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起“玩”数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老师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第一次和大家一起学习数学,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大家请看:这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中有一个老爷爷正在写字,一共写了三个半字,你能看出老爷爷写的是什么字吗? 生:数学好玩. 师:非常好!数、学、好这三个字是看到的,玩字呢?我可没看到玩字. 生:想出来的! 师:非常聪明,见识也广.看得见的能看清楚,看不见的能想到,这很了不起.待会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发挥这种精神,仔细观察,把看得见的看清楚,认真思考,发挥想象,把背后的东西想出来. 师:对了,认识照片中这位老爷爷吗?(生:不认识)这位老爷爷叫陈省身,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好玩”这四个字就是陈省身爷爷送给像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的.数学好玩,你相信吗? 生:相信. 师:你们玩过数学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怎么样?那好!准备好了吗?开始上课吧. 二、范例启示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网格(如图1),老师的问题是:这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单位小正方形? 生:25个. 师:很好,怎么计算呢? 生:5×5. 师:嗯,不错.如果我把这个网格去掉,只看5×5这个算式,你们能想象出原来的网格吗?(课件中网格消失) 师:挺好.(再次出示网格)是这个样子吗?一个图形能让我们想起一个算式,而一个算式又能让我们想起一个图形.看起来,数与图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种关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师:有个问题,这个网格中单位小正方形的个数,除了用5×5计算外,还有没有别的算法?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除了用5×5计算,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别忘了陈省身爷爷说的“数学好玩”,有时候我们就是要这样于无问题处提出问题.也许你还不太习惯,要不先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先来看一个二年级同学做的(如图2).很显然,这里的单位正方形的个数还是5×5.这个二年级同学把这些正方形涂成了不同的颜色,他还打算怎么算呢? :5+5+5+5+5. 师:其他同学觉得呢?你们真是他的知音.他正是这样想的.现在的问题是,同样是这个网格里的单位正方形个数,一方面是5×5,另一方面是5+5+5+5+5,若综合这两方面考虑,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于号.(师根据讨论进程出示图3) 师:再来看一个六年级同学的做法.(出示图4)当然,单位正方形的个数还是5×5.你们能看懂这个六年级同学打算怎样算吗? :1+2+3+4+5+4+3+2+1. 师:看来你很懂这位同学,也很懂数学.那综合这两方面,你们能不能得到一个等式呢? :1+2+3+4+5+4+3+2+1=5×5.(师根据讨论进程出示图5) 师:有没有觉得这个图形和这个算式都很漂亮?数学上的美往往体现出一种和谐与对称.现在我把这个图形去掉,只留下这个算式,你能根据这个算式想象出图形吗?如果我把算式去掉,只留下图形,你能从这个图形中看出这个算式吗?(依次出示图形,如图6所示) 三、动手实践 师:同样是计算这个5×5的正方形网格中单位正方形的个数,如果我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出其他的算法来,不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些漂亮的等式吗?大家试试看. 学生独立研究,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选出两幅(图7、图8)讨论.(这幅图说明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可以推广吗?) 师:先看图7,谁能看懂? :1+2+3+4+5+4+3+2+1. 师:很好,不过还只是一方面. :1+2+3+4+5+4+3+2+1=5×5. 师:好很,我专门准备了这幅图(课件出示),不过在我这幅图中,你看到的还只是一部分,大幕还可以拉开的.想象一下,如果大幕拉开一点点,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又会是一个什么等式呢? :1+2+3+4+5+6+5+4+3+2+1=6×6. 师:是的.大幕可以拉开,也可以关上.还会有哪些等式? (学生回答出一系列等式,接着类似地讨论图8,略) 四、解决问题 师:数与形的结合,不仅可以形象地解释规律,还可以直观地解决问题呢.请看:这是一个分数连加的问题,按常规的做法,先通分,然后计算.如果考虑到数与形的结合,会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呢? :画图! 师:很好的想法,要画图表示这些分数的和,先要确定什么呢? :单位“1”. 师:什么可以作单位“1”呢?正方形可以,线段也可以.请你画一画,看能不能直接写出这个加法算式的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这是我的图形(如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 师:如何可以看出?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等式,左边这一串分数相加,在图上是表示什么? :表示涂色部分的面积. 师:那等式的右边呢? :表示1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涂色部分的面积. 师:很好,这个等式表示我们把涂色部分的面积算了两次.左边这一次比较难,是出题的人让我们算的,右边的一次比较容易,是我们通过画图想到的.我们用简单的算法求出了复杂问题的结果.还有不同的算法和图没有? :我画的是线段图.(图略) 师:能看懂吗? 师:这一次是把什么算了两次? 生:线段. 