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临床上应用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大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加大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斑块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厄贝沙坦;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指标
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冠心病的病发率也在不断升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冠心病的致病原因和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联系,由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1]。现阶段,针对冠心病治疗在临床上主要使用的药物为厄贝沙坦,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本文针对厄贝沙坦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7-72岁之间,平均年龄(59.5±1.2)岁。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49-73岁之间,平均年龄(61.0±1.5)岁。患者平均舒张压为(82.5±12.3)mmHg,收缩压为(127±14)mmH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厄贝沙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3),用药方式为口服,服用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50mg。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大剂量的厄贝沙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3)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150mg,用药时间为10周[2]。
1.3观察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指标,包括斑块的个数、面积、厚度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3]。
通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患者炎症因子,监测内容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GRP)、肌酐(Cr)以及脑钠肽(BNP)等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只涉及到计量资料,用( ±s)表示,t检验,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指标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对比颈动脉斑块指标( ±s)
组别时间IMT面积厚度数量对照组n=40治疗前1.82±0.2222.21±2.372.3±0.755.88±1.78治疗后1.23±0.1417.34±1.741.9±0.643.21±0.87观察组n=40治疗前1.89±0.2622.29±2.292.3±0.795.29±1.63治疗后0.99±0.1811.14±1.621.3±0.592.52±0.25t(后)--6.656416.49374.35944.8209P(后)--0.00000.00000.00000.00002.2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炎症因子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s)
组别时间hs-GRPBNPCr对照组n=40治疗前9.52±0.33897.88±61.8884.39±5.64治疗后6.23±0.36581.21±32.2087.59±4.35观察组n=40治疗前9.89±0.64899.29±62.6384.51±9.31治疗后4.65±0.45442.52±30.25110.35±3.42t(后)--17.340119.853926.0140P(后)--0.00000.00000.00003.讨论
冠心病的致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血清炎症因子等影响因素加快冠心病的发展,患者会由于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慢性炎症等反应,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由于遗传、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导致该病发病,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用药治疗,避免危险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进行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患者颈动脉斑块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①厄贝沙坦可以减少内皮细胞产生的自由基,起到保护内皮细胞作用的同时控制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反应,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②加大剂量的厄贝沙坦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指标情况,而炎症因子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指标情况与冠心病病情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联系,是评价冠心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加大厄贝沙坦药物服用剂量可以控制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颈动脉斑块指标情况,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秀起.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9):3966-3967.
[2]陈琳,赵晔,左晓春,陈安琪.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02):66-68.
[3]张燕锋.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3):34-37.
[4]王萍,宋旻枫.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斑块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08):66-69.
论文作者:石家冲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剂量论文; 炎症论文; 因子论文; 颈动脉论文; 指标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