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探讨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论文_洪丽波

实例探讨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论文_洪丽波

广东中泓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商业街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位于城市中心区,由几个街区组成,它最集中地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社会文化象征,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现代城市商业街设计原则出发,分析其设计思路,探讨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前言

商业街建设的成败和商业街设计有着很大关系。能够使商业街优势得到发挥,达到商业街建设的经济目的及文化目的,使商业街职能得到发挥,必须做好商业街设计。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城市商业街不同于传统商业街,因此在设计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设计中必须结合商业街经营特点与景区自身独特优势。使商业街成为文化景区的亮点,为文化景区增添现代化元素,为顾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满足不同的游客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消费,渴望享受生活,商业街不仅能丰富景区资源,更有效刺激了游客的消费,创造了经济利润。但由于我国旅游与商业街的结合设计概念起步较晚,因此在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往往设计过于简单,在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无法发挥商业街职能,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1商业街设计原则

1.1简单化

商业街为大规模的购物者同时提供购物空间,功能复杂,总体布局方案可以多种多样,个性化极强。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其功能性特点,体现简单化原则。简单化原则主要现在下列方面:建筑外型的简单化、主力商店布局简单化与步行街路径简单化。建筑外型简单化指购物者由外观上便可以掌握基本平面布局;主力店布局简单化指主力店容易辨认,容易到达;步行街路径简单化是最可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应主次分明,数量不应太多,形式则以直线为主。

1.2 协调性

商业街的主导功能是商业,可以设置配套设施,但要求商业及配套的功能要协调。较多的投资开发商关注如何尽快享受增值收益,而在商业街的主要功能区域进行房地产开发。这种做法表面上是充分利用土地开发,创造利益最大化,实际上则会引起功能的外部不经济,购物功能与居住功能的需求冲突会降低商业中心和公寓的价值。

1.3体验性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根据人们参与场景和融入场景的程度,将体验分为娱乐、教育、审美、遁世四方面。通常可以通过模糊这四方面的界限来提高体验的多样性,而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处于四方面交叉处的“甜蜜地带”的体验。体验性设计在引导人们消费行为、带来新型生活方式的同时,还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化,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以及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动力。

1.4 文化娱乐化

商业街是一种复合体,只有充分发挥文化娱乐设施的作用才可进一步提高其价值。购物中心作为长期、大型项目,必须存在价格优势之外的竞争优势。文化娱乐设施的设置则会提升这方面的价值。

2商业街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街设计已经走上了两种极端:一,设计中缺少与景区实际情况的结合,缺少对景区客流量的考虑,设计中过于局促不仅无法满足游客需求,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这已经偏离了文化景区商业街设计的初衷;二,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化利润,商业街规模过大,导致很多的商业用房出现了闲置

或生意冷淡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两种情况都十分不利于文化景区商业街的发展和建设,造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在城市商业街设计中,缺少充分考察和分析,没有很好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欠缺全面的考虑。设计中缺乏重视,仅认为是文化景区的附属品,设计过程草草了事,这严重影响了文化景区

商业街的后期使用。在进行文化景区商业街设计时,应以游客的角度去考虑,实现为游客提供便利、舒适、全面的服务。坚持人本化原则,合理结合景区特色文化,发挥景区优势,坚持生态设计思路,增强体验性功能,避免因商业街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方法

以某城市商业街设计为例,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周边环境,通过对各种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中,达到功能和美观的自然融合。

3.1 主要入口设计

商业街采用街巷式商业模式,主入口沿内街边界形成的入口广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同时也形成商业人流导向。街道中央区域贯穿的狭长型绿化包围着水景,形成核心景观,休憩区与商业人行流线依托水景融合,并通过桥及室外趣味垂直交通空间形成视觉强烈的引导,整个步行过程充满期待和乐趣。首层与二层将成为“本地文化艺术集中展示区”,主入口楼梯与扶梯间的空间设计成逐层跌落的花坛,并设置趣味指示增加上层商业的人流。

3.2 空间流线设计

外街采用现代中式的手法,内街则采用现代简洁手法,与周边中式建筑形成一种自然的过渡,增加了建筑的融合度。地块高差比较大,设计时因地制宜,巧妙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处理高低空间。景观布局上与建筑形式设计相互穿插,使地块内各部分功能都存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形成广场的多样化空间。同时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景观设计中有人与自然的交流接触,人在走时移步换景,赏心悦目。

3.3 中庭空间设计

通过突破性的扩大街巷尺度,形成了一个多元的中庭空间。组团布置的商业建筑,构成了从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的流畅过渡。结合中庭的曲折型楼梯,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音乐旱喷广场,成为中庭空间的视觉焦点。旱喷广场南面的树阵广场,变换的铺地、花池、座椅组合成四季流动的景观,使游客能从购物、休闲、娱乐、生活各层面各方位享受多位一体的人性化商业空间。

3.4景观设计

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绿化和水体景观,也包括雕塑、艺术品、陈列品等景观,它们对营造体验是不可或缺的。绿化布置方式包括连续绿化布置、群落绿化布置和立体绿化布置,通常布置于公共空间、庭院和屋顶花园。在国外的商业街中,绿化和水体往往成为标志性的景观和活动场所。水体景观也是营造具有特色体验的商业环境的重要手法。商业街的水体景观多以人工水体为主,也有结合自然水系来创造特色的。公共空间中的水体景观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①静态水体为人们提供一种视觉与触觉体验,如水池和水渠,常与灯具、植物、卵石结合在一起,适宜营造静谧而幽雅的气氛,例如体息区、咖啡厅等。②动态水体是公共空间中最能活跃气氛的景观元素之一。动态水体具有参与性,为人们提供娱乐、审美等体验。包括跌水、喷泉、水幕以及各种流水。

3.5 基于遁世体验的主题设计

遁世体验是使人沉浸于一种氛围内,积极的吸收外界的信息,从而扮演一种与现实中不同的角色,沉浸到一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去。在遁世体验中,人们追求两种心理感受,一种是逃避城市喧嚣的烦扰与不安;另一种是寻求一种自我和私密感。商业街的主题化和情景化设计是激发遁世体验的关键因素,应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寻找城市中值得保留的或是缺乏的特质、寻找建筑区域的独特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异性的主题环境。主题的建构方式多种多样,如时间主题包括节气、季节、未来等;空间主题包括田园、乡村、街道、都市等;自然主题包括江河、海洋、森林、沙漠等;艺术主题包括雕塑、影视、戏剧、舞蹈等;其他主题还有运动、时尚等。

4结语

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不仅承担购物这个主题,也是人们休闲游憩的场所,并且越来越多地承担着社会交往的功能。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对步行商业街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人们的消费方式从“物质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转变。购物行为的不断改变促使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发展日趋多样化、专业化,立体化,因此对城市商业街区空间的立体化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雪琴.浅析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商业街的设计重点[J].低碳世界,2017(35):190-191.

[2]罗彬.新建社区商业街规划与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71-72.

[3]陈鹏峰.基于民族地域特色的金茂丽江J-Life商业街设计[J].中外建筑,2017(04):133-135.

论文作者:洪丽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实例探讨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论文_洪丽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