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油系统与油藏动力学”研讨会报告

“成油系统与油藏动力学”研讨会报告

一、“成油体系与油藏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朱传华[1](2017)在《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横断层是指在走向上与区域主体构造线走向近于垂直或以大角度斜交的断层,可以发育在挤压、伸展、走滑等多种构造环境中。与冲断带相关的横断层可由先存断层演化而来,也可与冲断带同时形成,也可由后期构造作用叠加产生。冲断带横断层是挤压构造环境中常见的构造成分,与主冲断带相互切割,使主冲断带分段发育,并对其相邻前陆盆地演化及油气聚集有重要影响。目前,对冲断带横断层形成的理论依据以及成因类型尚缺乏系统研究,关于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的特征、分布、成因机制、控震作用等研究也十分薄弱,横断层对前陆盆地油气聚集的影响研究尚属空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冲断带横断层实例,分析了冲断带横断层发育的构造环境及力学机制,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正挤压及压扭作用下冲断带横断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冲断带横断层的成因分类方案,将冲断带横断层分为4种成因类型,即剪切型、横张型、复活型、撕裂型。其中,(1)剪切型横断层在正挤压构造环境中与冲断带大角度斜交,构成“X”型共轭剪切型横断层;压扭环境中,通常仅一组剪切断层发育,并按一定间距平行分布。(2)横张型横断层也可形成于挤压、压扭环境中,走向与冲断带走向垂直,总体呈直线状横切主逆冲断层,局部多沿“X”型共轭剪切破裂面发育,呈“锯齿”状。(3)复活型横断裂是由早期存在的与主冲断带直交或大角度斜交的断层,在主冲断带形成过程中再次活化而形成横断层,对区域构造格局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4)撕裂型横断层形成于差异挤压环境中,由于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纵向差异冲断带内多形成与其垂直的横断层,且该横断层多横向贯穿冲断带;由于力学性质的差异冲断带内多形成与其斜交的横断层,但该横断层延伸距离较短。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解释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发现了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存在的大量证据,已经证实了垂直于龙门山断裂带的9条横断层和4条潜在(未经野外证实)横断层。这些横断层多为北西走向,大致平行、等间距排列,发育4种横断层结构样式。9条横断层由北东向南西依次为:白龙江横断层、南坝横断层、虎牙横断层、清平横断层、小鱼洞横断层、卧龙-怀远横断层、大川横断层、天全-荥经横断层、三合横断层。4条潜在横断层依次为:朝天横断层、青川—剑阁横断层、通口河横断层、宝兴-芦山横断层。横断层在遥感和地球物理资料中多表现为横向线性构造、突变带、扭曲带或高梯度带等;野外露头多为北西走向大型沟谷,被河流占据,见近直立断面、大型断裂破碎带、褶皱扭曲带等,断面上可见指示水平走滑运动的擦痕、阶步等。4种横断层结构样式分别为横张锯齿状、压扭逆冲型、压剪正花状、张剪负花状。横张锯齿状平面和剖面断裂整体形态平直,断裂破碎带较宽,局部为“锯齿状”;压剪正花状剖面浅部为正花状构造,深部为近直立走滑断层,平面上为走滑断层或断裂趋势带,可表现为断续发育的横向走滑断层、雁列式断层或褶皱等;压扭逆冲型剖面上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平面上可以是显性的逆冲兼走滑运动的断层,也可以为隐性的逆冲陡坎或褶皱扭曲带;张剪负花状剖面为负花状构造或断裂破碎带,平面上为宽大破碎带,断层多分段发育。在区域构造背景、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分布及野外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的成因类型、形成机制:龙门山断裂带主要发育复活型、剪切型和横张型横断层;以复活型虎牙横断层和卧龙-怀远横断层为界,龙门山断裂带沿走向可分为北、中、南3段;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南段主要发育垂直于主断裂带的横张断裂,中段主要发育与主断裂带大角度斜交的剪切型横断层;横断层与主逆冲断裂相互切割,横断层活动促进主断裂沿走向的差异演化,主断裂走滑运动也导致横断层分段发育。根据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背景及演化模式,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了龙门山断裂带和横断层的共同演化过程,发现横张型和剪切型横断层是与龙门山主断裂带同时形成、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构造成分。横断层的存在,使龙门山断裂带呈现出主断裂与横断层交错分布的新构造格局,二者相互切割、错断是龙门山断裂带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根本原因,横断层与主断裂带相互影响,共同控制了龙门山地区地质演化、油气分布和地震活动的分布。根据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构造背景,分别计算了有、无横断层条件下龙门山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分布,结果表明横断层的存在使龙门山断裂带应力水平整体提升,且应力在横断层与主断裂交汇处集中;龙门山中段地应力、应变增量明显大于南段和北段。表明横断层可以促进龙门山断裂带沿走向的差异逆冲、隆升和前陆盆地的差异沉降,并促使地震活动向横断层与主断裂交汇区集中。横断层的活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演化,导致沿龙门山走向各段之间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差异。由于复活型虎牙横断层与卧龙-怀远横断层的存在,印支期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比南、中段隆升早,而喜山期北段隆升则较晚;北段的隆升强度明显低于中、南段,现今龙门山南、中段海拔明显高于北段,宽度则比北段窄。此外,在地层及岩性特征、构造变形特征及活动性等方面,沿龙门山走向各段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汶川与芦山地震中,各亚段的活动时间、走滑方向和运动强度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认为横断层既可以独立发震,又可以与主断裂联合发震,二者同步活动使余震呈现分段分布的特点。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即是龙门山主断裂不同分段分别活动的结果,二者相互独立。虎牙、小鱼洞、卧龙-怀远横断层与主断裂交汇区及相邻10km范围内,白龙江、大川横断层与主断裂交汇区及相邻8km范围内为强震敏感区,其中小鱼洞横断层南西盘10km范围内、卧龙-怀远横断层两侧10km范围内,白龙江、大川横断层与主断裂交汇区及相邻8km范围内将来发生强震的危险性较大。认为横断层控制着龙门山前陆盆地烃源岩、储层、圈闭发育和油气运移特征:龙门山前陆盆地纵向沉降速度的差异,导致中、南段烃源岩沉积厚度较大,热演化程度较高;龙门山断裂带沿走向的差异隆升,导致前陆盆地碎屑沉积物早侏罗纪之前主要分布于中、北段,之后主要分布于中、南段,现今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剥蚀量仍明显大于北段;龙门山断裂带沿走向差异逆冲,导致北东走向构造圈闭主要分布于前陆盆地中、南段;此外,横断层是造山带物源输出的主要通道,控制着前陆盆地沉积相和优质储层的分布,横断层出山口处多为冲积扇扇根,横断层也可以促进油气的垂向运移,从而导致含气构造北西向带状分布。结合冲断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总结了5种与横断层相关的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横张断块式、压扭地垒式、逆冲背斜式、张扭地堑式和派生裂缝式成藏模式。横断层发育区为致密砂岩气藏、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气藏有利勘探区;虎牙和清平横断层11km范围内、小鱼洞横断层17km范围内为横断层相关构造油气藏有利发育区。

