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堂生动起来论文_刘会

让思想品德课堂生动起来论文_刘会

刘会(会理县杨家坝乡中心小学 四川 会理 615100)

【摘要】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动,才能真正提高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如何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动起来,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动 主导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33-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才能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起来,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思品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谈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动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一经确立和强化,就会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就会促使他们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去努力学好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被称为“桑代克迷笼”的试验: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一个装有机关的笼子里,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鱼,经过若干次努力后,这只猫终于打开机关吃到了鱼。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在学习上成为“饿猫”;强化其探究意识,使学习成为自觉、主动地行为。例如在初一《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导入时,我播放了一段央视《今日说法》中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上升的视频。视频中的监狱、少年犯的光头、狱服、悔恨的泪水、主持人警醒的语句……同学们都屏住了呼吸,个个若有所思。这时教师趁机引导“那怎样做才能将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避免这些人生悲剧的发生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自然的导入新课。相信通过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既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也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动机,并产生了对学好本框新知识的渴望。

二、营造民主、平等氛围,使学生“敢”动

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同学生一道质疑答案,对错误和不太正确的见解,在商讨中解决,并表扬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参与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在平和的气氛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初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公有制经济更重要,反方则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更重要。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三、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动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及网络的痴迷。所以在教学时,我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例如:我在初一《花季中的男孩女孩》教学中,采取分组讨论法,分别讨论异性的优点,再全班一起讨论不受欢迎的男女生的特点;以“男生女生谁更聪明”为题进行辩论;在学习“男女生应该怎样交往”时,让学生以列举的形式描述班级男生、女生交往的例子,并以小品的形式表演。这样一节课中教师以多种活动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寓知识教学于活动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内在潜能和个性特征也得到充分挖掘。可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形象活动,收到一般性讲解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全”动

朱熹说过:“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有较大的差距,实行单一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被抛弃,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为使全体学生动起来,我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分类推进,整体提高;在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备课、作业设计、诊断测试、问题设计课堂教学中,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别制定实施。如诊断测试实行A、B卷,课时备课实行目标共识、分层次设计目标等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动起来,有效的改变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

总之,在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重在指导,不包办代替;重在疏导,不能顺其自然;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这才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素养”为指导理念,创新教学思维模式,让 “生动” 课堂,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

论文作者:刘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让思想品德课堂生动起来论文_刘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