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红雨楼书目》浅谈论文_侯赛华

《徐氏红雨楼书目》浅谈论文_侯赛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2

摘要:徐??,字惟起,晋安人,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所著《徐氏红雨楼书目》四卷,为其私人家藏目录学著作。徐氏本“传布为藏”之藏书思想,博载群书,仿郑氏《艺文略》、马氏《经籍考》体例,著录独特,尤其是其对今世文献的大量著录。虽为一部家藏书籍目录,但无论是在版本学、校勘学还是史料传承上其价值都不容忽视。

关键词: 徐??;徐氏红雨楼;版本学;目录学

徐??(1570-1642),字惟起,一字兴公,别号三山老叟、竹窗病叟、鳌峰居士,晋安人,晚明闽地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因乡试屡不中的,遂弃科举,终生不仕。一生致力于购书、校书、刊书等活动。《明史》载:“??,字兴公,闽县人。兄熥,万历间举人。??以布衣终。博闻多识,善草隶书。” [1] 7357《徐氏红雨楼书目》主要为徐??所收藏的书籍目录,此外还包括其父兄所藏之书。所筑红雨楼为其藏书之所,他在此藏书达五万三千余卷。此外,“宛羽楼”、“绿玉斋”、“风雅堂”、“柿叶山房”等亦为其藏书之处。

《徐氏红雨楼》一书现传版本主要为两种:一是1957年古典文献社出版的四卷版,二是1994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本》七卷本;《<徐氏红雨楼书目>版本差异》一文针对两版本间差异进行了详细叙述,四卷版本更利于书籍存和红雨楼藏书的研究,故本文以四卷本为研究重点。

一、《徐氏红雨楼书目》著录特色

(一)分类体系独特

《徐氏红雨楼书目序跋》谓:“仿郑氏《艺文略》、马氏《经籍考》之例,分经史子集四部,部分众类,著为书目四卷,以备稽览。[2]244 ”徐氏在沿袭传统四分法基础上,又据明代书籍发展现状,详增类例至四十九类。具体而言:经部——易、书、诗、礼(下设月令)、春秋、学庸、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经总、乐类;史部——正史、旁史、本朝世史汇、人物传(下设圣贤、历代、各省、名贤四目)、姓氏、族谱、年谱、科目、家训、方舆(下设总志、分省、边海、外夷、各省杂志、各省题咏六目);子部——诸子、子、小说、兵、卜噬、地理、医、农圃、器用、艺术、韵、字、书、画、汇书、传奇、道、释;集部——集(宋诗、元诸家姓氏、明初诸家姓氏、明集诸家姓氏、明诗选姓氏)总集、总诗、词调、诗话、啓札、四六、连珠、家集。

此外,徐氏在四卷分录书籍时对史、子、集三部分又有所改动。如:在子部设“传奇类”著录元、明杂剧、传奇140多部;集部设“诗话类”、“家集类”等,分别收有关诗话和家集类著作。这与明代其他私家目录著录仍有所区别。如:明藏书家祁承爜在其私家藏书目录著作《澹生堂藏书目》中亦延续传统四分法,但在子部设“小说类”其下又下分八小细目;集部设楚辞、诏令、章疏、辞赋等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对今世文献的著录

明代书目历来重视对今世文献的著录,《徐氏红雨楼书目》正承袭这一特色,在史部专设“本朝世类”,收明代相关书籍如:《国朝纪要》、《西征记》、《皇明诏令》等共九十六种,大量补充明正史外史料之不足;设“总志”、“分省",共收明代方志三百多种。此外,徐氏在重视当代文献著录之余,在集部“集类”又设“明初诸家姓氏”、“明集诸家姓氏”、“明诗选姓氏”,大量载明代相关文集,是为明代艺文的宝贵史料。

二、《徐氏红雨楼书目》之学术价值

(一)版本学价值

在古籍研究中,卷数具有重要意义,卷数不同则版本不同。《徐氏红雨楼书目》即屡屡在书名后注卷数。此外,徐氏亦载书籍版本,如:“《江表志》郑文宝宁化刊本[2]265”、“《广舆图》临川朱思本[2]278”等。这些都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二)目录学价值

此书为徐氏所著、购、刊等私家藏书目录的记载,读者据此可窥其藏书大略。书中对方志、小说、传奇等书籍的记载为后世研究地方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徐氏在对家藏书籍著录时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在传统四分法基础上勇于创新,推动了中国目录学的发展。

(三)史料传承价值

1、对戏曲、小说类文献的传承。

明代之前,诸如戏文等民间娱乐性作品并未单列正史之中,直到《永乐大典》编纂之时,才予以著录。此后,私家记载传奇类剧目逐渐增多,开始重视戏曲类文献的搜集。《徐氏红雨楼书目》顺应明中后期社会发展变化,在子部下设“传奇”目,共著录明代传奇、杂剧140部如:《温太真玉镜台》、《牡丹亭还魂记》、《陶潜归田记》等,这对后人具有借鉴价值。

2、对明代艺文史料的补充。

徐氏在集部集类子目下设明初诸家姓氏、明集诸家姓氏、明诗选姓氏等,且在其作者名、文集名下分列作者籍贯、字、号、仕途、作品、卒年、谥号等相关情况。如:明诗选姓氏载:“于谦,廷益,钱塘人永乐末进士,景泰中官兵部尚书。英朝复辟,以谗弃世,后赠少保,改谥忠肃。[2]392”徐氏对明代集目的颇多罗列,使后世可借此考见当时文集面貌。因此,潘景郑评曰:“所收多明代艺文,其为世所不经见者,无虑数百十种,虽不逮《千顷堂书目》之富,以之互勘,当得补苴什一也。又其所收刻本应皆启、祯以前,在今日视之,不当与天水、蒙古本同珍耶”[3]222

三、《徐氏红雨楼》不足之处

当然,《徐氏红雨楼书目》其分类不当之处也往往有之。具体如下:

正史等书籍体系分类时一般将“地理类”设于史部之下。按我国传统四分法而言,“史部”专录各种题材的历史著作,正史类、杂史类、传记类均属此类;而“子部”则专录诸子百家诸类书籍。但是,徐氏未在史部设“地理类”,而将“地理类”设于子部,把《填墓放水诀》、《葬度》等列入其中,确有不妥。此外,徐氏在“史部”分设“方舆”,用以收录地方志图书,并下设 “总志”、“分省”、“边海”、“外夷”、“各省杂志”、“各省题咏”等,其中收录书籍分类也较为混杂。此外,徐氏在子部“小说类”、“传奇类”、“释类”等书籍著录上亦有不当之处,如:“小说类”下所著《焦氏笔乘》为明代焦竑做学问、读书等方面的学术笔记,为其考据学代表作,但是徐氏将此书划入“小说类”确有失当之处。

总之,《徐氏红雨楼书目》为徐??红雨楼藏书活动之地,不仅反映了徐氏藏书情况而且集中体现了其私家藏书理念,为明代私家藏书之典范。此外,通过徐氏对传统四部分类法的。虽然,徐氏分类体系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明)晁瑮撰.(明)徐??撰.晁氏宝文堂书目?徐氏红雨楼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文苑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潘景郑著.著砚楼读书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侯赛华(1992——):女,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历史文献。

论文作者:侯赛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3

标签:;  ;  ;  ;  ;  ;  ;  ;  

《徐氏红雨楼书目》浅谈论文_侯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