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2001年-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论文_李龙贤,张秀凤,袁寒英

湖南省宜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4200

【摘 要】〔目的〕了解宜章县狂犬病疫情流行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仿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8年宜章县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4例,年均发病率为1.4163/10万,病死率100.00%。各年的发病率分别为0.1798/10万、0.7214/10万、3.4208/10万、1.0721/10万、2.1443/10万、1.6025/10万、1.8801/10万、0.3391/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沙镇、一六镇、栗源镇、梅田镇、麻田镇、岩泉镇、白沙乡7个乡镇的报告发病数共37例,占57.81%;男性40例,占62.50%;≤15岁发病18例,占28.13%;农民46例,占71.88%;,伤口暴露部位下肢膝以下20例,占31.25%;51例未进行伤口处理,占79.69%;未注射狂犬疫苗58例,占90.62%;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62例,占96.88%。有完整记录的59例病例中,平均潜伏期为295天。〔结论〕加强犬只的综合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规范处理犬伤伤口和免疫接种对防控狂犬病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00%,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人类常被狂犬或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鼠等动物直接咬、抓伤或舔及黏膜而感染。为了解宜章县狂犬病流行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1-2008年宜章县狂犬病流行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宜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的统计年鉴。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资料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 流行强度 2001-2008年宜章县共报告狂犬病例64例,年平均发病率1.4163/10万(64/4518810),病死率100.00%。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6,p>0.05)。2001-2008年各年发病数与发病率具体情况见下表:

2.2.2 人群分布 64例病例中,男性40例,占62.50%,女性24例,占37.50%。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5岁,其中≤15岁发病18例,占28.13%;16-54岁发病28例,占43.75%;55-85岁发病18例,占28.13%。农民46例,占71.88%;散居儿童9例,占14.06%;学生7例,占10.94%;教师、家务及待业各1例,各占1.56%。

2.2.3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发病,1月2例,占3.13%,2月、3月、5月各4例,各占6.25%,4月6例,占9.38%,6月9例,占14.06%,7月、8月各7例,各占10.94%,9月3例,占4.69%,10月6例,占9.38%,11月8例,占12.50%,12月5例,占7.81%。具体情况见下图:

2.3 伤口暴露部位 64例病例中,伤口暴露部位:头面、手臂各6例,各占9.38%,躯干3例,占4.69%,手部12例,占18.75%,下肢膝以上11例,占17.19%,下肢膝以下20例,占31.25%,头面及手部1例,占1.56%,不详5例,占7.81%。

2.4 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情况 64例病例中,51例未进行伤口处理,占79.69%,13例进行过伤口处理,占20.31%,其中在市级CDC处理1例,乡防保所处理1例,村医处理4例,自行处理7例。6例注射狂犬疫苗但未全程(其中2针1例,4针5例),占9.38%,未注射狂犬疫苗58例,占90.62%;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62例,占96.88%。

2.5 潜伏期 64例病例中,有完整记录的59例,潜伏期最短的12天,最长的18年,平均潜伏期为295天。

3.讨论

宜章县是狂犬病疫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时有狂犬病发生,但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从本世纪2002年开始,疫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我县狂犬病发病率在全省居前列,为遏制狂犬病的发病,2007年,全县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1)宜章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犬只管理预防狂犬病的通告》(宜政通〔2007〕11号)、《宜章县狂犬病仿制工作方案》(宜政办发〔2007〕29号),(2)召开了全县乡镇书记、卫生院院长及各单位负责人的狂犬病综合防治工作大会,(3)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做到村村有标语,(4)提高犬只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率。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至2008年全县狂犬病发病有所下降。

结果表明,2001-2008年宜章县狂犬病年均发病率为1.4163/10万,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比例为1.67:1;发病年龄1-8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其次是散居儿童,这与我县农村养犬多,农民经常接触犬类,犬只免疫率低,动物致伤机会较多有关;其次与近年来狂犬疫苗、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价格昂贵有一定关系。疫区波及全县27个乡镇中的19个乡镇。

群众对狂犬病的防治知识还不了解,被犬伤后未能及时规范进行伤口处理、全程注射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狂犬疫苗。64例病例中,79.69%的病例未进行伤口处理,即使进行了伤口处理的有20.31%,但仍然存在伤口处理不规范的可能。90.63%病例未注射狂犬疫苗,96.88%的病例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说明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差,群众对狂犬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缺乏认识。为避免疫苗在起作用之前狂犬病发病的免疫失败,被犬伤者应尽快规范处理伤口、注射人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疫苗。因此,加强犬只的综合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规范处理犬伤伤口和免疫接种对防控狂犬病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崔维琪,杨妍,天津市动物致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3,6:533.

[2]李振平,王玉琳,刘燕,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效果观察〔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32(2):32-34.

论文作者:李龙贤,张秀凤,袁寒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宜章县2001年-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论文_李龙贤,张秀凤,袁寒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