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成功之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的启示_图书馆论文

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成功之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的启示_图书馆论文

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成功之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成功之路论文,乡镇论文,中国农村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首届农村图书馆建设理论研讨会,于1997年11月8日至10 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会议由文化部图书馆司、中国图书馆学会和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联合组织,与会的八十多名论文作者交流了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江阴市政府和文化局紧凑的安排下,与会者在一天之内参观了六个乡镇(村)图书馆(室),随意地走进两个镇村的多个居民家中,实地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家庭生活水平和藏书情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借《江苏图书馆学报》略记笔者几点感受,但愿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乡镇图书馆的经验,能对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图书馆事业的进步有所借鉴。

一、经济基础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我国东部南部的江、浙、沪、鲁、粤、闽等对外开放较早的省(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农村经济生机勃勃。乡镇企业成绩辉煌。如江苏省无锡市1995年有乡镇企业1.6万家,工业产值1754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 %以上。 有1400多年历史,34000 人口的江阴市璜塘镇已跻身全国乡镇企业百强镇,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乡镇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近10年这个镇用于文化设施的投资已近5000万元。1994年投资130万元建成了800平方米三层楼的镇图书馆,拥有藏书5万册,全镇人均藏书1.5册, 有报刊150多种。笔者在参观时看到这个馆的图书馆编目等工作已使用了微机。优越的办馆条件是依靠这个镇的骨干企业、年产值数千万元的江阴市金刚石工具厂的大力资助。锡山市洛社镇1997年依靠集体经济和社会力量,投资200多万元,建造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新楼。 常熟市虞山镇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藏书7万多册,年购书经费17万元, 新增图书1万册,总经费达60万元,有10人编制,为独立的全民事业单位, 是我国乡镇图书馆的佼佼者。据会议交流材料报道,江阴市的月城、申港、杨墅、甘露等馆也都有独立的馆舍,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左右,年均购书费达3万元以上。

山东省烟台市也是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1996年全市农村经济收入达到1528亿元,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780元, 全市已有125个乡镇和4418个村跨入小康行列。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1994年全市乡镇和基层农村就已建起藏书万册以上的图书馆170个。龙口市前宋村图书馆藏书有3万4千多册。 上海市郊各县依托国际大都市的优越条件,使乡镇经济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图书馆建设。南汇县乡镇“标准图书馆”创建模式,松江县乡镇“厂站联办图书馆”经验,都为农村办图书馆摸索出了新途径。

上述各地乡镇图书馆获得长足发展的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回眸我国自五十年代以来农村图书馆发展所历经的多次起落的曲折道路,其根本原因首先还是经济基础问题。可以说,经济实力决定图书馆发展水平,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财政积累,政府投资建立图书馆、乡镇企业兴办图书馆等等,才具备了可能。在经济发展迟缓,群众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农村,政府当然不会首先去办图书馆,就是勉强支撑起来,也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在会议交流的许多论文中都谈到了这种教训。今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不能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盲目追求什么发展模式,统一发展规模。硬性追求统一,只能造成虚假现象,浪费人力财力。但这也并不是说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只能消极等待经济大有好转之后才去抓图书馆和其他文化建设,而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发挥图书馆和其他文化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政府行为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关键因素

乡镇图书馆是民办性质的公共图书馆,它与国家举办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有所不同,没有“皇粮”可吃,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没有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对图书馆给予实实在在的扶持,农村图书馆也不会得到健康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各级领导像抓经济建设那样,下力气抓好图书馆在内的文化设施建设,把乡镇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兼顾,做到“思想发动到位,目标责任到位,硬件落实到位”,使乡镇图书馆建设落到实处。如江苏吴江市在1993年就普及了乡镇万册图书馆,其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强调发挥政府功能,这个市政府制订了乡镇图书馆发展规划,每年召集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并确定万册馆发展对象。在市政府的督促之下,各乡镇政府都将建设万册馆列为本地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并积极解决乡镇图书馆的经费、馆舍和人员编制三个基本问题。有的乡镇政府发文件,发公开信,作动员群众的工作,政府功能的发挥有力地保证了图书馆建设的成功。

上海市1996年颁布了《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对乡镇图书馆的设置原则、馆舍和藏书规模、人员配备、经费来源和开放时间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山东省委省政府90年代初开展的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和烟台市开展的创建“社会文化先进乡镇”活动,使农村图书馆(室)的建设成为社会文化“双创”活动硬件中的硬件,成为农村基层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由此,烟台的农村图书馆(室)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江阴市农村三年来已经涌现了一批建设“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的先进镇、先进村和典型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个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着重抓了宣传发动、舆论引导、服务配套、组织活动、展示成果等有效的工作,才使得这一工程顺利推进,逐步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著名文化名城苏州市近年在乡镇图书馆发展中,也充分体现了政府行为的关键作用,1989年市文化局召开全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提出了“适应形势,摆上位置,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力争两年内促使乡镇图书馆工作跃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1990年提出“全面上等级,万册馆翻一番”;1991年提出三分之一图书馆建成万册馆,市文化局还制定了“争创乡镇文明图书馆细则”;1994年全市普及了乡镇图书馆,1996年市文化局又制定“乡镇明星图书馆评比细则”,1997年已有25家乡镇图书馆达到“明星馆”,还出现了一大批超大规模的乡镇图书馆。