曹子剑[2](2016)在《孤岛油田中二中馆5储层描述与表征》文中认为孤岛油田位于沾化凹陷东部孤岛潜山披覆背斜构造的东翼,自发现至今,勘探开发程度已相当高。孤岛中二区中部馆5砂层组为本次研究目的层段,该段含油面积为3.68km2,地质储量801.11×104t。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该区块存在水驱效果差,油田水淹严重,采收率较低,注采不平衡,“三高”矛盾突出等问题。基于此,亟需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与表征。本次研究运用河流相等高程对比理论,将馆5砂层组主要含油层段划分为4个小层,并将主力含油层Ng53细分为3个沉积时间单元,Ng54细分为2个沉积时间单元,建立了精细地层格架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地质等资料,开展了对主力油层顶面构造形态、砂体平面展布情况及延伸方向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以取心井岩心及其分析化验资料为依据,确定目的层沉积环境与水动力条件,分析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精细储层非均质模型。根据测井资料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确定油水层判识电性标准,分析油水分布规律。通过原油粘度测试资料,分析了原油粘度与温度、开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其分布规律。根据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确定该块油藏类型为一具有边水的岩性—构造层状普通稠油油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地质依据。

王小敏[3](2009)在《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油藏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段,确定其油藏特征、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对扩大探明储量规模、油田扩边挖潜以及深化油藏地质认识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从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入手,分析了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构造特征、储层沉积、油源条件及生储盖组合等石油地质条件;其次,通过对典型油气藏进行精细解剖与对比,识别出主要油藏类型及其特征;第三,研究油气成藏的动态过程,分析了油气成藏期次、油气运移动力、油气运移通道,建立了宏观油气运聚模式及不同构造带的成藏模式;最后,分析了油气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朝长地区扶余油层的油藏分布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扶余油层油藏类型包括背斜型、上倾砂岩尖灭型、鼻状-岩性复合型和断层-岩性复合型等4种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和古近纪末是研究区三个主要期次;每一主成藏期内,在有效烃源岩范围内,由于压差作用形成了“上生下储垂向运聚模式”;由于势差、压差作用,在不同构造带形成5种主要成藏模式:背斜型、长期单斜型、鼻状-岩性型、早期单斜-晚期向斜型和凹陷型。扶余油层成藏主控因素有:①源岩成熟与背斜带隆升的良好时空配置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条件;②断层与砂体的有机组合是油气运聚的输导体系;③砂体与后期构造的不同匹配呈现不同的油气聚集特点。扶余油层油藏分布规律为:纵向上,扶Ⅰ及扶Ⅱ上是本区主要的含油层位;平面上,背斜型油气藏分布在朝阳沟、翻身屯和长春岭三个背斜构造,上倾岩性尖灭油藏与断层-岩性复合型油藏分布在朝阳沟阶地西北翼、王府凹陷周围的斜坡带以及朝84井向斜,鼻状-岩性复合型油藏分布在薄荷台、裕民、大榆树3个鼻状构造。

周贤文[4](2009)在《低渗透薄层水平井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为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薄差边际油田,本论文利用构造解释、反演、建模、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经济评价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敖南油田水平井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地震反演、精细地质建模与储层预测、水平井优化设计、随钻分析调整、投产完井方式优化和注采井网优化及调整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运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和三维地质精细构造建模技术,解释了敖南水平井区葡萄花一油组(PI)顶、底构造,并分区建立了构造模型,精细地描述了各小层的微构造,使构造误差小于1‰。(2)针对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应用构造解释、储层反演和沉积微相研究等成果,应用地震约束多井波阻抗反演与岩性预测、相控随机建模方法,预测了储层,使储层预测精细到1m以下的薄差层。并从储层的沉积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渗透率、含油性、岩性和砂体连通性等方面,多角度进一步认识了水平井区储层的非均质特征。(3)从油藏类型、油藏参数、储层性质及技术经济界限等方面,建立了水平井开发薄差层的适应性标准,认为水平井可以应用到0.5m~1m的特薄储层,评价认为敖南油田南部总体上适合水平井开发。(4)建立了一套适合低渗透薄层油藏地质特点的水平井参数优化方法,开展了低渗透薄层水平井的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建立和应用了薄差层水平井的随钻分析与调整方法,包括随钻地质建模、随钻测量技术、地层对比、含油性分析等,使水平井的砂岩钻遇率达68%。(6)通过建立非均质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投产完井方式,形成了薄差层水平井投产完井方式的地质油藏优化设计与研究方法,投产的水平井产量达到周围直井产量的2~5倍。(7)在分析水平井区的储层特征、注采井砂体对应关系、注水开发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注水调整原则、方法及不同注水政策下的开发效果。(8)通过对敖南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多学科研究和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特低丰度、低渗透薄互层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多学科一体化研究与设计技术,使水平井成功突破应用于1m以下、非均质性较强的低渗透薄层,提高了油井单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使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低丰度、薄差边际油藏成为现实。

