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相比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优点和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内科就职的护理人员4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人,分别接受医院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行为的评价和所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知识和护理行为方面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好,并且所护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内科;应用
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内科收入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1],使得内科的护理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明确责任制度,重视护理素养,有研究表明[2],在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实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了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相比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优点和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内科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实行,选取于我院内科就职的护理人员48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护理人员24人。其中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中包括男性2人,女性22人,年龄为20~46岁,平均年龄为(33.25±4.75)岁,本科学历13人,专科学历11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中包括男性1人,女性23人,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2.75±5.25)岁,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12人。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进一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医院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医院内科护理管理方案执行,上下班交接工作严格执行,严禁擅离工作岗位,护理工作需遵医嘱执行。护士长对护理人员严格管理,负责本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实行分层责任管理制:护士长根据本科室内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经验等,实施层级管理[3],其中工作时间大于5年、经验丰富者作为第一级管理层,为护理小组责任组长,帮助护士长实施管理工作,安排与监督护理工作,对病房护理工作整体性的评估;其他护理人员为护理小组组员,主要实施护理工作,其中工作时间大于1年者,作为第二级管理层,主要负责对患者的抢救、治疗等,工作时间小于1年者,作为第三级管理层,主要负责基础性护理工作。每一层级严格执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优质护理培训工作:首先应向护理人员明确优质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不断充实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护理方式的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以及不同的护理流程的强化等[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流程的理解,包括如何引导患者入院、如何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及随访观察、患者入院期间如果用药、检查、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进行急救、如何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等。
(3)护理工作的质量监控:护士长需对整个护理工作及时监控,定期组织会议进行护理工作讨论与总结,对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予以讨论解决,并总结上个阶段的护理工作表现,纳入考核,表现优异者可予以额外奖励[5]。
(4)建立应急预案:在护理的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常会发生突发性的变化,需应急处理,所以建立应急预案是有必要的。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一旦发生异常,可以及时予以干预措施,降低发生更为恶劣的情况的可能性。
1.3观察指标
通过本科室内编制试卷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护士长对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评分,并对护理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定量变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的形式表示,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统计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护理知识和护理行为比较
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得分为(95.75±6.38)分,护理行为得分为(93.75±4.65)分;而接受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得分为(84.65±5.76)分,护理行为得分为(87.24±6.05)分,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知识和护理行为得分明显比对照组的高(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满意度为85.65%,而接受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满意度为92.75%。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的高(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旨在要求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能科学合理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内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其收入的患者病情复杂、种类繁多,这对内科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内科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进行全面综合护理的目标得以实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6],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本研究中,相较于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管理。说明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婷,魏革,庄艳.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9):149-150.
[2] 张凤君.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90-192.
[3] 阿瓦汗·达吾提,斯力米汗·麦合木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4):168、175.
[4] 张伟.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3,14(24):3185-3186.
[5] 李红利.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77-183.
[6] 王丽华.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55-256.
论文作者:赵金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管理模式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