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的迅猛势头,对电力系统连续性和可靠性供电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化电网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水平,近些年各级电力企业对电网安全运行环节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大量先进科学的技术改造手段,不断增强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作为保证可靠供电的中间环节,其供电的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对输电线路的一些技术改造工作可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输电线路;技术改造;带电作业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要求,对于直线型重要交叉跨越塔,包括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铁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二级通航河流等,应采用双悬垂绝缘子串结构,且宜采用双独立挂点;无法设置双挂点的窄横担杆塔可采用单挂点双联绝缘子串结构要求,我公司所辖输电线路存在部分重要交叉跨越还未采用双悬垂绝缘子串结构。由于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随着各行业对用电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电网负荷较大,从而对电网运行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只有通过带电作业技术,来解决改造单变双的悬垂绝缘子串结构,来完成技术改造的要求。
为防止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针对输电线路防止绝缘子和金具断裂事故,防止微地形、微气象区域出现的导线中线引流线风偏放电引发电网事故,我公司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经过认真讨论分析,结合已开展的有效技术改造工作,决定采用带电作业方式来解决技术改造的新目标。
针对现有的杆塔型号,我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几种带电作业项目:
1、带电作业改造输电线路Z2杆型直线电杆单变双的悬垂绝缘子串结构(等电位作业法):
1.1直线杆双悬挂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1.1.1对作业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保证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与相邻的带电体、接地体保持作的安全距离;
1.1.2.在作业前对带电作业工器具进行检查,并在等电位人员穿着屏蔽服后将所有接头进行检查,确认连接可靠后,应使用万用表测量最远端之间的电阻值(≤20Ω)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等电位作业。
1.1.3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与值班调度,并得到许可工作的命令,工作结束后向其汇报。
1.2直线杆双悬挂改造操作步骤:
直线杆双悬挂改造共需作业人员7人,其中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人,等电位电工1人,杆上电工2人,地面电工3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工作负责人与值班调度取得联系,退出线路两侧重合闸,并接到工作许可命令;
1.2.2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告知班组成员此项作业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并与班组成员履行确认手续;
1.2.3地电位1#电工检查杆根、拉线牢靠后,带绝缘绳套、绝缘绳、绝缘滑轮登杆至横担侧,将绝缘绳挂至合适位置,地面电工配合将绝缘滑车组、绝缘操作杆、绝缘保护绳钩吊至横担处;
1.2.4地电位2#电工登杆至导线水平处,通过地电位1#电工将绝缘操作杆进行传递,1#电工将绝缘滑车组、保护绳钩牢固挂至导线并与地面电工配合通过滑车组将导线稍稍提起,2#电工利用操作杆把导线侧M销推出,将绝缘子与导线脱开后,地面电工略微下放导线约20公分,并将滑车组尾绳固定牢固,1#电工将更换绝缘子利用绳索放至地面;
1.2.51#电工与地面电工配合使用绝缘绳将绝缘软体吊至横担处,1#电工将绝缘软体牢固安装在横担侧方,地面电工对安装的软梯进行冲击试验,以确定软梯是否牢靠;
1.2.6地面电工将组装好双悬挂材料利用绳索吊至横担处,1#电工将其安装在横担连接处;
1.2.7等电位电工穿全套屏蔽服由软梯进入强电场作业位置后系好安全带,并将屏蔽服短接线可靠连接在导线上;
1.2.8等电位电工将导线与绝缘子连接金具进行连接安装,安装工作完成后通过软梯脱离强电场;
1.2.91#、2#电工将杆上工具拆除下杆,地面电工清理作业现场,工作结束。
2、带电作业加装输电线路耐张塔中线引流线防风拉线(等电位作业法):
我公司所辖输电线路部分线路投运年限较早,早期设计未对耐张塔中线引流线考虑防风偏的措施,以及致使存在耐张塔中线引流线风偏跳闸的隐患,通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经过认真讨论分析,决定采用带电作业方式来解决技术改造的新目标。
2.1加装耐张塔中线引流线防风拉线安全技术措施:
2.1.1对作业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保证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与相邻的带电体、接地体保持作的安全距离;
2.1.2在作业前对带电作业工器具进行检查,并在等电位人员穿着屏蔽服后将所有接头进行检查,确认连接可靠后,应使用万用表测量最远端之间的电阻值(≤20Ω)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等电位作业。
2.1.3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与值班调度,并得到许可工作的命令,工作结束后向其汇报。
2.2加装耐张塔中线引流线防风拉线操作步骤:
加装耐张塔中线引流线防风拉线共需作业人员7人,其中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人,等电位电工1人,地电位电工2人,地面电工3人。
2.2.1地电位1#电工携带绝缘绳登塔至中线引流线跳线绝缘子上方,沿铁塔外侧将绝缘传递绳放下,与地面电工配合将绝缘三轮滑车组吊至作业点,并将绝缘绝缘三轮滑车组展放至边线横担处,地电位1#电工使用绝缘导线保护绳钩将引流线进行固定;
2.2.2地电位2#电工携带绝缘绳登塔至中线引流线平行位置后将绝缘平梯梯头安装在铁塔塔身固定牢固,将绝缘平梯与绝缘平梯梯头进行连接;
2.2.3将绝缘绝缘三轮滑车组下端与绝缘平梯连接,等电位电工进入绝缘平梯合适位置后由地面电工配合通过绝缘绝缘三轮滑车组将绝缘平梯升起,将等电位电工送入强电场引流线平行位置;
2.2.4等电位电工将中线引流线悬垂线夹两侧吊耳挂板拆除,更换为双吊耳挂板并进行安装,地面电工将连接好的绝缘子串及拉线吊至等电位电工作业点,由等电位电工将新绝缘子串与悬垂线夹吊耳进行连接固定,待连接好后地面电工配合将绝缘平梯缓慢放下,等电位电工脱离强电场;
2.2.5地电位1#、2#电工将绝缘平梯及梯头拆除后,将所有材料工具放至地面,再配合把拉线在边线横担进行固定。
结束语
通过以上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创新,不但挽回了停电带来的损失电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线路的运行水平,保证了重要输电线路不间断供电,极大的提高了我公司输电线路带电改造能力,为输电线路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避免了因导线环境变化造成设计值不够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不仅有效提高了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增强了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完成公司全年售电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带电检修》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张六荣.
论文作者:高心新,祁志平,冯德宾,欧洋,宁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作业论文; 电工论文; 电位论文; 绝缘子论文; 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