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论文_胡仙婷

浅谈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论文_胡仙婷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正阳县供电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6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虽然我国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但是我国对配电网的整体发展还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在配电网的运维管理过程中,更是没有引起必要的关注和重视,使得当前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整体发展了。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因此人们的整体用电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配电网的需求更是在不断加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对运维管理工作展开研究,从而,为今后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更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管理;建设改造

1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载荷分布不均匀

在配电网运行中,电路负载功率不平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设计存在缺陷,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致使载荷区域和无载荷区域未能合理有效地划分。尤其是很多地区建设速度较快,现有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行,带来严重的功率损耗。故此,只有持续深化对配电网改造,才可以避免电气设备损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2配电设备陈旧、老化

纵观当前我国配电网运行现状,很多地区的供电网络系统结构较为陈旧、落后,无论是架空线路、塔线路还是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器等装置都十分陈旧,设备磨损、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实际应用中无法合理有效的配置电网资源,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电力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配电网建设中,低压电网在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现象则更加明显,因此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进行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多数选用的是辐射性供电和接线模式展开工作,这种模式长时间发展不仅会造成线路老化现象严重,同时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设备老旧受损,因此在供电的过程中,半径会不断增加,就极易造成该地区的供电质量下降,对地区整体的建设和电网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量在不断增加,因此过去传统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已经不能良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3设备布局不合理

供电网络体系设备布局不合理,即便是新型电力设备仍然按照传统布局方式,造成很多设备不合理布局问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设备在进入到电网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故障问题,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出现。

1.4资金有限,影响配电网的整体发展

由于我国电力事业和先进国家相比建设脚步起步晚,并且大部分配电网在的设置安排上也十分分散,和其他先进国家在配置上有所差别,因此在进行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散性,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将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但是在实际的建设和工作过程中,我国在对对电力事业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对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没有引起必要重视,因此在对电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造成了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加强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分析

2.1建立专业化的配电网管理部门

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电网运维管理,在维修部下设配电运检班组,由检修运维部门对班组进行指导。在运检业务实施过程中,班组应该及时追溯及落实相关的执行计划,提升工作效率,并提升配电网运维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在运维抢修部下设城区配电班组、农村配电班组等,对制定区域的配电网进行有效的检修工作,同时对供电所进行必要的培训及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缓解配电网管理压力,还能够提升各个供电所运维管理能力。配电运检业务组相当于运维管理的管家,能够及时的调配相关运检任务,同时检查运维结果,保证各项任务的执行。另外,通过建立专业化的配电网管理部门,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提升其专业化管理水平。

2.2坚持以新建线路为主,同时减少供电半径的原则

实际上,很多供电企业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线路呈现辐射状,线路供电半径过大,不仅容易导致大量线损产生,同时也容易引发电力安全事故。正是由于线路负荷不均匀分布问题,为了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对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且主要以新建变电站线路方式展开。在新建线路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双回设计,保证线路走廊充分利用,割接负荷,降低原来线路运行电流,减少供电半径,开辟出新的通道线路,解决由于供电半径导致的各类问题,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线损,提升线路运行的经济性。

2.3坚持线路间联络原则

在配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需要加强线路间的联络,在满足配电线路之间联络供电的基础上,为实现配电自动化而提供帮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基层配电系统由于受到变电站分布因素的制约,变电站很难完全覆盖所有的区域,导致线路供电半径往往较大,给供电企业运维检修人员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故障的排查及巡线工作来说,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线路改造过程中,具备联络条件的线路,应该建立联络关系,努力实现配电自动化。在形成联络关系后,调度能够根据线路运行过程中实际负荷状态,及时调整运行方式,解决线路末端低电压、线损等问题。同时,如果一条线路中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将故障区域隔断,由非鼓掌区域代替供电,提升配电网整体的供电质量与可靠性。提高配电网运行自动化程度,能够促进线路可控性、能控性的提升,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时间,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导致的相关问题,缩小停电范围,保证在最快时间内恢复故障停电区域供电,为供电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4低压台区建设必须坚持短半径、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家用电器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夏季、冬季以及节日例,原有的低压供电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低压迅速增长的需求。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夏季配变与低压电缆烧毁的问题,说明低压变压器的容量以及不能满足低压供电,其增容也无法解决低压供电紧张问题。低压台区单配变在负荷高峰期运行过程中,配变负载率会增加,如果长期处于高负载运行状态,低压开关、电缆等无法承受过高的负载电流,导致线路电压较低,线损增加,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电缆烧毁、线路跳闸等问题,不仅增加线路抢修工作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电力用户的人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低压台区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应该坚持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尤其是新建台区,应该在原有一台配变承受负荷分配到两台或多台配变上,减少原来单配变负载率,同时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损,提升供电线路电压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对低压线路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及时更换陈旧设备和线路,避免由于单配变发生故障而引起大面积停电。

3结论

运维检修管理对配电网有效运行,提高工程质量和供电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新情况和新形势,创新思维,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从而更好规范和约束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的各项工作,预防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从而提高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水平,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猛.保定市区配电网建设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2]张伟.配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邱跃军.配电网运维管理及技术改造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06):186-187.

[4]史常凯,张波,盛万兴,周勐,高媛,李玉凌.配电网运维管控平台功能架构探讨[J].电网技术,2016,40(07):2206-2211.

论文作者:胡仙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浅谈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论文_胡仙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