李德庆[5](2008)在《胜坨油田沙二下坨142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细油藏描述是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重点推广应用技术。通过“九五”、“十五”的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系列配套技术,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为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做出了重要贡献。胜坨油田坨142块曾是胜利油田“十五”期间新区产能建设项目重点之一,年建产能23.6万吨,2000年被评为中石化优秀开发方案,2001年被评为中石化高效滚动勘探开发项目和勘探重大发现奖。自1999年投入开发以来,共经历了天然能量开发和注水开发两个开发阶段,截至目前,该块共有油井51口,水井21口,日油736吨,含水80.8%,平均动液面1148.4米,采出程度17.5%。层间干扰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油井供液不足,产能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重新精细的认识和刻画油藏,为改善该区块开发效果和提高此类油藏采收率奠定基础。依此,开展了胜坨油田坨142块沙二下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该项研究工作在完善井位数据库、井斜数据库、试油数据库、生产数据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地层沉积时间单元的细分、对比,建立该区的沉积时间单元地层格架模型;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本区的精细微构造模型;从取心井出发,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研究思路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建立了本区的精细储层非均质模型;结合油藏流体性质、油藏类型及油水关系研究,分时间单元、分单砂体进行了储量精细复算,并建立了该块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最终通过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块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潜力所在。预计方案实施后,可提高采出油藏采收率6.1个百分点,累增油75.6万吨。

毛超林[6](2006)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评价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目的是为该区低渗透油藏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完善建立一套针对低渗砂岩储层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并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储层沉积学理论。在研究中以微相研究为基础,以成因单元(小层)为研究对象,以储层非均质性为主线,以储集岩微观孔隙结构为重点,在掌握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大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重点从如下七个方面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及周缘工区内的高台子油层及其它油层进行了多层次的综合研究:一是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水分布关系研究;二是储层组构及控制因素研究,包括储层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分布及转化、成岩作用及对储集物性的影响等研究;三是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描述与应用分析;四是运用恒速压汞特殊分析手段对储集岩进行了深入解剖;五是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与渗流特征研究;六是开展了储集层敏感性评价并提出了油层保护建议;七是对储集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排队优选。其主要创新点如下:(1)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了全区粘土矿物的分布和转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粘土矿物纵向分布为不正常转化型(Ⅱ型),与中国含油气盆地粘土矿物纵向分布类型中的Ⅱa型相当。分析这种转化特征,母源物质和古沉积环境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成岩作用只是对原始沉积物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改造。(2)采用恒速压汞全新技术和研究思路,定量地描述了储集岩孔隙及喉道的关系和分布特征,建立了孔喉半径比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揭示了控制渗透率高低的微观孔隙结构本质。(3)首次在本区建立了工区各层段、小层的孔渗与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特征参数间预测新模型。指出储集岩中次生溶蚀孔隙主要源自钾长石的溶蚀,钾长石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其孔隙度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4)研究表明,大情字井地区毛管半径中值与油水层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R50越大,物性越好,成为油层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为干层。(5)建立了研究区储集层利用临界水条件下的液柱高度Hcwwo判断其产液性质的模型,并且给出了利用孔渗值求取H(cw<sup>wo值的定量公式,由此可以利用测井解释获得的大量孔渗数据对储集岩的产液性质及产能大小作出预测。在对其各项特征进行综合描述与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的油藏成藏规律,结合生产提出了下步合理化工作建议,并被油田采纳。

宫秀梅[7](2006)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成藏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的含油气性问题一直为中国石油工业界所关注。然而,塔中地区在塔里木盆地整体构造背景下,经历了“多期成盆、多期改造、多套烃源岩、多次生排烃、多期运聚散”演化特征,导致其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为准确认识这一动态的历史过程,系统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机理和分布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不仅是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突破我国和世界油气勘探领域理论研究的“瓶颈”。本文以油气成藏体系研究方法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了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等最新理论和进展,采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对塔中地区早古生代油气成藏体系的烃源体、输导体的发育和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详细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输导体系中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多项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的油源对比分析以及烃源岩发育特征,印证了塔中地区现今早古生代油藏主要是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泥灰岩、泥质灰岩烃源岩贡献的结果。塔中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存在两种有效的输导体系,即油源断裂沟通不同层系的输导体系、不整合面控制的输导体系。采用多种成熟度参数及油气运移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等方法,认为塔中地区不同区域早晚两期油气在输导体系中的运移规律存在着一定差别,即晚期油气在塔中10号构造北斜坡以垂向运移为主,聚集在志留系储层中;而塔中I号构造带(以塔中16井区为主)的晚期油气则主要沿着志留系与奥陶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部和下部储层发生侧向运移,向构造高部位聚集;单个和群体包裹体内的微量元素和元素组的特征,佐证了塔中地区早期(古油藏)油气运移方向,即早期油气主要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运移,其中塔中10号构造带包裹体中的微量元素丰度明显高于塔中I号断裂带。综合早古生代油藏的油气运聚规律,认为塔中早古生代成藏系具有两种不同的油气运聚模式,即塔中地区志留系成藏模式和中上奥陶统可动油成藏模式,从而指出塔中10号构造带北斜坡的志留系地层、塔中I号断裂带的中上奥陶统地层将是塔中地区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

