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突破哲学难点的需要--以“认同与矛盾斗争”为例_同一性论文

理解:突破哲学难点的需要--以“认同与矛盾斗争”为例_同一性论文

感悟:哲学难点突破的应然——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斗争性论文,为例论文,难点论文,矛盾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哲学道理深奥难懂,其“禅机”有赖于学生的感悟方可参透。可见,在哲学难点突破中,感悟教学意义重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第一目题,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乃至整个辩证法部分的难点。矛盾概念很抽象,特别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不少学生觉得难于理解。在此,笔者就以本目题为例,谈谈如何使用感悟教学法突破哲学难点。

      一、创生情境,搭建由“感”到“悟”的平台

      感悟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感受情境,因此创生什么样的感受情境至关重要。适切的感受情境,能给学生醍醐灌顶般的启示,为学生得“悟”提供可能。

      什么样的感受情境是适切的?典型性、趣味性、生活性、正面性、时代性等,都是衡量的标准。笔者认为,哲学教材有丰富的情境资源,这些情境资源通常都是千挑万选来的,弃之不用很可惜,另找新情境有时得不偿失。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感悟需要时间,不能指望学生在短短的课堂内能悟出悟透,而教材情境时刻在学生手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之“会晤”。这有利于学生的充分感受,为“悟”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材三个探究活动提供了四个感受材料,都很经典,笔者认为可以选用其一,一例到底,帮助学生搭建由“感”到“悟”的平台。

      【片断一】

      师:什么是矛盾呢?请同学们看漫画《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假设穿黄衣服拿火把的人叫“黄”,穿绿衣服的人叫“绿”,请大家概括一下这幅漫画所表达的状态。

      生1:“黄”和“绿”处于绳子的两端。

      生2:“黄”和“绿”处在同一根绳子上面。

      师:“黄”和“绿”处于绳子的两端,这表明他们两者势均力敌。这其实表明了他们两者在状态上是对立的。他们两个人处在同一根绳子上面,说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所以,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对立又叫斗争性,统一又叫同一性。

      抽象、枯燥的理论如果不嫁接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就没有生命力,既难以理解,更不能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是无从使学生由“感”到“悟”的。例如“矛盾”这一概念,如何理解它就是“对立统一”?什么是斗争性?什么是同一性?理性认识总是产生于感性认识。片断一中,教师以漫画中的“黄”和“绿”所处的状态帮助学生达成了对矛盾概念的具体形象的初步感知。寓抽象、深刻、思辨的哲学道理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无疑为学生搭建了由“感”到“悟”的平台。

      一例到底的好处主要在于避免了“碎片化”现象,使得课堂教学连贯、清晰,提高效率。而且,一节课时间本来就有限,用过多的情境去说明教材理论,难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情境分析不利于学生由“感”生“悟”。

      二、设疑导思,铺设由“感”到“悟”的台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觉悟之机。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去“思”。

      【片断二】

      师:在漫画所示的统一体中,“黄”和“绿”有没有可能处于绳子的同一端呢?

      生:不可能,肯定要处在绳子的两端。

      师:这表明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漫画中的“黄”到底敢不敢去烧“绿”那头的绳子?

      生:肯定不敢。

      师:为什么?

      生:因为烧了“绿”那头的绳子,“绿”掉下去,“黄”也会掉下去。

      师:可见“黄”的存在要以“绿”的存在为前提,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那么,在这幅漫画中,你认为“黄”和“绿”谁处于优势,谁处于劣势?

      生:“黄”是优势,“绿”是劣势。

      师:“黄”的优势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优势?

      师:比如忽然刮来一阵大风……

      生:不一定。在一定条件下,优势会转化为劣势。

      师:这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由优转化为劣,或者由劣转化为优。由此可见,优势转化为劣势,或者说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师:为什么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劣势?

      学生讨论。

      生:因为火把表面上看是优势,事实上优势里面包含了劣势,因为它有可能烧着“黄”这头的绳子。

      师:可见,优中其实带着劣的因素,劣中带着优的因素,有利中带着不利的因素,不利中带着有利的因素。祸福相依,这就是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正是因为矛盾双方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所以它们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把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共同叫作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属性。

      如何理解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与相互转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笔者在以往的听课活动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个难点时,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含糊空泛;有的教师甚至把“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直接等同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犯了科学性错误。

      在片断二中,上课教师通过对漫画情境的层层解剖与合理演绎,精心设置“六问”,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形象地感知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及相互转化,帮助学生揭示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前提条件”这一内在联系。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才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设问时,特别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启而不发”,则要反思设问是否过易或过难。问题过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还会感到厌烦;问题过难,学生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了,望而生畏。只有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才能让问题发挥“台阶”作用,才能帮助学生由“感”到“悟”。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和太深的问题都不可能激发学生去感悟,应避免为问而问、一疑就问、难易失度。