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乡镇图书馆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各级政府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从会议交流的论文中,也揭示了天津、河北、四川、湖北、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等经济基础相对簿弱的地区,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中,各地党政领导根据当地实际,对乡镇图书馆必需的场地、经费、藏书,人员等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体现出了政府行为的重要作用。

三、群众需求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亿万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先富起来的苏南地区已经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当地人们进厂不进城,离城不离乡,亦工亦农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农业经济的现代化也使得农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劳动与休息由过去的界限不清到二位分离,在高强度工作之后,有些人需要到图书馆来寻求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消遣,陶冶情操。物质财富的富有,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文化的需求正向高层次发展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农村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正满足了人们的这些需求。

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县(市)前茅,农民生活水平已跨入“小康”的江阴市,农民藏书、读书、用书的热潮正在城乡勃然兴起。户户有好书,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社会新风尚正在形成。会议参观的要塞镇澄南村图书馆藏书1万1千余册,去年外借图书租金就有2万元, 不仅保证了二名图书管理员的工资,还可补充一些书刊购置费用。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故乡的马镇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办读者证600余个,每册图书每天租金0.2元。1996年共收租金6万元,这两个馆(室)的事例生动反映了富裕之后的农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追求。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这种转变实质上是向以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农业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最突出的是广大农民对科学文化的信任和渴求。广大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越来越认识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培养农村“四有”新人,都与图书馆事业紧密相连,这就为农村图书馆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过程中,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奔小康;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都需要知识,需要文化,这是农村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

农村图书馆办在农民的家门口,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广大村民吸引到自己的周围,读书看报,吸取科学与文化的营养,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查资料,找信息,解决各种生产难题,增强市场意识和利用市场的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农村图书馆(室)无论藏书多与少,馆舍大与小,只要能顺应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引导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会农民吸收利用信息,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就会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图书馆,也最能体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普及程度。

四、坚持服务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活力所在

服务是所有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农村图书馆以服务于农民、奉献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坚持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读者服务活动,是农村图书馆持续稳定发展的活力所在。

农村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开展经常性的群众读书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努力做好农业科普工作,传递农业科技信息,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江阴市各乡镇图书馆除坚持常年开馆为农民借阅书刊服务外,还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出新。长泾镇廉珉轩图书馆建立了老年、青年、学生等各个层次的读书兴趣小组86个,他们的读书活动影响和带动了全市各乡镇读书活动的蓬勃开展。月城镇图书馆在搞好读者园地和新书介绍版面等阵地宣传活动同时,还组织“读书演讲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专业户座谈会”、“少年智力竞赛”、“夏令营故事会”、“大学生联谊会”等各项活动,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的大批涌现,促使农民的科技知识需求增强。山东省许多乡镇图书馆坚持送书下乡,利用农村大集设立科技信息咨询站,摆摊设点开展服务。针对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选择好农业科技资料和图书,宣传农民科技知识,解答农民咨询。有的乡镇图书馆定期将馆藏有关农业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编出书本式专题目录送到农村。如莒县闫庄镇图书馆结合本地农副产品、畜牧产品特点,编印了《致富信息》、《科技文献》,介绍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知识,促进了全镇农业生产。

实践证明,坚持生动活泼的读者服务活动是农村图书馆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支柱。农村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其读者活动的开展,不仅会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使自身充满着活力,获得无限的生机,不断向较高层次迈进。

上述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中的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群众需求和坚持服务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经济基础决定着办馆的水平(特别是硬件条件),但仅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也并不一定就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图书馆,而农村各级领导对图书馆事业重视的程度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渴望读书学习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各级政府和图书馆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担负起满足他们需求的责任。一经建立起来的农村图书馆,都应在坚持开展读者服务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奉献于社会的进步。

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和普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次研讨会在经济发达的苏南江阴市召开,带有一定的示范性。我国在大多数农村图书馆仍处在初创阶段,但有先进地区的榜样,前景十分令人振奋。

在奔向21世纪的征途上,我国农村图书馆无论在规模、体制和功能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进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乡镇图书馆自动化水平也将得到提高,届时乡镇图书馆也将成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节点,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中发展出更大作用,展示出更加光辉的前景。

(注:本文参考文献均为“全国首届农村图书馆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

标签:;  ;  ;  ;  

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成功之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的启示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