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水平的策略论文_ 张劲松1,李辉2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水平的策略论文_ 张劲松1,李辉2

1.身份证:4127221991****3010 河南兴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身份证:4127281987****493X 河南兴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管理不足是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培养忧患意识,树立危险度意识,达到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因而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程进度,加强城市轨道工程监理,提高监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水平;策略

导言

轨道交通项目覆盖广泛的领域,项目的实施高度专业化,涉及许多专业,如电力、排水、通信、铁路、隧道、战场等。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在地下,地下十几米深度的现场施工条件较为艰辛,地质复杂且地下市政管线分布混乱,加上地上建筑物错综复杂,所以在进行轨道交通工程地下施工时极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例如塌方和地下水漫灌。所以轨道交通工程监理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1.轨道交通工程监理的作用

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监督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近年来,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大量低质量建设单位混杂在一起,导致轨道交通建设团队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监管,有助于提高企业质量,增强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轨道交通工程监理的目的是协助施工单位完成建设目标,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所以对轨道交通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协调和监督各个参建单位,约束他们的不法行为,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使施工单位的竞争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

2.交通工程技术现状

由于合同金额小,没有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组织建设来完成项目建设,以及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强调建设而忽视管理的陈旧思想,监理单位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甚至被边缘化。相对而言,施工单位无论在人力资源、技术力量以及在管理系统的完备方面,均比目前绝大多数监理单位要强得多。没有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仍然可以完成工程建设的任务;但是如果只有监理单位没有施工单位,那是根本不行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单位忽视监理单位的存在,直接向施工单位下达各种指令,越过监理直接管理施工过程,然而在工程进展不顺利时却追究监理单位的工作责任;监理单位无法正常行使权力却不能免责;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的指令可置之不理。事实上如果不是有硬性规定,很多建设单位就不会请监理。二是由于从事监理工作薪水偏低、事业成就感不高、发展前景不够广阔等原因,监理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匮乏,从事地铁工程监理的监理单位都面临严重人才不足问题。三是监理人员力量不足、项目监理人员更换频繁加重监理组织机构设置难度,内部管理存在许多不足和不规范。

3.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出现的状况

3.1依赖国外设备系统技术,国产设备没有突破性发展

我国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分依赖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出现了设备“万国牌”的局面。目前设备系统国产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还不够,關键技术和安全设备尚需从国外进口。

3.2监理工作中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应用不足

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仍处于发展和推广阶段。应用水平和普及率不高,而从国外引进的应用软件很难直接用于实际工作。尤其是在轨道交通工程监理中,现有的监理软件往往是一系列彼此孤立、缺乏统一编码的子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通信制式和通信平台,大量业务信息难以共享和兼容,而且存在人机交互界面的多样性、不一致性等问题,不能满足大量数据交换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中信息的充分利用及综合决策水平的提高。

3.3安全防范体系不够健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应重视安全管理。现阶段,企业对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教育和宣传还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不健全,并且缺乏对轨道交通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安全的定期和科学的评估机制。在一般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管理标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安全管理的不统一和遗漏。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的管理策略

4.1实施设计监理与业主、施工企业密切协作

项目设计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是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减少项目投资和缩短建设周期的关键。因此,在设计阶段应该发挥监督的作用。建议参照美国对设计质量控制的办法,在设计过程中组织专家进行设计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这样一方面通过事前监理,使监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使监理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确保监理工作顺利进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矛盾交织在一起,涉及许多问题。所有参与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监督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中间环节。它应发挥监督、协调和服务的职能,并与各方保持良好的密切协调关系。监理单位应通过自身的诚实和公平服务,让业主和施工企业感受到监理人员的真诚态度和良好作风,自愿接受监理,积极配合监理人员的工作。

4.2明确管理内容和模式

轨道交通工程监督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首先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且对图纸会审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监督;施工中应保证施工技术过关,质量保证且施工安全。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模式是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必须在明确管理内容和模式的基础上严加把控工程质量,确定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安全。

4.3强化市场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完善当前市场常用的劳务分包模式,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在分包项目施工现场派驻相应人员,积极探索团队型劳务管理模式。此外,还应落实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规范、规范和完善责任制、管理制度、场地布局和运营流程;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易于实施的操作程序,以及基于操作程序的管理工具,注重细节、基础、细节、实施、质量和结果,注重做好每件事,控制好细节,有效控制和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4使用新型的方式进行管理

随着城市轨道在各个城市开始应用,相应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其中有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模式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那就是PPP模式,该模式的全称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意思是“公私合伙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PPP模式通过政府与私人之间签订协议,从而形成合作关系,再通过使用PPP模式,可以使工程的管理结构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保证了工程的成本控制;但使用PPP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在工程实施的每个步骤进行探讨,故此,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工程的实施效率缓慢,影响施工进程。

政府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时,选用PPP模式,需要对工程实施的节奏进行调整,以便提升工程的实施效率,提高管理模式的使用效果;通过使用PPP模式进行管理,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意识以及资源的使用率,它对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使用新型的PPP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工程的运营效率,提升工程的使用时间。

5.结语

由于我国实施项目监理的时间短,法律法规不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监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以往监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捕获理论在监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水平的措施,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水平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障工期,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振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车辆的技术咨询与监理[J].城市轨道与交通,2015,(11):54-56.

[2]魏铠房.铁路建设工程监理[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15.

[3]邱忠毅,彭红涛.建设工程监理项目实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 张劲松1,李辉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水平的策略论文_ 张劲松1,李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