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秀海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深基坑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施工重点。在地下施工阶段,深基坑开挖需要处理好地下水问题,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降水技术,可以避免埋下质量隐患、诱发质量及安全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究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几点降水常见事故的防治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施工借鉴。
关键词:降水技术;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防治措施
深基坑施工中的一项重点作业就是降水处理,科学、合理的降水技术可以将深基坑中土体含水量及地下水位控制在标准内,这是增强土体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的重要保障。降水处理后,在提升深基坑土体强度的同时,还能保持边坡稳定,避免地面出现过度沉降问题,下面对具体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1.工程概述
某工程为地下二层建筑项目,地下一层为商业区,总面积约为8520m2,地下二层为停车场,总面积约为1200m2。工程前期勘察初见水位约为3.20m,终孔24h后进行实测,水位约为2.98m,标高2.65m。还勘测到了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层孔隙水及风化基岩裂隙水,含水量较高的是松散层孔隙水,总的来说,地下水较为丰富,涌水量较大,并且季节对地下水补给影响较大,水头压力明显,属于承压水。
2.深基坑降水技术应用要点
2.1适用条件
此次深基坑土方开挖降低水位采用疏干方式,通过潜水疏干井,可以帮助渗出粘性土层的水,为干槽施工创造了条件。并且这种降水方法省却了水泵的应用,后期拆除也更加方便。第一承压水的降水处理采用降压井,但是需要将水头高度降低,以保证基坑底板稳定,避免地下水突涌。
2.2控制措施
降水往往会与深基坑开挖结构发生冲突,鉴于此次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大,维护工序较多,再加上管线复杂,施工冷缝会出现很多,极容易出现渗漏。并且单元间连接质量控制不到位,也是渗漏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此,观测孔好设置好,防范渗漏问题发生,密切关注水位下降情况,避免影响到周围环境。
2.3材料及机具使用
井管、滤水管与滤料都是需要用到的材料,适宜将钢管作为井管使用,要保持相同的直径对于滤水管与井壁管来说,桥式过滤器是此次工程使用的过滤器种类,包上无纺布在外部。使用粒径2~5mm的砾料作为滤料,填入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为了避免有污水流入,采用粘土将井封住,使用粘土球在上部进行封填止水。抽水泵、排水泵、潜水电机等都是施工中用到主要机具。
2.4井点布置
布置井点有着一定要求,即严格依据深基坑大小、形状、地下水情况布置,单排布置、双排布置、环形布置及多边形封闭布置是井点布置的几种主要形式,且每种形式适用于不同部位、有着不同要求。比如,一般在地下水上游采取单排布置,对深基坑形状要求不高,只要是宽6m以内、目标降水深度5m以内的地方都可以布置,而深基坑宽度超过6m的,则进行双排布置,宽度过大并且基坑面积也较大的,适宜采用环形布置法。此次工程,经过实际勘察与分析,最终需布置井点50个,并在深基坑附近设置了水位观测孔,数量为15个。
在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在挖好的井坑中将对应尺寸的井筒放入,然后继续开挖,保证最终深度与要求符合。为避免有杂物落入井内,开挖完成后,及时将井盖覆盖到井点上。井水过滤可通过铺设一些碎石在井底的方法,使用潜水泵抽水,并增加一个储水池。
2.5井点使用
布置完井点后,施工人员全面检查井点,确保没有问题以后才能正式启用。尤其是要重点检查井点抽水设备,需要开展多次抽水试验,对管道有无漏水或者堵塞现象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紧密监督抽水过程,发现抽水突然中断或者断断续续的情况,要对设备检查,及时将故障排除,然后重新埋设设备,保证井点顺利、高效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深基坑施工降水技术应用事故防治措施
3.1做好前期设计工作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很多事故发生与地下水有着密切联系,基坑事故一旦发生对建筑本身及人员安全都会造成威胁,引发恶劣影响。为此,在设计降水方案前,必须对工程情况、地貌单元、地质水文特征、邻近建筑物情况、地下管线布设情况等充分分析与考虑,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全面分析、掌握全面的水文地质资料,对于重要参数要谨慎、认真处理。比如,降水方案中,渗透系数K值是重要参数,需要在现场开展渗透试验,与室内试验值比对,及时纠正误差。
3.2施工中做好监测工作
在施工中要做好监测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布置观测网点,对于邻近建筑物沉降、回灌水效果、坑壁稳定及渗水等,定期观测并清除、准确的将观测数值记录下来,整理观测数据后,将时间、出水量、水位高三者间关系以图表形式绘制出来,通过分析关系图,可以快速分析出某个时段内基坑出水量及水位高度,对于不正常现象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3.3保证基坑降水均衡
深基坑降水过程中,保证降水过程均衡性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严格按照降水要求及步骤进行,避免出现高强度的突击降水,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到周围环境及建筑、人群安全。施工人员要在具体施工中,除了将井点出水量、水位高度做好记录以外,还要监测好周围环境状况,如果周围环境受到降水影响,要加强排查,及时将问题解决,避免对地下水均衡造成破坏。
4.深基坑施工中降水技术应用质量控制措施
4.1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将井点管道确定以后,采购人员对于所采购的管道要做好强度试验及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并且在采购过程中,要求厂家出具管道试验报告,进程后再次开展一次质量检测,可以采取抽检方式,以保证选购的材料质量能够达标。井点滤网,需要携带样本到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更换,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泪劣质材料。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如果发现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避免劣质材料应用以后引发诸多问题在后期,增加返工几率。
4.2做好施工全过程监管
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及施工安排,施工中严格把握好各项工作操作,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现场监管人员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密切跟踪、监督施工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做好事后检验,将自检与专门试验检验结合起来,保证各项施工内容达到标准。为了保证深基坑降水效果,需要做好井点内出水量与水位高度的测量,每10min就要测量1次,并严格记录测量结果,如果数值符合标准,可以延长至1d将测量时间,但如果数值不符合标准,需要将潜水泵出水量增加,从而达到标准降水高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深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是重点,降水技术应用必不可少。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及规范应用降水技术,除了做好前期施工勘察及设计以外,还要做好井点内出水量及水位的监测、做好材料质量控制,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降水效果,保证降水安全及质量,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倪建英.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1):93+96.
[2]李伟常.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6(04):152-153.
[3]琚晓平.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42(11):59-60.
[4]于忠宝.复合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227.
[5]杨秋旺.锚杆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3(04):322+326.
论文作者:韦秀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深基坑论文; 水位论文; 地下水论文; 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