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_罗旭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_罗旭

西安煤炭建设监理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摘要:混凝土在建筑中确保了建筑的质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建筑业的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城市化程度正在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技术的分析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也比较成熟,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1.1设计不合理影响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裂缝经常发生在建筑混凝土的后期阶段,主要原因是设计图纸不合理且不科学。有些设计师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再设计中进行盲目的应用和设计,而他们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整个结构不完整,导致了温度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1.2水灰比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控制是混凝土施工强度的重要保证,水灰比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当拌制混凝土时,与材料混合的水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搅拌水泥时,水灰比的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1.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

专门负责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工人对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工艺相对熟悉,因为这是简单的混凝土生产步骤之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存在大意和侥幸心理,项目经理部及项目主管都不太重视这项工作。然而,正是这种疏忽给混凝土浇筑带来了质量隐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微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进料不足而导致隐藏的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更明显的压力。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配料搅拌技术要点

首先,针对混凝土各配料的配比计算问题,必须结合科学计算原则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过程符合现场施工标准。举例而言,在执行混凝土施工之前,最好合理地利用实验室开展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试验,确定配比比例。其次,在混凝土的搅拌环节当中,最好按照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的顺序原则进行合理搅拌。对于不同容积的搅拌机而言,必须严格确保各组成材料的混合均匀效果。最后,为确保混凝土配料搅拌效果,对于混凝土运输车辆型号与容积问题,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2混凝土运输技术要点

搅拌运输车是当前混凝土现场施工广泛采用的运输方式。对于混凝土而言,运输时间的长短以及距离往往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直接影响。一旦运输时间过长,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出现凝固现象,增加卸料环节的困难程度。为规避上述问题,建议技术人员可以在施工现场实行二次搅拌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均匀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均匀搅拌作业,确保混凝土的后续应用效果。

2.3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而言,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最好根据拌合要求、运输距离以及浇筑速度等进行合理确定,不可凭借主观经验进行确定。在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浇筑层厚度不可以超过振捣器长度1.25倍、平面振捣不超过25cm、人工振捣每层不超过20cm。正式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一定厚度、流程标准执行。对于浇入仓内的混凝土而言,最好遵守随浇随平要求,尽可能地避免堆积问题的出现。浇筑过程必须按照规定要求,禁止出现离析问题。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必须采用标准的振动器设备完成振捣作业。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必须严加控制,可以以直到混凝土不再出现明显的气泡问题时或者逐渐出现泛浆问题时为控制标准。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选择方面,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条件以及工程规范要求的不同,选择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或者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其中,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多会按照混凝土结构的实际特点,采取分层施工的方法,逐层逐步实现浇筑作业。而余面分层浇筑技术多用于一次将混凝土浇筑到顶的现场施工当中,并利用添加剂、控制用水量等措施,确保浇筑结构的抗裂能力。

2.4 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

施工后的48h可以针对混凝土侧面结构进行拆除处理,并利用塑料薄膜实行急性覆盖处理。养护时间最好控制在15h以上,按照常温条件对混凝土进行湿润处理,并常规养护20d以上,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延展性强度。

3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3.1强化现场质量管控力度,规避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在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加控制材料核查工作。对于水泥等原材料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而言,必须停止入场、立即更换。与此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与技术管理工作,避免施工过程出现裂缝等质量隐患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正式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检查模板情况,重点检查模板内部是否存在杂物、积水等问题。如果模板存在缝隙或者孔洞等质量问题的时候,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堵塞处理,保证不漏浆。

3.2混凝土配比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参数的控制都清楚地标注在搅拌的现场,并且详细参数都要清楚地标明。通过控制混合水泥的水量,保证施工工序符合建筑规范。当水与水泥的混合比超过用水量的1/4,就会造成混合物发生泄漏的问题,同时1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并影响混凝土的耐用性和抗渗性。因此,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同时保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在合理得控制范围内,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建设工程的施工要求。要想保证混合比符合要去,就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而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建设项目顺利运行的技术,也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前提。

3.3合理选择相应材料

为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首先,对于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管理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进行选择混凝土施工材料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对建筑工程材料等进行统一采购时,选择一些具有资质的大型供货商,从而使建筑材料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除了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测,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上报,并对问题原因进行查找,从而使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为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而不断努力。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并且必须购买耐用且优质的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应使用高强度水泥防冻剂和自同一制造商制造的水泥批次,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应仔细检查混合料的尺寸和强度,避免增加污染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此外,添加剂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添加,从而确保混凝土在后期使用的质量。

3.4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可进入到后续的养护阶段,由于不同环境下混凝土温度、湿度等情况也不一样,保养养护工作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养护手段。浇筑振捣完整后混凝土进入后续的初凝与固化阶段,在这个期间受到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结构强度会不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如果不能及时添加水分补充,就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缺水而产生开裂、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混凝土反应状态和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及时在表面结构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凝结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好坏对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施工企业必须从源头处理好混凝土质量问题,加强材料采购、配比、施工等多环节的质量监督,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合理支出,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整个工作的有序进行,推动建筑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少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90.

[2]丁兴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1):91-92.

论文作者:罗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_罗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