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阅读了《数学通讯》2001年第21期邗登的夏老师的《数列中探索问题的解题策略》(以下简称文一),和2002年第22期邗登的《一道数列题的错题剖析》(以下简称文二),文二中提到文一是解答错误、是解答巧合,在此笔者对解答的巧合提出自已的见解,并对如何看待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巧合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解答“巧合”
学生对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问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用两次平均值不等到式求最值有时对结论,有时不对,答对结论是不是一种巧合,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运用了一次以错纠错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了这知识要点“一正、二定、三等”。
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很明显学生的解题过程是错误的,作为学生本人是不知道的,毕竟最终结论是正确的。教师需要去正确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尝试挖掘其中的原由,教师首先弄清解答是否是真正的“巧合”,然后再去给出最佳的对待办法。如果不是真正的“巧合”,课堂可以让学生进行展开讨论,既增加课堂的师生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钻研的精神。如果是真正的“巧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巧合的原因,是由于条件的不足,还是仅仅是特例,是不是解题不完善等。分析清楚后可以让学生在题中增加适当的条件限制,补充完善解答过程,作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一些变式去帮助问题的解决。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所以,善待学生做题的“巧合”,让学生真正理解结论或过程巧合的原因是知识理解不透、推理不严等,帮助学生、善待学生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中学 530300)
论文作者:龙色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巧合论文; 学生论文; 结论论文; 数学论文; 数列论文; 笔者论文; 平均值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