陈孔全[8](2006)在《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文中研究表明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入手,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以盆地分析方法为手段,结合平衡剖面等方法,综合研究江陵凹陷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开展盆地结构特征、盆地原型演化与成盆期研究,对江陵凹陷进行了整体和动态分析,认为江陵凹陷是受公安—松滋断层和丫角—新沟咀断层控制形成的凹陷型断陷盆地。盆地演化经历了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盆地形成阶段;晚白垩—始新世新沟咀组的第一期断陷阶段、荆沙组—荆河镇组的第二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早第三纪末期与晚第三纪的构造反转与隆升剥蚀阶段。 以板内形变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几何学、构造动力学分析手段和方法。从变形层次的角度,划分江陵凹陷的形变层,分析不同变形层的形变特征与形变史;在此基础上,进行构造样式分类、探索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各形变区各主要形变作用的形变机制与期次以及与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的关系。提出江陵凹陷具有三个主要形变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中晚期,对应发育三个主要不整合面。江陵凹陷发育四组、三个期次的断裂系统,第一期为K2y—Ex时期形成,以张性为主,走向以NE或NEE向为主,近EW向为辅,控制凹陷的构造格局:第二期为Ej—Ejh时期形成,整体表现为张性、平面上以NE向为主;第三期为Ejh末期与末期形成,整体为压扭性,平面上为近SN向或NW向,部分为早期张性断层反转。江陵凹陷盐构造主要形成于荆沙组—荆河镇组时期,至广华寺组末期最终定型,盐构造主要发育在荆州背斜带和南部断洼带两侧,盐构造形成有助于油气运移,同时控制江陵凹陷的油气聚集。 江陵凹陷发育潜江组、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二套生油岩,潜江组生油岩埋深浅,主体处于未—低成熟阶段。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中低,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烃源岩主体进入成熟阶段,处于大量生油阶段,是江陵凹陷的主力烃源岩,烃源区分布在以江口—梅槐桥—虎渡河—资福寺为中心的近E—W向区域内,包括荆州背斜带。主力烃源区分布在梅槐桥—虎渡河洼陷,以梅槐桥洼陷为主。江陵凹陷工业油层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渔洋组、下第三系新沟嘴组下段。以低密度、低含硫、轻质油为主,原油具高饱和烃含量,低Pr/ph值、高r—蜡烷/α βC30藿烷值,较高C27甾烷含量,成熟度较高等地化特征,白垩系原油与新沟嘴组下段原油同源,均为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形成。 据源—储关系,可以将江陵划分三个含油气系统,其中以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为主。根据储—盖空间配置,将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进一步划分三个次级系统,根据源、储、盖圈闭、通道等成藏要素的空间配置,总结了江陵凹陷

赵会民[9](2004)在《辽河断陷滩海区潜山储层及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提出潜山油气藏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辽河断陷已有兴隆台、曙光、东胜堡、齐家等多个潜山投入开发,潜山油气勘探具有良好前景。辽河滩海区属辽河断陷陆上向海域的自然延伸部分,盆地构造格局及演化特点与陆上相似。本文以辽河断陷滩海区三个潜山带为研究对象,以辽河断陷多年来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为研究基础,开展地质——测井——物探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石油地质理论指导、深化本区潜山勘探。首先,通过区域地层对比和频谱分析,明确潜山地层时代和探井相对关系,首次确定海月潜山带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潜山属震旦系至下古生界,海月潜山带变质岩为辽东型太古宇鞍山(岩)群,葫芦岛潜山带变质岩为辽西型太古宇建平(岩)群,燕南潜山带碳酸盐岩为下古生界,火山岩为中生界下白垩统小岭组。潜山构造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三个潜山带均为被倾向相反、走向近于北东的两条正断层所夹持的地垒型潜山,是由构造断裂和风化剥蚀两种地质作用综合而成的构造—侵蚀型潜山。其次,运用地应力预测、5700测井成像、人工神经网络、测井裂缝识别及地震属性预测裂缝等技术,预测潜山的裂缝发育及分布规律。特别是利用5700测井成像技术,首次发现海月潜山带海南20井碳酸盐岩潜山顶面风化网状裂缝发育,存在约30m左右的古风化壳。本文提出区内三种潜山储集类型,即风化壳型、构造裂缝型和溶蚀孔隙型,并确定其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及成因。其中,风化壳型在长期遭受风化的潜山高部位最为发育;构造裂缝型主要受区域构造断裂的控制;溶蚀孔隙型多发育在碳酸盐岩中。成藏条件研究表明,本区潜山临近生油规模巨大、资源丰度高的富油气凹陷;具有多种储集岩性及储集类型;上覆有厚度大、稳定性好、致密的古近系湖相泥岩和中生界碎屑岩;主干断裂延伸长、断距大、阶段性活动且形成时间早,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油气充注程度可达正常充注,以及“早隆、中埋、晚稳定”最佳成藏配置等。总之,本区潜山成藏条件较好。最后,对潜山圈闭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潜山圈闭勘探目标,共发现4个Ⅰ类圈闭,7个Ⅱ类圈闭,6个Ⅲ类圈闭,2个Ⅳ类圈闭,并指出潜山勘探近期和远景目标。本文首次对滩海区成藏动力学系统进行初步分析,确立海南20潜山油气藏属它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并总结潜山的油气富集规律。

