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电网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其属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结构。当电网建设时,只有实现人工演变为智能化,并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正常建设,使其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对此,文章首先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分析,其次阐述电力工程技术,最后研究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对策
引言
电网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电力系统。采用有效的应用对策,把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不同领域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主要指在原有物理电网的前提下通过应用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对科技性及自动化系统控制进行加强,从而能够为人们生产及生活提供更好的电能资源。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市场的要求,使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为此电力部门需要对其建设过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保证其建设施工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而为人们提供充足且安全的电能。
2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现代化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电力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会电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与用电大国,已经认识到了建设智能电网对于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正在逐步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
2.1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促进了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转,保证了智能电网传输电能的效率,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电力工程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运行装置的自动化,实现了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准确记录。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决定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的高效性,尽量减少了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促进了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转。
2.2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电网在采集数据时,需要人为操作进行分组。传统的物理电网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不高,且操作较为繁琐。现今,采用的电力工程技术则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提高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对运行装置加以分类,以保证电网系统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类数据信息加以对比,以为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参考。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需要提高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优化了电力工程的运行方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3智能电网的特征
①环保性。为响应我国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也要力求环保,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尽可能降低对环境 的负 面影响。
② 耐 用性。为了保障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输电稳定性,电网建设过程中也对其主体结构的强度进行了再次加强,减少气候灾害等自然因素对电网架构的影响,使电网在恶劣天气下仍能够稳定运行。
自动化运行是 电网走向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自动化体现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内部程序来自主诊断并修复,及时恢复到正常运作中,既提高了电网故障处理效率,又节省了人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智能电网运行效率。使智能电网既节省了建造成本,又提升了经济收益。
电网走向智能化的另一重要标志就是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打破了传统电网单向传输模式的限制,可以与用户进行双向交互,根据每个用户具体的用电需求来提供服务,这就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
4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4.1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质量优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技术中,质量优化技术即对电能进行质量优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各个指定对象的电能存在差异,对差异化的电能加以分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以实现质量的评定,继而提高质量优化的效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质量优化系统。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用户端的具体情况,以选择匹配的用电接口,把用户评估与电能质量相结合,以实现质量优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必须符合操作标准,以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高效运转。
4.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即把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满足了电力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双重标准,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经过专家的多次试验和研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交流电压的输电过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更好地作用于高压变电,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电力来源。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以清洁能源作为电能源头,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把控制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相结合,对智能电网中的运行装置加以分类控制,实现针对性的有效调节,以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稳定进行。此外,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供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提高了电网系统中线路传输电量的效率。
4.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目前,直流电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直流电的电流传输形式保证了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需要转换电流,可以采用控制换流器。控制环流器的使用,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使用提供了设备支持。换流器核心功能的发挥依靠原件中的管段,进而提升了电力输送的效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服务于近距离或远距离的直流传输,主要应用于远距离的输电工程中。
4.4能源转换技术应用策略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能源转换技术。新能源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又一能量来源,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运作效率。能源转换技术的使用,在为智能电网提供发展动力的同时,协调了电网运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新能源的使用实现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低污染、低消耗,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束语
总之,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下,促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为了更好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给予全面分析,使其应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电网建设发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在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后,以实现输电质量、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白亚峰.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科技风,2016(24):128.
[2]闫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4(17):60-61.
[3]吴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53-54.
[4]刘森.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33.
[5]周国战,吕蓓蕾,李倩.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J].科技风,2016(10):132.
论文作者:吕春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应用于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