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对图书情报学传统学术交流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实证论文,学术交流论文,传统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Web2.0最重要的实现技术,博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与传统上以图书期刊为载体的学术交流过程不同,博客学术信息交流具有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参与人员的普遍性、发布内容的广泛性、讨论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在学术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由于图书情报学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图书情报学理论和实践界是博客的积极响应和应用者。“在英美图书馆界,OCLC、LC的研究者,那些引领世界图书馆潮流的研究者们,不但不敢漠视网络图书馆学,而且是博客的积极倡导者。[1]”在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客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如截至2009年2月28日,新浪博客中的“图林博客圈”,共有圈友795个,博文总数31909篇,总访问量达723837次[2]。
在博客快速发展的同时,博客信息资源对我国传统的图书情报学学术信息交流产生的影响如何?这可以通过传统学术文献中对博客信息资源的引用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引文是反映学术利用与影响的重要判断依据。本调查对2005-2007年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资料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杂志》、《图书馆》、《情报科学》、《图书馆建设》、《情报理论与实践》等11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引用博客资源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这11种期刊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界比较优秀的学术刊物,都入选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代表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状况。选择对这些刊物上发表论文中的博客引文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体现出博客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1 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博客引文的数量与时间分布
2002年博客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国内博客网站高速发展,用户数量暴增[3]。2005年一般也被称为我国的“博客元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7年11月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约为4698.2万人,博客空间规模约为7282.2万个[4]。我们选取2005-2007年以上11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发表论文作为统计对象,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1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引用博客数量变化情况
2005年
2006年2007年 总计
文章总数(篇) 2501 2525 26147640
有博客引文文章数(篇/%) 41(1.639%) 63(2.495%) 121(4.629%)225(2.945%)
引文总数(条) 23269 24356 26008
73633
博客引文数(条/%)
61(0.262%) 103(0.423%) 248(0.954%)
412(0.560%)
在7640篇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中,有225篇引用了博客资源;在73633条引文中,有412条是博客引文,其中中文博客为365条(占88.59%),英文博客为47条(占11.41%)。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引用博客资源的总量还不多,但数量增长很快。有博客引文文章和博客引文条数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1.639%和0.262%,增长到了2007年的4.629%和0.954%,分别增长了182.43%和264.12%。
2 引用博客资源的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内容简析
在每篇学术论文中,作者给出的关键词是对论文内容的提炼和反映。从论文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可以了解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哪些领域在比较多地引用博客文章,证明博客信息是这些领域的重要信息源。
笔者提取了全部有博客引文文章的关键词,共得到了843个关键词,其中出现3次以上的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期刊论文较多地引用了图书馆2.0及其应用技术(Wiki、RSS、Tag等)方面的博客信息资源。博客在运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具有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效用,体现出了很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方式[5];博客所倡导的理念之一便是对知识、思想的共享[6],因此以知识管理、开放存取、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等为研究主题的论文也非常关注博客信息资源。此外还有很多议题在图书情报学博客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传统的纸本期刊学术交流中也引起了回应,如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权利等议题。
表2 有博客引文的期刊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
次数
关键词
34 图书馆
25 Web 2.0、博客(Blog)
14 图书馆2.0(Lib2.0、Library 2.0)
13 知识管理
10 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8 维基(Wiki)、图书馆学