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张杰[10](2003)在《油气成藏与分布的递变序列》文中指出在分析成藏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的序列性。油气生成的多源性和不同聚集条件下成藏聚集的多变性构成了油气在平、剖面上发育和分布的序列性,它由生供烃序列、运移序列、封存序列以及成藏序列等构成,多因素变化导致不同盆地中的油气藏分布构成多种变化序列。若将不同盆地中的典型油气藏片段进行时空组接,则上述所有油气藏类型都将在理想的盆地中出现,构成理论上完整的油气成藏机理序列。对具体的盆地而言,由于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存在几率及发育的规模和程度各有差异,通常形成以几种机理类型为主的油气藏组合序列。单就一定条件下的天然气成藏分析而言,煤层气或页岩气、根缘气、致密砂岩气、水溶气、常规圈闭气以及甲烷水合物等可构成完整的油气成藏机理递变序列。

二、“成油体系与油藏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油体系与油藏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冲断带及横断层研究现状
        1.2.1 冲断带构造及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1.2.2 横断层概念及内涵
        1.2.3 冲断带横断层研究现状
    1.3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冲断带横断层成因类型及形成过程模拟
    2.1 横断层是冲断带常见的构造类型
    2.2 冲断带横断层的成因类型
        2.2.1 剪切型横断层
        2.2.2 横张型横断层
        2.2.3 撕裂(调节)型横断层
        2.2.4 复活型横断层
        2.2.5 其他类型横断层
    2.3 冲断带横断层形成构造物理模拟
        2.3.1 实验设计
        2.3.2 正挤压作用下横断层的形成
        2.3.3 压扭作用下横断层的形成
        2.3.4 差异逆冲作用下横断层的形成
        2.3.5 先存横向断层作用下横断层的形成
        2.3.6 不确定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质特征
    3.1 大地构造位置
    3.2 地层及沉积特征
    3.3 断裂带特征
    3.4 构造变形样式
    3.5 构造演化过程
    3.6 油气地质特征
第四章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地貌及地球物理特征
    4.1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地貌特征
        4.1.1 地貌特征
        4.1.2 地形特征
    4.2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地震活动特征
        4.2.1 天然地震分布
        4.2.2 汶川地震同震形变
        4.2.3 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
        4.2.4 汶川地震引发的滑坡分布
    4.3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地球物理特征
        4.3.1 重力异常
        4.3.2 磁力异常
        4.3.3 大地电磁
        4.3.4 层析成像
        4.3.5 地震勘探
    4.4 小结
第五章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野外地质特征
    5.1 白龙江横断层
        5.1.1 区域概况
        5.1.2 野外地质特征
    5.2 虎牙横断层南段
        5.2.1 区域概况
        5.2.2 野外地质特征
    5.3 卧龙-怀远横断层
        5.3.1 区域概况
        5.3.2 野外地质特征
    5.4 其他横断层
        5.4.1 南坝横断层
        5.4.2 清平横断层
        5.4.3 小鱼洞横断层
    5.5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的分布
    5.6 横断层结构样式
第六章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
    6.1 龙门山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6.2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
        6.2.1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形成机制
        6.2.2 龙门山主断裂带与横断层的演化
        6.2.3 白龙江横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
        6.2.4 虎牙横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
        6.2.5 卧龙-怀远横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
    6.3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形成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6.3.1 模型设计
        6.3.2 实验结果
        6.3.3 不确定性分析
第七章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的地质意义
    7.1 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应力场的影响
        7.1.1 龙门山断裂带有限元模型
        7.1.2 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应力场分布
    7.2 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构造格局及地震活动的影响
        7.2.1 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构造格局的影响
        7.2.2 横断层对龙门山断裂带发震和余震传播的控制
        7.2.3 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关系
        7.2.4 强震危险区分布预测
    7.3 横断层对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的影响
        7.3.1 龙门山分段活动特征总结
        7.3.2 横断层促进龙门山前陆盆地分段演化
        7.3.3 横断层影响烃源岩的分布及热演化程度
        7.3.4 横断层控制储层分布
        7.3.5 横断层促进圈闭的差异演化
        7.3.6 横断层控制油气沿北西向带状分布
        7.3.7 龙门山前陆盆地油气有利发育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孤岛油田中二中馆5储层描述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油藏描述及表征现状与趋势
        1.2.2 储层地质建模现状与趋势
    1.3 技术路线内容
    1.4 主要完成工作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位置
    2.2 勘探开发简况
    2.3 资料收集情况
第三章 储层综合研究
    3.1 地层特征
        3.1.1 地层层序
        3.1.2 地层对比与划分
    3.2 构造特征研究
        3.2.1 区域构造背景
        3.2.2 微构造特征
    3.3 储层特征
        3.3.1 岩石学特征
        3.3.2 储层展布
        3.3.3 储层物性分析
        3.3.4 储层非均质性
        3.3.5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3.3.6 岩石润湿性
