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政策的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期间高层建筑相继出现。但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在工程预算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这样不仅给工程效益方面带来损失,而且还影响着工程质量和施工期限。为了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本文先分析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新方法。
关键词: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1、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1、控制施工企业的预算成本管理
在建筑施工行业里,在工程项目实施数目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成本花费是最有效的增收利润的方式。全面预算管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预算上,对合理的减少预算工作有重大的意义。全面预算体系能将工程中的一些指标量化,更加有利的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层层分析这些被量化的指标,通过精细的预算管理,在对企业成本的考核提供了硬性指标的同时,也降低了实施过程中成本的随意性,提高了工作的可控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全面预算还能补充工程预算的缺点,有效减少市场价格浮动,收支平衡之间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向着更科学可操控的方向发展。
1.2、更好地反映企业内部成本考核制度指标
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可实施的预算指标,就必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因为预算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预算的指标。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彻底落实管理模式,全方位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形成优良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稳步前进。
1.3、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在中国国民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企业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包括了对项目实施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管控,这是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在这里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缺乏完整的系统管理模式,所以导致管理的方式较为落后,方法不得当,造成管理水平低的局面。此时,如果可以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系统,就很好地弥补了不足,有效的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对有待提高管理水平的企业有很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1.4、更快地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桥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位置,作为经济经营,它的主要目标还是盈利。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流程确定企业经营的收支,协助配合财政控制。使得企业财政收支在可控的平衡范围之内,从而逐步实现企业定期的经营目标。所以,全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控制资金流动的掌控。
2、加强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首先,国家应看中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然后总结分析目前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听证会,参考预算管理人员、社会居民以及建筑企业员工和相关学者的建议,制定符合全面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加强对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的控制
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不仅对整体工程的规模及位置进行决策,还要涉及到施工材料质量、技术工艺、施工人数及施工设备等的决定,而这些因素与工程造价以及总体造价息息相关。因此,在工程决策阶段,需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实践勘察,对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如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及施工过程中及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总体进度与计划。例如,有的建筑施工期在冬季,这个时候就需对这个地区的冬季平均气温进行提前调查,同时要将保温措施所需的费用列入预算中,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2.2、重视工程图纸的会审
在工程设计阶段,有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都存在一个问题,偏重整体效果的情况,而对工程造价控制忽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新造型及新方法,这样就使造价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有的企业忽略了在实际工程建设时对图纸的管理,这样施工后才发现的问题,必须中断施工而进行设计更改,这样显然就增加了成本。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建筑企业就要与监理、设计单位积极的沟通,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对此相关负责人对施工图纸都应该负责,避免中间出现设计变更而造成费用增加。
2.3、加强对工程施工材料及进度进行管理
施工材料费用约占整体工程费用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对材料进行采购、存储时,需注意对成本合理控制。材料采购人员尽可能的在本地选择供应商,这样既能减少运输距离,又能节省交通费,选择的供应商要有良好社会信誉,其产品要具有高的性价比,采购过程中对产品型号、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出现以次充好问题。例如,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属于基本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应选择具备防潮、防水、防晒的地方,避免出现数量、质量问题。
施工进度与成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施工时间的延长可直接影响到实际消耗的物力人力的增加,这样工程造价就会随之增加。所以应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达到施工过程要素的管理,避免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例如,施工过程中需对各环节的设备、人员、材料等进行合理安排,形成年度、月度进度计划,并对人材机的进场情况认真管理。管理人员应严格对施工总体规划落实各个施工环节,如果出现施工延误问题,则需对原因进行分析,以最快的速度提出解决方案,使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要求。
2.4、对工程预算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
超出预算和超出额度是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分配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相关信息传递不准时往往会造成资金使用状况的不明了,资金用在哪,如何使用不得而知。因此,加大对资金的信息技术性管理来保证资金有明确的投入和使用去向,从而具有一定的完善性和时效性,在确保预算计划的正常开展下及时有效地防止资金流失和乱用的情况,大大提升工程预算管理的技术水平。
2.5、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工程预算可以根据预算计划从管理员的素质水平,资料的采集和运用等方面着手。管理员的素质水平对预算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管理员进行综合素质培训是有必要的。可以开辅导班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让管理人员对工程的图纸,相关技术,工程造价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比如说经济和法律法规等有关的工程知识都是保证工程预算合理完善的重要因素。定额分配,清单计算等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巧性,对企业收益有一定的确保性。一个有良好质量保障的预算管理需要有丰富完整的相关资料,如招商协议文件,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现场实地勘察;人物造价,技术支持,资源配置,经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施工材料的比对和校核,资金投入方向等等一系列内容。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详细的计算企业运行情况来核算分析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管理系统。如上文所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探索,取得适合于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瑞萍.影响工程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8):181-182.
[2]王晓琳.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ERP解决方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31+19.
[3]李云川.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6.
论文作者:曹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预算管理论文; 预算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