调整问题上也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我们习惯于专业对口,不愿意失去原有的专业。有些用人单位也用旧的眼光看专业,常常以不对口为借口来拒绝录用人才。如果这种观念不转变,将来对待宽口径的人才就会认为不对口。
(三)在课程改革上,能不能冲破旧的体系。课程的整合,不仅要求删去一些陈旧的内容,而且要求突破旧的体系,这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课堂的改革还涉及教师工作量的问题,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如果观念不转变,课程改革也是最难的环节。
(四)在教学上,是以老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是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还是在老师的点拨下由学生自己学习。国外大学的讲课一般最多1小时,其余时间是学生提问,大家讨论。 德国大学生可以不听大课,但必须参加小组讨论,必须交作业,自己设计学习方案,等到自己认为有把握通过考试时才申请考试。因此德国大学规定4年, 但平均要学11个学期才能毕业。美国从小学开始就由老师出题目,学生自己去找材料,做作业,不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是以学生学习为主。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旧的观念是否应变一变。
(五)在教育技术的运用上,是排斥它,还是充分利用它的优势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技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已势不可挡,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它。过去把教育技术限制在电化教育中,而把电化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电化教育的称谓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应该用教育技术来代替。教育技术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教育各个层次的问题,包括教育规划、课程开放、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多媒体的出现和网络化,要求把过去常规的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与计算机相结合,我建议把高等学校中的电教中心改为教育技术中心,参与到课程开放和教学设计中,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把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法,要求校长、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一个转变。
注释: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 ~4
〔2〕外国教育动态.1991.5
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课程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