        3.3.7 储层敏感性
第四章 油藏特征研究
    4.1 储层流体性质
        4.1.1 原油性质
        4.1.2 地层水性质
    4.2 油水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
        4.2.1 油水层识别电性标准
        4.2.2 油水分布
        4.2.3 油层展布
        4.2.4 油藏类型
    4.3 储量估算
        4.3.1 储量计算方法
        4.3.2 参数选取
        4.3.3 储量估算与评价
第五章 三维地质建模
    5.1 储层建模方法及选取
        5.1.1 建模方法
        5.1.2 储层建模方法选取
    5.2 数据准备
    5.3 构造模型
    5.4 地层模型
    5.5 属性建模
    5.6 模型储量估算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油藏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2.1 储层沉积与分析研究
        1.2.2 构造变形特征
        1.2.3 典型油藏解剖与类比
        1.2.4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1.2.5 成藏模式建立
        1.2.6 油藏分布规律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含油气系统
        1.3.2 油气成藏体系
        1.3.3 油气藏成因模式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发育特征
        2.1.1 基底结构
        2.1.2 断陷结构
        2.1.3 坳陷结构
        2.1.4 反转构造格架
    2.2 盆地古气候特征
        2.2.1 古纬度的恢复
        2.2.2 古气候演变特征
    2.3 盆地沉积特征
        2.3.1 沉积演化
        2.3.2 沉积体系
    2.4 盆地含油气层系
3 石油地质条件
    3.1 烃源岩
    3.2 沉积储层
        3.2.1 沉积特征
        3.2.2 砂体展布
        3.2.3 储层物性
    3.3 生储盖组合特征
4 构造特征
    4.1 构造分区
    4.2 断裂特征
    4.3 构造演化
    4.4 构造变形
5 油藏特征
    5.1 油气水分布特征
    5.2 油藏类型
        5.2.1 构造油气藏
        5.2.2 岩性油气藏
        5.2.3 复合型油藏
6 油气成藏模式
    6.1 烃源岩成熟史
        6.1.1 地温场
        6.1.2 生烃史
    6.2 成藏期次
    6.3 油气的输导系统
        6.3.1 断层
        6.3.2 输导层
    6.4 动力场分析
        6.4.1 地层超压
        6.4.2 流体势
    6.5 油气运聚模式
        6.5.1 宏观模式
        6.5.1.1 垂向运聚模式
        6.5.1.2 侧向运聚模式
        6.5.2 成藏模式
        6.5.2.1 背斜型
        6.5.2.2 长期单斜型
        6.5.2.3 鼻状-岩性型
        6.5.2.4 早期单斜-晚期向斜型
        6.5.2.5 凹陷型
7 油藏分布规律
    7.1 成藏主控因素
        7.1.1 源岩成熟与背斜带隆升的时空配置
        7.1.2 断层与砂体的有机组合
        7.1.3 砂体与后期构造的多种匹配
    7.2 油藏分布规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低渗透薄层水平井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水平井应用的现状
        1.2.2 水平井技术研究现状
        1.2.3 低渗透薄层水平井开发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1.2.4 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1.7 主要创新点
2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
    2.1 技术方法
        2.1.1 精细储层标定
        2.1.2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2.1.3 变速成图技术
        2.1.4 构造解释精度误差分析
    2.2 构造特征
    2.3 敖南地区断裂特征
3 储层预测
    3.1 沉积特征
    3.2 薄互层储层反演及预测
        3.2.1 反演方法
        3.2.2 反演效果分析
        3.2.3 预测精度分析
    3.3 三维精细地质建模
        3.3.1 建立精细的三维构造模型
        3.3.2 建立精细的岩性模型
        3.3.3 建立储层属性模型
    3.4 敖南储层预测特色技术
    3.5 储层特征描述
4 薄层水平井优化设计
    4.1 水平井可行性研究
        4.1.1 水平井适应性筛选
        4.1.2 水平井区优选
    4.2 水平井与直井压裂开发效果比较
        4.2.1 水平井控制储量计算
        4.2.2 水平井与直井的比较
    4.3 提高水平井储量控制与动用程度的对策
        4.3.1 选择合适的水平井形式
        4.3.2 根据控制不好的储量的不同形式,采取不同的对策
    4.4 水平井优化设计
        4.4.1 水平井形式、方位、水平段长度优化原则研究
        4.4.2 水平井单井优化设计
        4.4.3 方案设计结果
5 水平井随钻分析与调整
    5.1 研究思路
    5.2 水平井随钻分析与调整的几个关键技术
        5.2.1 随钻地质建模方法
        5.2.2 水平井随钻测量技术
        5.2.3 地层对比
        5.2.4 含油性分析
    5.3 实施效果
6 投产完井方式优化设计
    6.1 非均质地质模型
        6.1.1 基本四性关系
        6.1.2 井孔属性参数计算与井间属性参数预测
        6.1.3 非均质属性模型的建立
    6.2 射孔/压裂完井方案数值模拟
        6.2.1 射孔/压裂原则研究
        6.2.2 射孔/压裂完井数模方案设计及模拟
        6.2.3 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6.2.4 投产完井原则及设计要点
    6.3 认识与结论
7 注采井网优化及调整
    7.1 注采井储层砂体对应关系
    7.2 井网适应性分析
        7.2.1 敖南水平井区井网适应性
        7.2.2 井网设计与优化
        7.2.3 水平井开发井网评价
    7.3 水平井区注水开发特征
        7.3.1 选择注水方式的原则
        7.3.2 注水开发特征
        7.3.3 储层敏感性评价
        7.3.4 注水受效特征
    7.4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注水调整方法
        7.4.1 水平井一直井联合布井注水开发理论
        7.4.2 注水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7.5 不同注水政策下的开发效果
        7.5.1 不同注入压力不同注采比下的开发效果
        7.5.2 不同部位注水时的开发效果
    7.6 本章认识与结论
8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胜坨油田沙二下坨142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况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内容
第二章 精细油藏地质研究
    2.1 精细地层对比划分
        2.1.1 地层层序
        2.1.2 对比模式
        2.1.3 对比标志层
        2.1.4 精细对比划分结果
    2.2 构造精细研究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构造特征
