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门管理方式对影像设备保障的对比分析论文_赵辰星(通讯作者)1,林丹君2,胡珈铭1

赵辰星(通讯作者)1 林丹君2 胡珈铭1

(1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设备科 浙江 台州 318000)

(2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部门管理方式在医院医疗影像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次影像维修设备为研究对象,分为自主组和联合组,比较设备维修成功率、设备维修效果、设备维修费用。结果:联合组设备维修成功率、恢复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维修时间、更换主要部件、维修成本费用、维修成本费用占影像设备总资产费用比率明显低于自主组。结论: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关键词】 医疗设备;项目管理;科室自主管理;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55-02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Management Methods for Image Equipment Support

Zhao Chenxing1,Lin Danjun2,Hu Jiaming1

(1.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entral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00;2.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s. Methods To choose 160 cases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to divide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ult The success rate and recovery rate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dependent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intervention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utilization rate of equipments.

【Key words】Hospital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Independent management;Equipment maintenance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中的分支学科,是指在项目活动中通过方案、工具、技能及知识等要素,使项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预期需求和目标的过程。项目管理具有复杂性、约束性、创新性及目标性等特点[1]。

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重要物质基础,是医院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大型医疗设备购置价格昂贵,维修、维护成本高,已成为医院资产管理的重点,而管理滞后将成为成本负担。医院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购置并有效利用大型医疗设备,使其在学科建设、业务发展中发挥作用,已成为医院现代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积极探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项目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医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反映现代化医院诊疗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管理监督缺失,使得社会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以至于造成了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维修的160例次影像设备为研究对象,其中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科室自主管理模式(自主组),从2014年4月—2015年3月采用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模式(联合组),自主组与联合组各选取设备维修例次80例,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自主组采用科室自主管理模式,日常设备的保养维修在科室内自主解决,遇到重大的设备故障时由设备科进行维修保护。

联合组采用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模式,具体方式如下:(1)建立全院医疗影像设备档案;(2)加强设备维护人员技能培训,延长设备使用周期;(3)建立设备三级维护保养制度[2];(4)构建设备监控五道防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设备维修成功率、设备维修效果、设备维修费用等指标。设备维修成功率包括当天维修成功率、3天维修成功率、返厂维修率;设备维修效果包括设备维修时间、更换主要部件、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率;设备维修费用包括设备维修成本、设备维修费用占医疗影像设备费用比例。

1.4 数据分析

维修成本、维修时间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维修成功率、恢复使用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SPSS19.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设备维修成功率比较。联合组当天维修成功51例次,3天维修成功29例次,返厂维修5例次,维修成功率(94.12%)明显高于自主组(P<0.05)。见表1。

表1 联合组与自主组设备维修成功率比较[n(%)]

2.2 两组设备维修时间、更换主要部件、恢复使用比较。联合组平均维修时间、更换主要部件明显低于自主组,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率明显高于自主组(P<0.05),见表2。

表2 联合组与自主组设备维修时间、更换部件以及使用情况比较[(x-±s)n(%)]

3. 讨论

医疗影像设备是到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服务的,只有投入其中才能充分显示它们的应用价值,而对医疗影像设备的精心保养与维护,是为了保证让它们能够正常运行使用[3]。余璐等[4]撰文指出,作为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设备科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构建设备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本研究通过对科室自主管理模式和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室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模式较科室自主管理模式的设备维修成功率、设备维修效果明显提高,设备成本费用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有效保证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与使用寿命。

医疗影像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自主管理联合设备科干预管理只是设备管理方式上的一种革新,如何有效维护其生命力,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推崇管理机制变革的同时,我们更应强化制度化的建设,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激励机制[5],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以真正达成“全员维修管理”,将医疗影像设备发挥出最高化的经济效益以及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许敏光,闫伟,夏鹏等.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及其效益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7):122-123.

[2] 韦小花,吴渭清.台湾双和医院护理管理学习见闻[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6):28-30.

[3] 黄昌永,马彪.意大利MECALL SUPERIX164数字遥控胃肠诊断床故障检修实例[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3):138-139.

[4] 余璐,刘晓雯,邓厚斌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3):224-226.

[5] 殷舟,陈屹一,顾国煜等.智能化临床实验室基础建设的管理要求[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9):53-55.

论文作者:赵辰星(通讯作者)1,林丹君2,胡珈铭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不同部门管理方式对影像设备保障的对比分析论文_赵辰星(通讯作者)1,林丹君2,胡珈铭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