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南沅江 4131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行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从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的维持麻醉药物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采用的维持麻醉药物为异氟醚。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后苏醒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及时苏醒情况、正常苏醒情况、苏醒延迟情况、总正常苏醒情况,结果:96例患者均成功麻醉,并且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均符合手术要求,实验组患者的总正常苏醒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正常苏醒率(50.00%),两组患者的总正常苏醒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异丙酚;联合用药;麻醉;瑞芬太尼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效果符合手术需求且术后能够快速苏醒,对手术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研究资料显示,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两种药物麻醉效果较好,具有起效迅速的特点,手术结束后,两种药物通过代谢作用,能够迅速完全代谢出体外,患者在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安全性更高[1]。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是目前主要应用的麻醉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其麻醉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了采用不同麻醉方式麻醉的效果及苏醒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从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有男29例,女19例,患者年龄在24-6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47.5±2.3)周岁;对照组有男27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23-6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47.9±2.4)周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前三天内,饮食应清淡,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术前需禁食8h以上,禁水4h以上;术前30min,肌注100mg鲁米那+0.5mg阿托品;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一般状态及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需做好静脉通路的建立,实验组采用的麻醉维持药物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用量为0.1mg/kg,其作用为麻醉诱导,之后取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给予患者静脉推注,每千克体质量异丙酚的用量为2mg,每千克体质量瑞芬太尼的用量为1μg,每千克体质量维库溴铵的用量为0.1mg。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麻醉程度,酌情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异丙酚剂量控制在3-4mg/(kg.h),瑞芬太尼的剂量控制在8-10μg/(kg.h),患者的麻醉效果得以维持,手术期间还可根据麻醉要求,取维库溴铵适量给予患者间断注射[2]。
对照组采用的麻醉药物为异氟醚。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用量以0.1mg/kg为准,其作用为麻醉诱导,之后取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给予患者静脉推注,每kg体质量异丙酚的用量为2mg,每kg体质量芬太尼的用量为4μg,每kg体质量维库溴铵的用量为0.1mg。本组患者维持麻醉的药物为异氟醚,其浓度为0.8%-2.0%,用法:每隔30min,给予患者0.1μg/kg剂量的芬太尼静脉推注[3]。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及时苏醒情况(即患者术后7min内苏醒)、正常苏醒情况(即患者术后7-15min内苏醒)以及苏醒延迟情况(即术后苏醒时间超过15min)。总正常苏醒率=(及时苏醒例数+正常苏醒例数)/总例数×100%[4]。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实验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及时苏醒例数、正常苏醒例数、苏醒延迟例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总正常苏醒例数及总苏醒率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可知,96例患者均成功麻醉,并且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均符合手术要求,实验组患者的总正常苏醒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正常苏醒率(50.00%),两组患者的总正常苏醒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上的短效麻醉药中,异丙酚属于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因其起效快,较强的可控性以及易代谢等特点,使其成为了静脉麻醉的常用药物[5]。在芬太尼类药物中,瑞芬太尼属于其中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速等特点,研究资料显示,瑞芬太尼在进入人体后,到达血脑屏障的时间可在1min以内,其镇痛效果极强,与芬太尼麻醉效果比较,约是芬太尼镇痛效果的50-100倍,除此之外瑞芬太尼还有半衰期短、结构式含有特殊酯键等特点,使其可迅速结合非特异性的酯酶,使之迅速水解代谢,代谢后的药物可经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停药后机体能够迅速将体内的瑞芬太尼代谢完全,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发挥了两种药物的优势,使麻醉效果更佳,从而使麻醉效果达到手术需求[6]。
综上所述,在行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小琳.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30-31.
[2]王慧君.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143-143,144.
[3] Ji Yanfang. Induction of targe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during indu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rocess evaluation [J]. Gansu medicine,2016,35(3):197-199.
[4]高晓增,闫晓燕,刘铁军等.七氟醚复合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1):71-74.
[5]包增光,袁昌政.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1):117-120.
[6]朱艳丽,武家平,王敏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54-55.
论文作者:龚国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芬太尼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实验组论文; 例数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