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教学过程论文

习题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习题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习题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蕴藏着丰富的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资源和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应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价值。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认识上的探讨和实践中的研究。

一、习题教学功能与创新能力

物理习题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1.理解功能 中学学习的物理知识是由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组成的知识系统。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决定了中学物理知识点是相对“零散”的。教师可以在习题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相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把各知识点建构起来和组织起来。通过习题教学揭示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同时与学生一起共同探求各知识点的特征、关系结构和规律。学生就能在主动参与解决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生理解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创新过程。随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展功能 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和智力的发展是通过教学的全过程来实现的。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形式与内容的互相适应。解题又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是最富创造性特征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习题教学也为培养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广阔性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习题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显示聪明才智和创新的机会,提供了学习策略性知识和善于作出决策的机会。在习题教学中,善于自我评价并进行自我调节,能培养每个人的创新能力,使有才智者脱颖而出。

3.评价和调节功能 当前对物理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以解题的成效作为衡量的标准。这就难免诱发对解题技巧片面的追求,为了取得高分而演化出一系列的措施,把能解题和能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表现在对各类题型的积累、各类解题方法的罗列,习题集与复习资料低水平的重复和盛行。从教学上看,把大量问题及解法初步加工,类似于编制成解题程序向学生头脑中输入并经过多次的重复,使其牢固地贮存。那么,为什么在富有创造性特征的习题活动中,宁愿舍弃自身优势而非要屈身俯就现成的解题程序呢?实际上,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不能仅以解题的对错作唯一标准,仅以得分的高低评优劣,还存在其他值得重视的领域也应纳入评价的范围,如对学生各种新颖的解法、异想天开的想法加以肯定,使得通过评价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和方法

1.发挥习题教学的理解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知识是人类认识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结构的具体成果,是物理学习的直接对象。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是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概括和抽象反映。物理概念的学习在整个物理学习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概念理解得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掌握概念实质上是要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属性。习题教学是应用物理概念去尝试解决问题,只有问题解决好,物理概念的形成才牢固,学生才有可能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

学生通过以上的变化,可以推想:如果CD轻轻放在上面的通电光滑轨道上,则CD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将运动起来,CD运动以后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而这感应电动势又与原电动势相反,那么,情况又如何?

在习题教学过程中,把一般原理与具体实例相结合,这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方法。没有具体实例,难以掌握与理解一般原理,不掌握一般原理又难以理解更多的具体实例。所以,在物理学的教学中,通过习题教学的理解功能,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挥习题教学的发展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长了经验,引起了行为的持久变化。这个过程包括提出新的问题,发现一些新的公式、新的关系。通过习题教学能形成有个性特征的“知识块”,客观上丰富了课本中给出的知识及揭示出的方法,为知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在解决一般问题时注意抓住知识的功能,体会如何运用它解决类似问题,扩大解题后所产生的影响;发挥习题教学的发展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水平;能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逻辑性和广阔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电子以速度v[,x]沿水平方向射出, 穿过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3所示。已知电场强度E,平行板的长度为L、电子质量m,

习题的发展功能在物理教学中是经常被采用的。学生把习题的发展功能运用到物理学习中去,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物理知识的积累,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发展一些新的习题。习题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又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3.发挥习题教学的评价和调节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习题教学是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的重要环节。习题教学为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诊断性评价)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过成功与失误、体验与反思,不断地进行归因分析,积累经验;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教学了解学生,总结规律,增强针对性和客观性,改进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解题,在自我评价和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进行监控与控制,并积极调节自己的行为,甚至改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能够适应发展了的情况。这一过程也是符合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所提出的元认知的理论。在习题教学中紧紧抓住评价和调节功能,可培养学生的调控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习题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从“学知”向“学思”转变,要“用知”与“创思”同时并进,实现教学重心向“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转移,也就是说“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移”。不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办?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易入佳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尽最大的可能在知识的横向、纵向、深度上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些结论和知识点,而应该形成知识的结构,并能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习题教学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我面临的题目有何特点?②解这道题可能有哪些策略?③选择怎样的解题途径?④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途径?等等。在完成习题的解答以后又可以让学生自己考虑:①我是否真正弄清了题目的意思?②我是否充分利用了题中所有的已知量?③我是否真正抓住了题目的目标?等等。针对以上提问的信息,学生在新的起点上调整自己的解题策略,修正原先的解题途径,使思维活动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长此以往通过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习题教学作为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习题教学的三项功能在教学中也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了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才有可能对习题加以发展,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节;反之,经过对习题的发展,更能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升。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习题的各项功能,不断加以重视、发掘,从点点滴滴做起,它必将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