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改进和发展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1、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特性
给排水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如果数量庞大,则瞬间的给水与排水流量就会增加,如果出现供水与排水故障则就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合理的设置给排水工程设计,提升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设计质量,可以在根本上保障建筑给排水的安全性。高层建筑房屋建筑中建排水系统线路相对较长,立管水流速度较大,水量较多很容易造成管道气压的变换,进而形成水塞,这样就会破坏地漏水封,导致出现异味等问题,这样不仅仅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为了保障空气质量,就要合理选择排水方式与配套的通气系统。高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很容易诱发火灾等隐患,不利于人员的分散与扑救,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要合理的设置给排水系统,科学的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a.建筑给水。现阶段在我国城市供水中增加设施是建筑给水始终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装置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设备为水泵,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以及气压给水设备。第一,分区供水。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过程中,在高层建筑以及多层建筑竖向的处理中均通过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进行处理,减压阀主要通过比例式减压阀。此种类型的减压阀其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工作相对较为平稳,减压比例较为稳定,具有可靠稳定的特征。第二,储水装置。在传统的储水装置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问题,因此要对其进行改良优化。现阶段的水箱材质与样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镀锌、复合钢板以及不锈钢等不同材质不会影响水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结构负荷,有效的解决了各种施工问题。b.建筑排水。第一,卫生洁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卫生洁具呈现舒适、安静、节能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卫生洁具逐渐完善,一些节能性的卫生洁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第二,排水通气技术。排水通气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排水系统出现水封负压虹吸以及正压喷溅等问题,可以保障空气循环应用,减少在排水过程中气体散逸等问题,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可以保持排水的迅速性、通畅性与安静性。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1、建筑施工单位加强对于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视
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而言,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加强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视,在其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安排具有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还需要施工单位重视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该工程的施工质量。
2、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于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尽职尽责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旦在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检查中发现问题时,需要进行严肃处理并且督促其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并在下一次的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验收标准从而确保该工程的质量,最终保障人民的利益。此外,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招聘具有专业给排水工程专业知识的技术性人才,从而做好政府部门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监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而言,在其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对于其施工地点的地形有所掌握,从而尽可能功能点在施工前排除工程安全隐患,确保该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而言,需要严把质量关,不仅仅要求该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且定期安排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这样一来,从而确保该工程能够按质按量的完成。
4、加强预防建筑给排水工程管道渗漏
对于加强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泄漏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严格进行对于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采购与验收,确保其质量,此外,还需要对半成品进行维护,当施工人员完成建材管道的安装后需要通知后续施工人员,确保避免管道受到二次损害;其次,对安装好的管道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当发现问题时及时维护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最后,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相关管道的性质以及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5、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得到更好改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特别关键,有关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做好施工准备环节的控制工作。在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全面检查设计方案,了解设计意图,一旦发现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各项材料,检验部门要进行抽检,如果发现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则需要及时摒弃。
5.2加强施工环节的管控。因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涉及的隐蔽工程比较多,故施工作业人员要了解相关隐蔽标准。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预埋工作,明确各项预埋件的具体位置。在屋顶水箱施工当中,若管道的直径过小,很容易出现水负压现象,引发严重的污染,故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对屋顶水箱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审核。
5.3做好事后控制工作。对于工程中的监理工程师来讲,要遵守有关标准,如果验收过程当中发现严重问题,则需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针对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施工工序,施工单位要制定良好的解决对策,待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方可开展后续的施工。
6、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
由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增多,因此,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结束之后,有关部门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保证给排水系统当中的水质符合有关规定。未来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工艺会更为先进,例如,太阳能技术、先进的管道施工技术与水泵隔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科学运用太阳能技术,有效符合当前低碳环境发展需求。新型管道连接技术的运用,能够保证给排水管道连接更为紧密。水泵隔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减小噪音,将会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核心技术。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程内容,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水平与环境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发展中要不断的创新优化,要合理的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才可以实现全面化、健康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惠.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4).
[2]贾晓军.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居舍,2018(24):68.
[3]秦继敏. 高层建筑排水给水的工程设计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
[4]杨宇. 关于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J].建设科技,2017(11):62-63.
论文作者:裴寅芳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