    2.3 储层精细研究
        2.3.1 储层岩石特征
        2.3.2 储层精细划分及井点夹层识别
        2.3.3 沉积相研究
        2.3.4 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
    2.4 流体特征
        2.4.1 流体性质
        2.4.2 油水分布
    2.5 三维油藏地质模型建立
        2.5.1 数据准备
        2.5.2 构造模型建立
        2.5.3 储层模型建立
        2.5.4 模型储量计算
第三章 开发状况分析及效果评价
    3.1 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3.1.1 开发历程
        3.1.2 开采现状
    3.2 储量动用状况
    3.3 水驱效果评价
    3.4 层系适应状况分析
    3.5 井网状况分析
    3.6 能量状况分析
    3.7 油井产能状况分析
    3.8 措施效果分析
    3.9 采收率评价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
    4.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2 开发历史拟合
    4.3 剩余油分布
    4.4 区块潜力方向
第五章 综合调整方案设计
    5.1 调整原则
    5.2 层系划分
    5.3 井网井距
    5.4 新井产能确定
    5.5 方案部署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发育演化特征
    2.2 地层层序特征
    2.3 储层沉积特征
    2.4 勘探开发成果与现状
3 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水分布
    3.1 储层非均质分类及表征内容
    3.2 平面非均质性
    3.3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3.4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3.5 储层非均质性对圈闭内油水渗流及石油运聚的控制作用
    3.6 储层非均质性与微相
4 储层组构及控制因素研究
    4.1 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4.2 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特征及意义
    4.3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4.4 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划分
    4.5 储集层孔隙类型及演化特征
    4.6 储集层成岩演化模式
5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描述与应用分析
    5.1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5.2 储层孔隙结构主控因素对应分析
    5.3 储层孔隙结构聚类分析
    5.4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描述
    5.5 沉积微相的孔隙结构微观本质分析
    5.6 平面微相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
    5.7 层内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
    5.8 平均毛管压力与孔隙结构分布定量预测和评价
6 恒速压汞新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6.1 原理简介
    6.2 样品和实验步骤
    6.3 实验结果及应用分析
    6.4 ASPE 储集岩分类评价
    6.5 ASPE 与常规压汞资料对比分析
7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与渗流特征研究
    7.1 地层温压及流体性质
    7.2 储集层表面润湿性
    7.3 油水相渗与水驱油效率
    7.4 毛管半径中值与油水分布
    7.5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与产能
    7.6 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与石油采收率
8 储层敏感性评价
    8.1 储层速敏性评价的原因和类型
    8.2 储层水敏性评价
    8.3 储层酸敏性评价
    8.4 储层盐敏性评价
    8.5 储层碱敏性评价
    8.6 保护储集层建议
9 储层综合评价
    9.1 储层分类参数及数值模式
    9.2 储层综合评价
    9.3 储层质量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作者简介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7)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成藏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勘探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体系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塔中地区烃源体展布及油源对比
    2.1 有效烃源岩的确定
        2.1.1 晚寒武-早奥陶统源岩
        2.1.2 中、上奥陶统源岩
    2.2 油藏中地球化学特征
        2.2.1 不同层位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2.2.2 成熟度参数特征
        2.2.3 原油族群的划分
    2.3 油源对比分析
第3章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3.1 前人对塔中地区成藏期次的研究现状
    3.2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特征
        3.2.1 包裹体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3.2.2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特征
    3.3 塔中地区成藏期次的厘定
        3.3.1 油气充注的有机地球化学依据
        3.3.2 成藏期次分析
第4章 塔中地区输导体静态要素特征及演化
    4.1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研究现状
    4.2 塔中地区输导体系特征
        4.2.1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4.2.2 主要断层发育特征及演化
        4.2.3 裂缝(隙)发育特征及演化
        4.2.4 不整合面发育特征及演化
        4.2.5 砂体的发育特征及演化
    4.3 建立塔中地区的输导体系格架
        4.3.1 油源断裂沟通不同层系的输导格架
        4.3.2 不整合面控制的输导格架
第5章 塔中地区输导体系格架的有效性验证
    5.1 流体活动的岩石学证据
        5.1.1 裂缝、孔洞
        5.1.2 层理构造
        5.1.3 成岩作用
    5.2 晚期油气在输导体系内运移的地球化学证据
        5.2.1 塔中11 井区
        5.2.2 塔中12 井区
        5.2.3 塔中16 井区
        5.2.4 塔中地区晚期油气运移方向
    5.3 早期烃类运移的包裹体微量元素记录
        5.3.1 单个和群体包裹体实验方法
        5.3.2 塔中地区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第6章 从塔中地区油气成藏体系的运聚模式看有利勘探方向
    6.1 志留系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6.2 中上奥陶统可动油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