      三、适时留白,静待由“感”到“悟”的生成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妙在以无胜有,“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哲学课堂中,适时“留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味、思考、内化,也能达到以无胜有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政治教师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不懂“留白”的艺术,缺乏“静待”的耐心和肚量,在课堂上总是“细针密线”:问题一出示,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提问了;学生还没能说出正确答案,就急急忙忙公布“标准”答案了……不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内省,以自己的“悟”强加于学生,或以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方向。诸如此类的做法表面上看节省了时间,实质上造成了主体错位,封杀了思维成长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思想活力,难以帮助学生得“悟”。

      由“感”到“悟”,是“自悟”,“悟”的主体是学生;“悟”的生成,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感悟教学法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悟”,重视“生成”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会“留白”,静待“花开”。

      【片断三】

      师: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无条件的,矛盾双方的依赖和贯通有条件吗?请同学们结合漫画思考。

      生:有条件!“黄”和“绿”必须要挂在同一根绳子上。他们双方的相互转化也是有条件的。

      师:假如“黄”把绳子烧坏,这样的统一体还存不存在?

      生:不存在。

      师:可见,“黄”和“绿”的平衡状态要以“黄”和“绿”挂在绳子两头势均力敌为前提。这就告诉我们“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师:假如现在“红”驾着热气球来了,“黄”会不会用火把烧“红”的热气球?

      生1:不可能。

      生2:可能的。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1:因为“黄”和“红”没有形成统一体。

      生2:“黄”有可能去烧“红”,因为“黄”有可能是心理变态,嫉妒“红”的热气球。

      师:“黄”和“绿”在一个统一体中,所以“黄”才有可能去烧“绿”的绳子。如果不在一个统一体中,就没有斗争性,这说明“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生3:“黄”有可能去烧红,因为“黄”有可能是心理变态,嫉妒“红”的热气球,那是不是反驳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学生讨论(略)。

      师:当“黄”产生嫉妒心,想去烧“红”的时候,“黄”与“红”形成了一个新的统一体。所以,这也是对“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的证明。

      片断三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斗争性为什么寓于同一性之中”,教师假设了一个飞来客“红”,提出的问题是“‘黄’会不会用火把烧‘红’的热气球”。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致盎然,大多数学生说“不可能”,也有少数学生说“有可能”,众说纷纭。这时候,教师并不急着评价孰是孰非,而是追问“为什么”。面对这个有了难度的“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去翻书寻找原因。两三分钟后,教师见还是没有“自信”的回答,于是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答。当有学生质疑“‘黄’有可能去烧‘红’,因为‘黄’有可能是心理变态,嫉妒‘红’的热气球,那是不是反驳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时,教师更是没有直接给出“是”或者“否”的答案,而是把疑问直接转抛给了学生,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再让小组代表发言。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这些环节,学生经历了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其对知识感受的深刻性远甚于教师的直接讲授,从而可以激发学生“悟”的生成。

      四、伺机点拨,促成由“感”到“悟”的飞跃

      传说佛门禅宗传教悟道,素有顿悟、渐悟之分。面对法缚、见缚、我缚等难解之题,禅师忽作狮子吼,一声棒喝,令意障痴迷者菩提自现,立登般若,此法即名“顿悟”。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哲学难点的“解密”,用“棒喝”之法显然是不靠谱的。所以,哲学课堂中学生的“悟”应该是“渐悟”,需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引领学生渐入“佳境”,促成由“感”到“悟”的飞跃。

      伺机点拨,是在学生思维“疑无路”时“指点柳暗花明”,如片断二;伺机点拨,是在疑难重重难以突破时“架桥搭梯”,如片断三;伺机点拨,是在学生对新知识充分感受后“提炼升华”,如片断四。

      【片断四】

      师: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把握矛盾,既要把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又要把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所以矛盾双方的既斗争又统一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请大家思考这一哲学道理给你有何启示。

      生:(略)

      师:这节课以后,大家会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只见对立、不见统一,甚至夸大对立。这是引起许多不愉快的根源。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看到统一,又看到对立。

      伺机点拨,需要恰到好处,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锤炼语言,话不能“满”,要点到为止,给学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促成由“感”到“悟”的飞跃。片断四中,教师用简单朴实的语言点出了本课知识的实践意义,可谓是转识成智的引申。它在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引领学生拓展生活胸襟、感悟生活智慧的同时,实现了哲学教学的“价值回归”。这一提炼升华在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目教学内容“点睛”的同时,无疑也促成了学生由“感”到“悟”的飞跃。

标签:;  

理解:突破哲学难点的需要--以“认同与矛盾斗争”为例_同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