五、欣赏拓展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用数与形的结合,干净利落地解决了与数有关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致力于用图形解决数的问题.他们的解题过程只需一个图而不必有一个字,被称为“无字证明”.这里给大家看几个图(出示图10),你可能看不懂,不要紧的,说不定哪天你又会见到它们,那时候你会觉得特别亲切. 师:到这里,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位数学家,一位叫华罗庚,他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还有一位数学家,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叫富比尼,是意大利数学家,关于他,最著名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富比尼定理”,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算两次”. 师:好了,还记得陈省身爷爷说的“数学好玩”吗?想不想利用华罗庚先生的“数形结合”与富比尼的“算两次”再来玩一回过瘾的? 师:(出示图11)这里有3个大正方形,你们认为哪个大,哪个小?怎么看出来的? 生:一样大,边长都是a+b. 师:非常好.我们来算它们的面积.第一个,显然是,接下来算第二个,这个正方形被分成了4块,我们就一块一块地算吧.谁知道计算? 生: 师:很好,既然算的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它们就应该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左边是关于正方形面积的一种算法,右边是另一种算法,算两次!看出来了吗?再来看第三个正方形,它被分成了5块,算一算,结果应该是什么? 生: 师:既然第二个正方形与第三个正方形也是一样大的,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等式? 师:这个等式就更厉害了.有人知道吗? 生:勾股定理. 师:了不起.这个等式,两三年后,你又会在数学课里看到它.到那时,老师特别希望你能记得,在六年级时就有一个老师跟你说过这些,而且特别简单!能记得吗? 生:记得!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一、什么是实现数形结合的具体方法? “数与形”的教学,当然要关注数形结合,或者说主旨就在数形结合.但我们要考虑如何实现数与形的结合,即考虑落实数形结合的手段.比如,把两个数的乘积理解为一个矩形的面积,即是落实数形结合的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可以给乘法分配律构造几何模型,也可以为行程问题提供直观图形,甚至还有人用矩形面积的分析方法解鸡兔同笼问题.又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一点(形)就对应着一个有序实数对(数),从此,形与形的关系就可以用数刻画(如两直线垂直可以用其斜率乘积为-1刻画),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形刻画(如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 给小学生讲数形结合,素材要尽量简单,但大致也离不开上述基本思路.本课中讨论两个相等的数的乘积与正方形面积的关系,让学生懂得看到两个数的乘积,可以想到一个长方形;特殊的,看到两个相等的数的乘积,可以想起一个正方形.这就是在落实数形结合. 二、为什么重视“算两次”的思想? 在本课中,形之于数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解释现象,二是发现规律.利用一幅图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之和恰好是一个自然数的平方.这就是解释现象.对一个图形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它、计算它,就可能得到新的结论.这就是发现规律.本课的现象与规律,从数的角度看,基本上都以等式的形式存在.等式的左右两边,落实到图形中,都是对某种几何量的计算,比如面积、长度等.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同一个几何量,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这种思路就是“算两次”.它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从实质上看,本课中的数与形恰好是通过对同一个几何量算两次实现结合的.因此,应该重视“算两次”. 三、为什么不提“极限”? 极限思想非常重要.米山国藏在其名著《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说:“使数学真正成为科学,使数学在应用方面和纯理论方面发展成为丰富而正确的科学,进步成为深奥而严格的科学的思想,渗透于整个数学中,并且总是在活跃着的思想,就是经过了提炼的极限思想.只要看一看,如果从今天的数学中抽去了极限思想,数学还能保留哪些内容,就能明白极限思想对数学来说是多么重要了.说得严重一点,这时的数学几乎近于一无所有.”小学数学中也不能完全避免极限思想.圆的面积推导就需要应用这种思想. 本课中,教材通过画直观图的方式说明...这个无穷级数之和为1,即...=1. 笔者认为,对这个等式,问题不在计算,而在理解.即,理解无限多个数相加是怎么回事:可以加吗?和是确定的吗?如何确定无限多个数的和?这些问题太难理解,超出了六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事实上,即使是成人,若没有接受近现代数学的训练,也很难说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对此,赵军在《对高中生极限概念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中有一个结果:分别只有7%的高一学生、24%的高二学生和50%的高三学生认为这个等式是正确的.(高三学生已经学习过极限) 直观的几何模型有利于计算这里的有限多个数的和,但并不能对学生理解这个等式提供好的帮助,直观甚至还会阻碍学生理解这个等式.我们熟悉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句“万世不竭”与其说帮助我们理解这里的等于号,不如说是阻碍我们理解这个等于号.同样,用正方形表示这个等式,其中永远存在的那块空白只会阻碍学生理解这个等式.正因为此,笔者在本课设计中放弃了极限思想,而只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有限个数的和的计算问题.与学生“玩”数学_数学论文
与学生“玩”数学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