(8)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含油气系统研究现状
    2. 含油气系统研究发展趋势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江陵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 主要研究内容
    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1.1.1 沉积地层
        1.1.2 断陷阶段基性火山岩发育
    1.2 区域断裂发育特征
        1.2.1 北西向断裂
        1.2.2 北东向断裂
        1.2.3 南北向断裂
    1.3 基本构造区划
        1.3.1 江陵凹陷及其周缘重磁场特征
        1.3.2 江陵凹陷及其周缘构造区划
    1.4 断陷发育特征
        1.4.1 A型箕状断陷
        1.4.2 B型断陷
    1.5 盆地构造与沉积演化
        1.5.1 基底结构特征
        1.5.2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划分
        1.5.3 盆地构造与沉积演化
    1.6 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1.6.1 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学特征
        1.6.2 湖盆层序地层模式
        1.6.3 江陵凹陷沉积相分析
第二章 江陵凹陷构造特征
    2.1 地震地质解释
    2.2 江陵凹陷基本构造单元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各单元构造特征
    2.3 盆地演化
        2.3.1 构造运动特征及期次
        2.3.2 沉降特征分析
        2.3.3 演化特征
    2.4 江陵凹陷基本构造样式
        2.4.1 伸展型构造样式
        2.4.2 压缩型构造样式
        2.4.3 复合型构造样式
    2.5 局部构造与圈闭特征
        2.5.1 局部构造发育状况及圈闭类型
        2.5.2 典型圈闭描述
第三章 烃源岩与油源对比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评价
        3.1.1 有机质数量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的成熟度
        3.1.4 烃源岩评价
    3.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2.1 原油族组成特征
        3.2.2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
        3.2.3 甾萜化合物组成特征
        3.2.4 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
        3.2.5 高分子量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3.2.6 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 油源地球化学对比
        3.3.1 油-油对比
        3.3.2 油-源对比
第四章 江陵凹陷含油气系统
    4.1 含油气系统划分
        4.1.1 油气地质背景
        4.1.2 含油气系统划分
    4.2 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
        4.2.1 次级含油气系统区带划分
        4.2.2 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成藏要素分析
    4.3 含油气系统模拟
        4.3.1 含油气系统模拟方法和参数选取
        4.3.2 单井一维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及讨论
        4.3.3 二维剖面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及讨论
        4.3.4 Es-Ex-Ej-Eq-k(!)含油气系统形成及演化特征
        4.3.5 Es-Ex-Ej-Eq-k(!)含油气系统油气充注分析
第五章 ES~上-EX~下→K-EX~下-EJ(!)含油气系统的成藏作用分析
    5.1 典型油气田(藏)解剖
        5.1.1 花园油田成藏特征
        5.1.2 沙市油田
        5.1.3 谢凤桥油田
    5.2 通道系统与成藏方式
        5.2.1 通道系统
        5.2.2 油气成藏方式
    5.3 油气运移
        5.3.1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5.3.2 油气运移时期
        5.3.3 油气运移方向
        5.3.4 油气运移指向
    5.4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4.1 圈闭形成史
        5.4.2 古隆起控油最有利
        5.4.3 多期构造活动特别是喜山运动为油气运聚创造了动力条件
        5.4.4 火山活动特征及控油作用
        5.4.5 盐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
    5.5 油气成藏模式
        5.5.1 成藏期
        5.5.2 成藏模式
第六章 油气分布与评价
    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成藏的范围
        6.1.2 早期盆地格架控制源、储分布
        6.1.3 中晚期盆地构造格架,控制油气的富集
        6.1.4 断层的沟通作用对油气成藏起重要控制作用
        6.1.5 储层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6.1.6 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成、运聚时期时间上的匹配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6.1.7 控制荆沙组成藏的因素
    6.2 油气富集规律
        6.2.1 临近南部洼陷带主要烃源区内的正向构造带及凹陷中隆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带
        6.2.2 早期发育、多期活动、规模较大断裂带两侧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
        6.2.3 新沟嘴组下段源-储层发育交织带有利于油气富集
    6.3 区带评价
        6.3.1 评价原则
        6.3.2 评价结果
    6.4 圈闭评价
        6.4.1 评价方法
        6.4.2 圈闭评价结果
主要成果与认识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9)辽河断陷滩海区潜山储层及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潜山及相关油气藏的概念和分类
    1.3 潜山油气藏勘探进展及研究现状
    1.4 区域地质概况
    1.5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研究工作量及创新点
2、研究方法
    2.1 地质方法
    2.2 数学方法
    2.3 测井技术
    2.4 地球物理方法
3、潜山地层特征
    3.1 太古宇
    3.2 海月潜山带震旦系至下古生界
    3.3 燕南潜山带下古生界和中生界
4、潜山构造特征及分布特点
    4.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4.2 滩海区基底构造形态及潜山主要断裂
    4.3 潜山带构造特征
    4.4 辽河断陷及滩海区构造发展与演化
    4.5 辽河断陷及滩海区潜山分布特点和类型
5、潜山储集特征
    5.1 变质岩储层
    5.2 碳酸盐岩储层
    5.3 火山岩储层
    5.4 潜山储层预测
    5.5 潜山储集类型
6、潜山成藏条件
    6.1 油源条件
    6.2 盖层条件
    6.3 油气运移条件
    6.4 潜山成藏配置关系
7、潜山圈闭综合评价
    7.1 潜山圈闭类型
    7.2 潜山圈闭综合评价
    7.3 潜山圈闭勘探目标优选
8、潜山成藏动力学研究及油气富集规律
    8.1 潜山成藏动力学研究
    8.2 潜山的油气富集规律
9、结论和建议
    9.1 主要结论及认识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10)油气成藏与分布的递变序列(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成藏机理递变序列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1 概念
    1.2 概念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 按成藏序列的圆阙预测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
        (2) 多机理类型油气藏的兼与顾。
        (3) 按盆地特点预测油气藏的类型分布。
2 油气成藏机理递变序列的构成
    2.1 生供烃序列
        2.1.1 浅层油气的生成
        2.1.2 复杂条件的有机质生烃
        2.1.3 生烃间断及其产物改造
        2.1.4 无机成因的烃类
    2.2 油气运移序列
        (1) 油气排出——初次运移时期的吸附。
        (2) 油气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时期的连续型油气运聚。
        (3) 二次运移时期的非连续型油气运聚 (正常油气运聚) 。
        (4) 油气运聚状态的调整。
    2.3 油气封存序列
        (1) 毛细管排驱压力封存:
        (2) 源岩吸附力封存:
        (3) 温压效应封存:
    2.4 油气成藏序列
        2.4.1 以游离相为主的油气成藏序列
        2.4.2 复杂条件下的油气成藏序列
    2.5 油气成藏机理递变序列的勘探应用
3 结 论

四、“成油体系与油藏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D]. 朱传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2]孤岛油田中二中馆5储层描述与表征[D]. 曹子剑.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3]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油藏分布规律[D]. 王小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4)
  • [4]低渗透薄层水平井开发研究[D]. 周贤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5]胜坨油田沙二下坨142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开发对策研究[D]. 李德庆.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2)
  • [6]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特征评价[D]. 毛超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7]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成藏体系研究[D]. 宫秀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6(05)
  • [8]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D]. 陈孔全. 中国地质大学, 2006(02)
  • [9]辽河断陷滩海区潜山储层及成藏条件研究[D]. 赵会民. 同济大学, 2004(04)
  • [10]油气成藏与分布的递变序列[J]. 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张杰. 现代地质, 2003(03)

标签:;  ;  ;  ;  ;  

“成油系统与油藏动力学”研讨会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