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的空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工程作为一项可以有效扩大城市可利用空间的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质量是影响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同样得到了极大关注,本文就就针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的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
由于防水混凝土具有经久耐用、低价优质的优点,已然成为当前建筑工程中运用最广泛的基础材料,因为它可以减少钢材的用量,所以降低了工程的造价,在一些工业或者住宅建筑中都受到了欢迎,防水混凝土结构也成为了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的主要结构工程。但是由于地下工程所处的阴暗潮湿的特殊环境,对混凝土的防水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防水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一点细节上的疏漏,都会引起地下工程渗水漏水的现象发生,因此,在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影响防水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从而严格控制好地下工程的防水质量。
1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材料的配置
防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普通混凝土配制的依据是施工所需的强度,把石子作为骨架,石子之间的空隙用砂子填充,细骨料之间的空隙用水泥浆填充,使骨料充分粘结在一起,防水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所需的抗渗要求进行配制,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减弱了石子的骨架作用,水泥浆不仅要起到填充粘结的作用,还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在粗骨料周围形成砂浆包裹层,因此,在防水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水泥的品种和用量、石子的品种和最大粒径、砂石颗粒级配、砂率、灰砂比、水灰比及拌合物的和易性都会影响到防水混凝土的质量。
1.2施工的质量
在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浇筑之前,如果不对模板或基底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或者清理得不干净,都会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防水混凝土的浇筑量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浇筑过多的防水混凝土,使浇筑分层的厚度过大,振捣器作用有效半径长度就会变短,振捣的深度也会减少,引起欠振或漏振的现象,同时防水混凝土会由于振捣不密实而产生麻面、蜂窝等现象,也会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影响其防水质量,从而导致地下工程发生渗漏。
1.3养护的水平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水平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防水混凝土浇筑后不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在混凝土防水结构拆模后将其直接暴露在大气中,会使混凝土表面早期脱水,游离的水在表面蒸发后形成渗水通道,渗水网彼此连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情况,在其表面就会产生龟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要点
2.1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配制
配置防水混凝土之前,一定要选择好配置的原材料,控制好其质量,为了使混凝土的收缩性降低,在地下工程中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在选择水泥用料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水泥必须具有相应的质量合格证书,不能使用出现结块的水泥;在骨料的选择上,一般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而细骨料一般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抗渗砼宜掺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等级应为Ⅰ级或Ⅱ级;配制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一般选用干净的地下水,不能含有对混凝土造成腐蚀的有害化学成分。
在拌合防水混凝土的过程中要确保搅拌设备的洁净,通过测量砂石的含水率来调整拌合所需水的用量;要根据工程对选材的要求和工程的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确定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注意对搅拌时间进行合理调控,以便严格控制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2.2控制防水混凝土的浇筑
防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的坍落度、浇筑的厚度和时间、振捣的过程等。为了避免防水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在完成对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后,必须及时开始浇筑。在浇筑工作开始前,要对防水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试验,如果出现了防水混凝土的塌落度不符合工程的技术要求的情况,则不能对其进行浇筑。为了防止出现冷缝,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根据其温度变化采取有效的浇筑方法,在浇筑初期,为了避免浇筑时混凝土堆积的现象,先把出料口的混凝土自然地振捣成具有流淌坡度的形状,然后再全面进行振捣。浇筑时要控制好振捣混凝土的均匀性,具体来说就是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振捣部位之间的间距,振捣时间多是半分钟左右,在振捣的防水混凝土的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且呈现出浮浆的状态时,就可以暂停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每一个部位都要进行振捣,不能漏振,也不能多振。
由于泵送混凝土具有比较大的坍落度,墙体混凝土结构要采取循环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分层,每层的浇筑厚度一般在300mm左右,然后沿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连续进行浇筑。为了方便混凝土能逐渐向前推进,浇筑时最好采用溜槽人模,同时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在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h,气温超过30 ℃时不能超过1 h,要少于混凝土初凝的时间,由于混凝土的大量泵送,即使在浮浆和泌水被排除后,仍然有比较厚的水泥浆停留在混凝土的表面,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毕4到5个小时之后,必须用长刮尺对其进行刮平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利用滚筒等反复碾压,终凝即将开始时,为了闭合水裂缝,还要用木抹打磨好混凝土的表面。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施工中可以加冰进行拌和,用草袋包裹洒水的方式给混凝土的输送管道降温。
2.3控制防水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对其防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及时对其进行养护才能巩固好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性。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混凝土有防水的要求,必须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其进行覆盖和浇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14d,因为建筑物的底板也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所以在制定养护方案时要参照施工季节和施工现场的条件等因素,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都要小于25℃。所以,养护工作要注意选择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进行,最好是在早上或者晚上,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水分的充足,在对防水混凝土拆模前最好在木模上浇上一定数量的水,降低外界环境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值。拆模完成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要在上面喷涂一层养护剂或者覆盖上塑料薄膜,避免混凝土水分的流失和温度裂缝的产生,达到不裂不渗的效果。
3结语
地下工程由于其高昂的工程造价,深远的社会影响,所以对质量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其他的工程建筑,因此,地下工程的相关施工部门和人员要高度重视地下工程的质量问题,其中,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质量是重中之重,由于地下工程的特殊性质,渗水漏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有效提高地下工程的防水质量,需要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严格控制好防水混凝土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地下工程达到不渗不漏的效果,使其真正成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陶生龙.浅谈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5).
[2]吕伟.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13(18).
论文作者:邓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对其论文; 表面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