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_科学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_科学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目标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和幼儿的一般发展水平来确定的。它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它,才能顺利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本文拟对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分别作些分析。

目标一:引导幼儿获取感性的有关周围物质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在表象水平上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目标一”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特殊性。

首先,“目标一”指出了科学教育中幼儿要学习的知识和所学知识的性质。幼儿学习的是他们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直接经验和具体形象的知识(即经验性知识),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即使是概念性的知识,也必须建构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是表象水平上的概念。如“水果”概念的建构,幼儿必须先获取有关苹果、桔子、梨子、香蕉等丰富的直接经验,并在大脑中形成大量相关的表象。之所以强调让幼儿学习经验性知识,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而经验性知识的丰富能够促进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

其次,“目标一”指出了幼儿学习的科学知识应该是广泛的、多样的,而不是狭隘的、单一的。这些知识是:季节、气象等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与人类、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有生命的物质和无生命的物质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技产品和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即使是学习有关某个物体的知识,也同样要体现多样性。如萝卜,教师向幼儿展示的不应只是一只红萝卜,而应该是大小、形状、颜色、品种不同的各种萝卜,以使幼儿获得广泛而多样的经验,并在表象水平上建构“萝卜”的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最后,“目标一”指出了幼儿应怎样学习科学知识。幼儿是在探索过程中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的,而不是等待教师灌输、被动接受知识的。当然,在科学教育中,教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如,为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创设环境、提供材料,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以及教给某些事物的名称等。

目标二:帮助幼儿掌握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分类、测量、表达、思考等方法,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二”是要让幼儿掌握学科学的方法。

首先,“目标二”指出了幼儿在探索周围世界、获取科学经验时需要学会方法。幼儿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主动探索,积极探索,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其次,“目标二”指出了幼儿可以学习而又需要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观察、分类、测量、表达、思考等。

再次,“目标二”指出了在帮助幼儿学习学科学的方法、探索周围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目标二”指出了学科学的方法,幼儿不是生来就会的,而是在教师帮助、指导下掌握方法的。如: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时,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学会使用感官去感知周围物质世界,收集各种信息,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幼儿学习分类的方法时,就要帮助他们确定某一分类标准;幼儿学习测量的方法时,就要帮助他们学会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等等。幼儿在学科学、探索周围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一旦学会了观察、分类、测量等方法,就好像得到了一把“金钥匙”,将终身受益。

目标三:发展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和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自信心、自制力和创造性等良好个性品质。

“目标三”是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属于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的要求。

首先,“目标三”提出了幼儿学科学的内部动力是好奇心和兴趣。因此,要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和学科学的兴趣。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周围物质世界产生兴趣,从而在观察、操作中发现、提出各种问题,表现出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强烈愿望,这就是幼儿学科学的开始。这种出自幼儿内心的“我要学科学”的愿望,极大地影响着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和爱科学的情感。但是,幼儿生来具有的好奇心是柔弱的,容易受到不恰当的教育的压制。一旦受到压制,幼儿就会失去学科学的兴趣。好奇心不仅是幼儿学科学的动力,也是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因此,“目标三”提出的珍惜、保护、支持、鼓励、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目标三”提出了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当今世界自然生态失去平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必须自幼培养。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情感和行为,还要具体指导幼儿怎样去爱护自然和环境,如在马路上行走时,手中有瓜皮果壳时该怎么办。既要让幼儿有热爱自然和环境的情感,又要让幼儿有保护自然和环境的行动。

最后,“目标三”提出了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自信心、创造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幼儿学习科学的活动中,上述个性品质都时隐时现地起着作用,这些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当幼儿在科学探索中有所发现时,他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或自己所取得的成功,从而产生自信心。这时,如果得到教师的鼓励,幼儿便会增强自信心;相反,如果教师采取淡漠、无所谓甚至是“看不上眼”的态度,则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感到自己“无能”,产生自卑感。“目标三”中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目的是为了使教师更加关注科学活动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

标签:;  ;  ;  ;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