7 RSS(丰富站点摘要)
6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竞争情报、情报学、搜索引擎、图书馆管理、信息服务
5 Google、OPAC、图书馆精神、信息组织、知识共享、标签(Tag)
4 长尾、高校图书馆、链接分析、图书情报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制度
核心价值、图书馆权利、新图书馆运动、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学科馆员、隐性
3 知识、知识服务、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发展趋势
3 图书情报学博客的学术影响力
网络上博客数量众多,对图书情报学学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博客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力可以从其被引用次数得到反映。经统计,被期刊论文引用在3次以上的博客如表3所示。
表3 引用次数较多的博客站点
引用引用
博客名 博客名
次数次数
老槐也博客61 图谋博客 4
libraryyiews(图书馆观点)24 梁董的吧台后 4
超平的博客23 方兴东的博客 4
编目精灵 13 Casev Bisson 4
数图研究 22 谢晓专的博客 3
Lowie的博客
10 钱途无量 3
游园惊梦 9
刘锋的blog3
图林中文译站 8
建中读书 3
竹帛斋博客6
Web2.0与信息服务会议博客 3
第三届青年论坛博客6
rainbow
3
从表3可以看出,被引用次数较多的博客站点都是图书情报学博客界非常知名的站点,如老槐也博客、图书馆观点、超平的博客、编目精灵、数图研究等,这些博客上发表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价值。
2008年1-2月,网友曾组织过一次“中文图林博客奥斯卡奖”投票活动,部分获奖名单见表4。
表4 网友投票评选出的“中文图林博客奥斯卡奖”部分获奖名单
奖项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最具价值博客 竹帛斋博客超平的博客 图林老姜
最具专业博客 竹帛斋博客编目精灵Ⅱ 超平的博客
最具人文博客 竹帛斋博客建中读书超平的博客
最具技术博客 编目精灵Ⅱ 数图研究图书情报信息管理之友
虽然“中文图林博客奥斯卡奖”评选以娱乐性质为主,评选过程并不严密,但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图书情报学博客在网友中的影响力。
邱均平教授等基于博客计量学和PageRank算法提出了博客的“Blog Rank”计算方法,从链接分析的角度说明博客被关注的程度。他们通过计算图书情报学博客的Blog Rank值,得出的博客影响力排名如下[7]。
表5 图书情报学博客BlogRank值排序
排名 博客 排名博客
1 游园惊梦 6 图谋博客
2 竹帛斋博客7 蓝天白云
3 书间道8 图林老姜
4 图林丫枝 9 超平的博客
5 编目精灵 10老槐也博客
经过对表3、4、5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评判博客影响力时,通过引文分析得出的图书情报学博客与以上两个评比和计算得出的结果有很高的吻合度,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这些博客广泛的影响力。
4 图书情报学博客引文的可追溯性
在科学交流过程中,正式交流的优点是可检索、可核实和可引用[8]。因此,学术交流非常重视引用文献的可追溯性。如果无法检索获取学术研究论文引用的内容,就无法体现学术发展的依据和传承性。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变化速度非常快。据研究,每个网页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44-75天[9]。博客信息资源在正式的科学交流系统中得到了引用,但对于被引用的博客来说,有多少已经不能获取?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对每一个被引用的博客资源网址进行了追溯,将结果分为三种情况:(1)可以获得原文;(2)内容更改,包含页面找不到、文章删除等;(3)死链接。三种情况的数量分布见表6。
表6 图书情报学博客引文的可追溯性
年度 博客引文总量 可获原文
内容更改 死链接
2005
6 29(47.54%) 8(13.12%)
24(39.34%)
2006 103
64(62.14%) 1(0.97%) 38(36.89%)
2007 248
194(78.23%) 12(4.84%)42(16.93%)
总计 412 287(69.66%) 21(5.10%)
104(25.24%)
说明: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15-16日。
从表6可以看出,412条图书情报学博客引文中只有69.66%可以获得原文,而2005年引用的博客资源中能够获取原文的比例已经不到一半(47.54%)。可见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多的博客资源消失了,因此需要重视保存博客信息资源。2008年,中国最早的博客网站“博客中国”的倒闭更是给博客信息资源的保存敲响了警钟。
博客保存有一定的优势,如很多博客明确提出采用“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的授权许可模式,在保存过程中就不会受到版权问题的困扰。但博客保存也存在更多的难题。如究竟怎样才构成了对一个博客的完整保存还不清楚,尤其是博客上的评论内容,读者评论有时会被认为是理解博客影响和环境的一个整体[10]。对于学术博客来说,评论是学术交流的一部分,体现了思想的碰撞,对博客内容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在对学术博客保存时,博客评论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此外博客资源动态内容、文件格式独特、编码不规范、难以识别与发现等问题都是需要在保存博客信息资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11]。
《大学图书馆学报》、《新世纪图书馆》等图书情报学杂志选取刊登优秀的博客文章,不仅扩大了博客学术信息的影响,而且有利于相关信息资源的保存。《竹帛斋图书馆学论剑——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一书将图情博客上对“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命题的讨论通过结集成纸本图书的形式出版,保存了这段学术论争的过程,有利于资料查考和观点的沉淀与反思。
5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引用博客资源的总量虽然还不多,但数量增长很快。较多引用博客资源的论文主题分布在图书馆2.0及其应用技术(Wiki、RSS、Tag等)、知识管理、开放存取、知识共享等方面。被引用次数较多的博客站点都是图书情报学博客界非常知名的站点,说明这些站点在传统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影响力也非常大。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多的有价值的博客资源消失了,对博客信息资源的保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收稿日期:2009-03-01