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不同程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组54例,2次为1个疗程;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为对照组,共54例,每周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25mg/支(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每次2.5mL,5周视为1个疗程;5周后评定其疗效。结果 通过统计学处理及临床疗效评定,得出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组总控显效率为90.6%,对照组的总控显效率为75.9%,P<0.05,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组;对治疗前后HSS评分值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表明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治疗前后HSS评分值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可认为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上,小针刀疗配合手法疗法相较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在总体疗效上占优。
膝骨关节炎是在生物因素和机械因素相互作用下,由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 它可累及包括关节周围肌肉在内的全部组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痹证”范畴[1]。我科自2014—2015 年采用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108 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组和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治疗组。小针刀疗配合手法治疗组 54 例,男 20 例,女34例,年龄 50 ~ 76 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30 年。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治疗组 54例,男 19 例,女 35 例,年龄 39 ~ 80 岁,病程最短 1 个月,最长 28 年,无脱失病例。所有患者常规摄膝关节 X 线正侧位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病理改变。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故具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相关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a.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b.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c.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d.中老年患者(40岁);e.晨僵 30min;f.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满足a+b条或a+c+e+f条或a+d+e+f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组 病人取仰卧位,将膝关节直,膝下垫薄枕,依据X线片结果及查体结果在压痛点(往往局部可扪及痛性筋节)和必做点(髌下内、外侧、膝内侧髌缘,内收肌结节,半膜肌止点,为必做点)做标记,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用 2 % 利多卡因2 mL 作局部麻醉,行手术操作时针刀与皮肤平面垂直进入皮肤,针刀刃口与下肢纵轴平行,进入皮下,触及骨质后行纵行疏通及横行剥离。在骨面上行“ 井” 字型切割,手触心会并结合X线片结果切开剥离骨刺尖面,必要时行铲磨削平法。其后快速出针。针刀手术一周1次,共两次,根据病人情况第二次针刀部位适当调整。两次手术间隙配合配合手法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术者左手大鱼际从膝关节上方向肢体远端平推。平推先从膝关节外侧开始,再到前侧,再推膝关节内侧。各由轻至重推 3 ~ 5 次。然后术者用右手提揉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接着拇指沿上述肌肉走行点揉。再按顺序点揉膝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止点等部位。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患者,髌骨活动度差,取膝关节伸直位,拇指先刮揉两侧髌缘,再用双拇推动髌骨,拇指分别刮揉髌骨两侧缘内侧面。再推动髌骨 5 ~ 7 次。最后点压刺激血海、膝眼、委中、承 山、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最后术者用左手肘部置于膝关节后缘,右手持患者踝部,屈伸膝关节,屈伸过程中术者左手逐渐退出,使患者膝关节屈伸度逐渐变大,却不会因突然屈伸膝关节而感到剧烈疼痛。手法治疗隔日一次,疗程为3周。
2.2 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治疗组 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暴露膝关节,予膝关节部严格无菌消毒,铺无菌洞巾,术者戴手套,在髌骨髌外侧凹陷处穿刺进针,首先用10 mL无菌空针推入约1 mL空气,无阻力即进行回抽,若关节腔有炎性渗出,予以抽出,将玻璃酸钠注射到关节腔后拔出针头,主动屈曲、伸直患者膝关节5、6次,针眼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HSS评分来观察判定疗效。该评分标准满分100,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肌力10分,畸形程度10分,关节稳定性10分,关节活动度18分。关节功能分级,大于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小于59分为差。疗效判定标准是以提高15分为优,提高10分为良,提高5分为中,提高5分以下为差。
4结果
两组方法治疗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其中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组疗效获优病人45例,良4例,中3例,差2例,总控显效率90.6%。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治疗组节疗效获优病人31例,良11例,中8例,差5例,总控显效率为75.9%。使用SPSS12.0软件处理观察数据,两组优良率P>0.05。但获优比例P<0.05。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侵犯可活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膝、髋关节多发。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仍以早期行关节功能有氧训练,改变不良生活工作习惯对膝关节的损伤,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后期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主。小针刀疗法是最近兴起应用于临床软组织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被用来治疗骨性关节炎等。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痹证与现代医学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对应,《素问•痹论》中提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认为肾主骨,肝主筋,“不通则痛”,小针刀的治疗正是使不通变通,通则不痛。实际上是通过小针刀来调节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动态力学平衡[3]。正是小针刀疗法的有限创伤来拨正失去动态平衡的膝关节,改善膝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和挛缩,对韧带的有限的松解后,膝关节的病理性应力状态得以打破,张力异常增高的筋膜、韧带、纤维结蹄组织得到松解后,便可以促进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功能,无菌性炎症吸收后再行功能锻炼,最终达到缓解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手法按摩可以起到放松肌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消瘀散结,通关开窍,以通定痛,顺筋归位,滑利关节等作用[4]。加强和巩固了小针刀治疗的效果。
玻璃酸钠是构成关节软骨和关节液的主要成分玻璃酸钠注射液经关节腔注射后即进入滑囊软骨表面和相应肌肉组织以及肌间隙,起到润滑作用,从而减少组织间的摩擦,防止粘连,同时可缓冲压力对关节软骨的刺激 关节腔生理环境的改善可促进患者体内合成玻璃酸钠,发挥应有的生理功能,保护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玻璃酸钠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是通过其高度黏弹性稳定关节痛觉感受器,减少化学物质对痛觉感受器的刺激,抑制局部炎症反应 由于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增加,促进了关节液的回流与更新,使堆积的炎症递质代谢产物及碎屑等得以清除,从而改善关节内环境,缓解滑膜炎症,切断了关节局部病变的恶性循环[5]。
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和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疗法治疗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都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具备基层推广意义。当然我们的观察样本还较小,说服力还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继续加以总结。
参考文献;
[1]于顺禄,李德达,李世民,等.骨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2,15(10):63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3]魏效森,曲宏民,王静丽. 小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J]. 中医正骨,1993,5(3):17-18.
[4]陈寿松. 小针刀加手法按摩治疗肩周炎55例[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85
[5]吴宇黎,吴海山.粘弹性物质补充疗法在慢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35-637.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膝关节论文; 关节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手法论文; 针刀论文; 疗效论文; 酸钠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